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云诡异的车联网大战:BAT谁更胜一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几年,车联网一直占据热搜榜居高不下,随着BAT大佬们的插足,颠覆汽车行业的时候到了,而且BAT对于汽车都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视,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举投入——不只是动作更加密集,百度和阿里还各自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来做智能汽车业务。相信不少人都在关心,在智能汽车的赛道上,百度、阿里、腾讯三家究竟孰强孰弱呢?
阿里巴巴:热衷于将“电商基因”粘贴复制到车场景
说到阿里巴巴,就属阿里的AliOS,AliOS智能车载系统是车辆信息化底盘。阿里想打造的“互联网汽车”是以AliOS为底层核心,外围是“云端一体”的架构,最上层是用户服务。AliOS采用的是“云端一体化”的架构,“端”是指汽车端;“云”是指阿里云,云计算。AliOS这个操作系统是跑在车机端,与云连接。当然,这并不是阿里独有,云计算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必然,其他家也必将是要走这条路的。
基于“云端一体”的架构,其实是让汽车变得更“聪明”,让服务更加精准,体现在用户体验上就是“场景智能”。首先车有了自己的感知和决策能力,配合云端服务,如果再有用户在阿里体系内的历史数据积累,就预测用户下一步想干嘛,想去哪,他去的目的是什么,他可能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在他的周边都有哪些服务可以提供,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满足他,等等。这样就将用户和服务在当前的场景下做了结合,以数据的形式关联了起来。
众所众知,电商是阿里巴巴最核心的业务,因此阿里巴巴在推动车载系统的时候,也把电商和移动支付当成了一个重要亮点。
阿里在智能汽车领域,没有过多地将精力放到无人驾驶或智能汽车消费和营运上,反而更像是以往炒过的“车联网应用”的业务范畴。阿里干的依然是资源整合、智能网联的事儿,在最新的斑马智行2.0版本中,引入了许多电商的功能,比如借助车机系统,用户加油可以快捷支付,智能选择自驾线路,便捷地寻找餐厅和旅游景点,同时配合云计算和人脸识别、语音控制等技术,进一步增强人车的交互体验。这种玩法属于生态“迁移”,将阿里旗下的支付宝、高德地图、众安保险、虾米音乐打了个包,挪到智能汽车身上。
除了在全方位电商服务,阿里巴巴在车载系统方面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落地速度快。与上汽合作,显然无法满足阿里对智能汽车的野心。阿里巴巴采取的是“以点带面”的思路,先与一个领头羊玩家合作落地,再复制到更多玩家(有点像谷歌先与HTC紧密合作Android手机再推广开来的思路),比如这次又与神龙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斑马智行系统”将进入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等明星车系,未来也许会与更多汽车合作推出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汽车。
由于过多关注在车机系统和应用上,且在AI领域缺乏技术积累和高阶核心技术,阿里在自动驾驶领域没有着更多笔墨,布局较窄。虽然阿里也开始陆续接入合作伙伴,比如搭载AliOS的荣威rx5销量的确不错,但跟其智能车载体验的关联又有多高呢?或许噱头的嫌疑更大一些。但事实上,智能汽车最为核心的是要抓住开车场景下的痛点,自动驾驶才是真正颠覆汽车行业供需关系、商业逻辑的关键性技术。
总体看,阿里的步子还是慢了一些,还停留在讲故事、谈愿景的阶段。当然,这与阿里集团整个盘子过大、分支业务过多有关,智能汽车充其量只是阿里体系的一个重要板块而已,在电商、新零售、生活服务、海外市场等领域,阿里花费了远超过汽车板块的精力、资金和资源,很难在汽车产业上真正集中所有资源下沉进去。
腾讯:不碰硬件,不碰操作系统,AI in Car小试牛刀
相比百度、阿里,腾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玩法不太一样,而且起跑较晚,腾讯在去年11月推出了AI in Car车联网解决方案。与百度、阿里相比,腾讯的方案最轻,与车企战略上的摩擦最小。在推出“AI in car”车联方案时,腾讯就将自身定位成“车企的配角”,以宣示其开放态度。
AI in Car系统主要针对交互智能和服务场景智能为车企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开放了五大基于AI的能力:智能语音服务、场景化服务、内容服务、社交服务和运营增值服务。
在人车交互方面,腾讯AI in Car系统依托腾讯叮当智能语音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车载语音技术链条。基本上,AI in Car可以实现“能听清、能听懂、能满足、会反馈”,实现了真正智能且好用的语音服务。
今年4月,在腾讯举办的“云+未来峰会”上,广汽传祺GS4搭载了基于腾讯“AI in car”开发的车载系统正式推出;而7月6号,也就是百度AI开发者大会结束的第二天,阿里系的斑马网络引入国投创新投资公司和云锋基金两大新投资方,意图借助资本力量实现更快地产业破局。
在智能汽车版图上,腾讯画了一个大饼,但对外界来说,其实更希望看到的是细节。在关键性的自动驾驶方面,只听闻其声,不见实质进展。以至于有人猜测,腾讯的游戏太赚钱,微信太火爆,所以在自动驾驶上的诚意并不大。
总体来看,腾讯确实在加速布局智能汽车,因为起步晚了,所以现在开始“补课”,近期更是频频宣布新的动作,但智能汽车并不是互联网的轻资产玩法,腾讯的QQ、微信、游戏业务再强劲,手里的资金量再充足,可能都无法改变汽车产业重资产、长期投入的周期限制。
百度:激进的Apollo(阿波罗)计划,用实际行动说话
