黄铮财富超雷军 拼多多市值凭什么那么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这两天,拼多多又成为关注焦点了。与以往不同,这次关于的拼多多的新闻除了给老道带来了一些愤懑,也带来了一些震撼。
先是上周五,有报道称从9月8日开始,拼多多连续上涨,9月13日暴涨30.03%,一周内涨幅达50.91%。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这么说吧,经过本轮上涨,拼多多市值达到了332亿美元(约人民币2271亿元),在全部中概股中排名11位,在中概互联网企业中仅次于阿里巴巴、百度和京东,跻身前四,与401亿美元的竞争对手京东只差2个涨停。
据此计算,黄铮持股市值155.38亿美元(约人民币789亿元),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可排73位,超过排名77位、身价150亿美元的雷军,而且也超过互联网元老丁磊。
要知道,拼多多迄今才建立3年时间,就已经成为电商巨头中的一极,而且大有风头盖过老前辈京东的势头。
这确实令人感觉震撼。但与此同时,另一条新闻也引起了老道的关注,而且与此条新闻配合起来,风味极佳。
据IT之家报道,梨视频上有这样一则新闻:在拼多多上销售火爆的简装儿童纸尿裤竟是厂家废品垃圾货,这些纸尿裤在黑心作坊简装成一等品纸尿裤在拼多多上出售,卫生完全不达标,现场蝇虫乱飞,一家作坊一个月就卖上百万片。
虽然后来拼多多全量下架了散装纸尿裤,但联系到前文的股价暴涨,仍然让老道感受到了一丝恐惧:一个假货如此猖獗的电商平台怎么就能市值直逼京东?黄铮的个人财富咋就一度超过粉丝无数的雷军了?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推手就是美国的高盛。
自7月26日上市以来,次日就创下了27.54美元/股的高价,涨幅约45%;而后又一路震荡下行,8月下旬跌破发行价,最低至17.2美元/股。
但在9月13日,高盛授予拼多多股票“买入”评级,目标价31.90美元。
高盛分析师Piyush Mubayi在研报中称,拼多多是全球“营收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公司”。他认为,凭借自己的App和大股东腾讯的社交网络,拼多多处于极佳的位置,将从中国电商市场的持续增长中受益。
从上述高盛的观点来看,有三个关键词是拼多多能够被市场看多的关键,分别是营收、社交和中国电商市场。
先来看中国电商市场。中国的互联网零售规模增速从2013 年开始下滑,4年间增速减去大半,但在2017年增速依然达到21.28%。根据智研咨询网的数据,2017年末中国电商月活1.5亿(1Q18为1.6亿),GMV、收入、净利各1.3万亿、3623亿、50亿元。
而且,据预测中国2018年的电商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形势向好。
再来看营收。8月31日,拼多多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8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拼多多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7.090亿元人民币(约合4.0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89%。与此同时,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64.939亿元(约合9.814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095亿元,相比有所扩大。
但这并不能算什么大问题,京东和滴滴不也至今都没有实现盈利么?谁又能质疑它们的盈利模式呢?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社交”。这也是不屑于中国山寨货的美国资本如此认可拼多多的关键原因。
B2B、B2C、C2C、B2B2C……中国电商的经营模式在这些年经历了迅速的变革,但在拼多多出现之前的时间里,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已经在电商领域耸立了很久,即使强如腾讯也未曾真正分享电商这块蛋糕。
但拼多多不一样,它的“新电商“平台是 “C2B电商平台”,这是渠道电商的终极模式。
什么是C2B?即企业按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概念,最早是2008年马云提出来的,而且被认为是电商行业未来发展的终极判断。
阿里的参谋长曾鸣曾表示,未来阿里的身份与标签要发生变化,不再是B2B、B2C、C2C等,而是“C2B+SNS”。
从2012年开始,阿里就已经在尝试这一模式。2012年,阿里上线了天猫预售C2B频道;聚划算启动C2B战略,推出大规模定制产品平台-聚定制,聚焦家居与家电品类。
遗憾的是,马云的阿里并没有将这一模式做到成功,其中社交基因的缺失成为关键。
但拼多多却因为接受腾讯的投资,理所当然地获得了腾讯的社交通路,全网最低价+社交裂变,拼多多在成长的路上一路狂奔。即使被指责假货横行,腾讯也为其展示了足够高的容忍度。
因此,当其他电商平台对假货、山寨与质量问题等负面严防死守,甚至每当出现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大量社会谴责及股价震荡时,假货与山寨横行的拼多多却可以从容获得高盛的买入评级,以及众多资本的普遍看好,原因何在?
低价与假货固然有市场,但最关键的还是拼多多所选择的模式,很可就是电商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