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谷资本合伙人郑雨林:我的投资为何围着阿里转?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者:郑雨林 银杏谷资本合伙人
2016年1月3日,我正式从用友提出离职,并开启了职业的第二个阶段——产业投资。
我在IT行业有近30年的从业经历,在用友工作了17年。可以说我见证并亲身参与了整个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但信息化已经成为过去,今天迎来了数字化浪潮。
数字化代表着业务创新
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信息化和数字化有什么差异,但就我个人的判断而言,这两者差别极大。信息化时代,IT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工具,但是数字化则代表了业务创新。
中国绝大多数的传统企业还处在信息化阶段,但是数字化浪潮已经涌来。传统企业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的关键词是连接、数据和智能。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万物将会互联,各种海量数据实时产生,智能化将成为各行各业追逐的目标。
连接: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消费者,进行产品使用的实时跟踪、反馈、互动。通过物联网连接产品、连接设备、连接工厂,进行设备的实时维护、生产优化。
数据:因为连接,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数据,大量的产品使用数据,大量的设备运行数据,数据将成为数字化企业很重要的资产,而数据的采集、数据的管理、数据的开发、数据的利用会成为数字化企业核心的能力。
智能化:很多人应该对于汽车行业的变化很有感知。汽车行业最近几年变化很大,智能化成为这个行业的未来趋势。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成为很多造车企业追求的目标。随着各类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计算等多种技术的持续发展,自动驾驶这个目标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汽车的智能化很快,但就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言,还是很慢,最多处在L1级别。可以说,数字化转型才刚刚开始。
所以我的认识是,传统企业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连接,要做到实时的数据,要做到智能化。
在我看来,数字化对企业带来的价值,可以从两个维度四个象限看,第一个维度是解决现有的问题,还是解决未知的问题;第二个维度是解决问题,还是避免问题发生。从这两个维度来看,传统企业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持续改善,其实ERP对企业就是一种持续改善。
我们能不能有些突破性的办法,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未知的问题,甚至避免问题的发生。就像我们在燃油动力汽车上面不断地改进,可以降低油耗避免污染,但是新能源电池就是一个革命性改变,智能驾驶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实现了L3、L4级别的智能驾驶,可能交通堵塞问题就不应该出现,现在的道路也不应该是这样的,红绿灯也不应该有,我们城市建设发生彻底改变。
所以,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要在更高的象限里面创造新价值,而不是用现有方法、现有技术仅仅解决现有问题。同样,今天这个时代,企业如果不做数字化转型,都没法生存下来。
新企业服务有大机会
企业服务在全球发展有50多年历史,在中国也有40年历史,我觉得整个企业服务的发展进程,大致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软件时代,这里面代表性的厂商是SAP,SAP今年40岁了;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时代,代表性企业是Salesforce,这家企业差不多也20岁了;今天我们进入数字化时代,企业服务领域应该发生新的根本性变化,应该出现新的超级物种。
新企业服务有几个重要的特点,简单来说:第一,我们不是把马车开到高速公路上,而是要在高速公路上造新车;第二,新企业服务一定是实时的数据系统而不是数据记录系统;第三,传统的企业服务系统都是功能+流程,而新企业服务系统应该是数据+算法,创造新价值,而非对业务持续改善。
因为数字化而带来的企业服务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根据我的推算,如果过去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资为100万元,在数字化时代,就要投资1000万元,而如果企业过去在信息化上投资1000万元,在数字化时代就要投资1亿元,大约10倍的关系。
新企业服务是我非常看好的一个市场。我经常打一个比方,新企业服务目前的发展阶段还在延安,但是延安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代表了优秀的人才,从延安到北京、上海,其实就是未来三五年的事情。
今天,中国就是数字化的新大陆。第一,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业务场景,在数字支付、电商购物等消费场景上,中国已经全球领先,工业场景市场潜力也非常巨大。第二,中国已经做好了数字化技术储备。过去我们整个产业的信息化都是依赖美国企业的技术,今天消费互联网的爆发式成长为我们贡献了技术红利,出现了以阿里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服务厂商。第三,技术正跟活跃的资本相结合,迸发出创新活力。
我觉得通过市场+技术+资本,中国真正有可能成为21世纪数字化的新大陆,最有机会孕育出新企业服务的新物种、超大级的物种。
为什么围绕阿里云做投资?
2016年1月,我开始正式筹备银杏海基金。依托于银杏谷资本,银杏海基金在6月份正式运作。云徙科技是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当时估值1亿元,现在估值已经翻了几十倍。现在,云徙科技已经是一家帮助品牌企业打造新零售场景的技术服务公司,所服务的客户包括茅台、联想、宝洁、长安汽车等。
过去3年,我们基金每年大概投资3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跟阿里云有关系。在新零售、新制造以及城市大脑等赛道上,我们已经投资了100多个项目,投资金额达到15亿元。对于以早期项目为主的基金而言,这是不小的投资额了。
2016年,O2O、共享经济等风头正盛,我们没有在这些领域投资任何一个项目。因为在筹备银杏海基金的过程中,我就给这只基金定下了基调:围绕着阿里云生态做投资。
作为最具有to B基因的中国科技公司,阿里巴巴一直走在数字化的前沿,它最早战略预判到云计算的机遇,并通过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将云计算业务做到了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2015年,我积极推动它跟用友之间达成战略合作。因为我相信,云计算代表未来,围绕它的生态会是一个真正的、实实在在的风口。
今天,阿里云的估值可能已经摸到1000亿美元这个门槛,围绕它的生态市场机会将更大,当然机会碎片化,但一定会出现很多成长性很好的企业。过去几年,它在生态布局上边界有一些不清晰,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好生态关系,将来可以做得更大。
未来中国云计算市场可能会出现721的市场格局。在通用计算市场,阿里云和生态伙伴将会拿走70%的市场份额,而2家企业会在20%的市场份额进行你争我夺,而剩下10%的市场份额则由很多家企业在细分市场展开争抢。
对我们这家投资公司而言,阿里云做得越大,生态就会越大,我们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我们会持续围绕它的生态进行投资下去,抓住未来10年的这个实实在在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