相比阿里、腾讯,百度在智能汽车赛道上介入时间要早得多,一开始就切入了自动驾驶,还从美国硅谷挖来了全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众大牛,走的是典型的技术驱动路线,其核心技术是“百度汽车大脑”,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几大模块。近几年,百度的Apollo(阿波罗)更是深入自动驾驶。
波罗是百度发布的名为“Apollo(阿波罗)”的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的软件平台。发布时间是2017年4月19日,旨在向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开放、完整、安全的软件平台,帮助他们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快速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动驾驶系统。而将这个计划命名为“Apollo”计划,就是借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含义。
Apollo计划的核心是人工智能技术,这也是该平台搭建的核心支柱,如果百度兼容了高精度地图的领先者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平台提供者这两种属性,势必会在无人驾驶时代到来前占据先机,但这样的期盼是否能够达成也同样需要时间来检验。
百度从2013年开始就专注于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早在2014年,百度就推出来Carnet,实现“人、车、手机”之间的互联互通。在近日的 AI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无人驾驶开源平台 Apollo 3.0,并公布了四大量产方案,百度的小度车载OS是其中一个。
Apollo包括车辆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云端数据服务等四大部分,整合了车辆、芯片、车载硬件、传感器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开放了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车辆控制、车载操作系统等功能的代码或能力。
说到底,百度要做智能汽车的“安卓系统”,而不是做手机公司,这是一个宏大的布局,更适合互联网公司做——谷歌在智能驾驶上只有手机+汽车方案安卓Auto,进展缓慢,给了百度机会。
今年百度的自动驾驶业务已经将商业化落地作为主要节奏,小度车载OS将在未来占据关键地位。首批小度车载OS的量产合作名单包含了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奇瑞、拜腾和小康集团等六家车企。另外福特与百度的合作意向是在更多主流车型上使用小度车载OS。这不仅是百度Apollo将其在汽车产业中形成的影响力先行变现的例证,也意味着,在车联网赛道,百度已经推出稳定的产品形态。
百度的“造车”做法是长远布局,是一个庞大的生态。Apollo公布了三年开放路线图,每个季度都有一次迭代升级,并且如约按照时间表迭代发布了Apollo1.0、Apollo1.5版本,将在2020底实现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网自动驾驶;Apollo与不同汽车大厂合作也都有明确计划,比如与北汽战略合作就明确双方将于2019年前后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量产,2021年前后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量产。
眼下百度还在“播种”,拉拢产业链小伙伴一起来消除智能汽车的各个瓶颈,如技术、成本、政策等等。百度已投资Velodyne等智能汽车产业链玩家,与长江产业基金会成立Apollo基金,要在未来三年花100亿投资100+项目。百度的计划能否落地,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不过从目前来看,“All In AI”的百度计划更明确,发展路线清晰,并且技术实力最强、布局最全面、合作伙伴数量最多,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业快速赶超欧美的尤为重要的力量。
相较,阿里、腾讯的A、T两家在这一领域还停在试水阶段,远不像百度一样All in式的投入。从自动驾驶这件事也能看出,百度的狼性正在回归,是真正拿出决心在做,Apollo的发展速度超过了Google开源平台Tensorflow的同期速度。
为何BAT不约而同跨界造车?
智能手机早已进入存量市场,BAT将新增用户来源寄托在了新设备上,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汽车作为用户“吃穿住行”核心场景的承载,不只是有设备,更有用户大量的“在路上”的时间。
久负盛名的“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2016年报告中就指出,汽车正在成为另一台“计算机”。BAT自然都不想错过下一波“计算机”设备,以及在路上这个黄金场景。
其次,BAT通过投资汽车,本身也可以成为一门巨大的生意。汽车是一个与互联网相当的市场,互联网公司不甘心只在汽车流通环节分食蛋糕,而是想要像特斯拉一样,深入到汽车制造环节,尤其是当新能源汽车带来一条“弯道”之后。汽车行业门口的野蛮人特斯拉短短几年时间市值便超过了百年汽车老大哥通用,更是让科技巨头们振奋不已。
再者,鲜有变化的百年汽车行业,所存在的体验痛点以及安全痛点等也给了科技公司大量的机会。
小结:
迄今为止,BAT已经全部在车联网赛道上推出量产方案,并以资本开放和产品开放并重的方式壮大各自的同盟阵营。表面上看各家实力割据均衡,但其实战略方向、玩法、深度应用等细节方面差距悬殊。三大巨头在开放态度上的共识和在产品实现上的分野,不只会决定各自的市场格局,更会影响到国内车联网产业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