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纷争:智能网联汽车哪条道路通罗马?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网联汽车现在经过将近10个年头的发展,现在发展的势头非但没有丝毫衰减,反而正在进一步加速。如果来形容这个形势的话,那么主要有两点:一个是“热”,持续的发热。第二个是“乱”,从开始概念的验证到技术的开发,现在逐步走向应用,谋求落地,一系列问题暴露出来了,从商业落地到大面积或者典型的应用,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和产品所能解决的,而现在我们从整个社会的标准体系、法律体系,包括大家各个方面产业体系的构建,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这两个词最能表现出现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状态,智能网联汽车目前还是处于一个“战国时期”。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倾情打造“未来汽车”的概念,推出了2019第三届“汽车技术日(Automotive Day)高峰论坛暨展览会”, 3月19日在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大酒店举办的高端论坛上清华大学苏州研究院的成波院长为参会的观众讲解了智能汽车发展的态势和策略。
自动驾驶热度不减,仍受各方追捧
自动驾驶作为当今最流行的新技术之一,蛋糕这么大,每个人都想来分一块,所以人工智能、智能汽车这些大佬还在持续投资金。
2019年2月7日,亚马逊领投自动驾驶公司和电动皮卡供暖公司共12.3亿美元,标志着更大的玩家开始接受自动驾驶的商业落地;
2019年2月11日,软银愿景基金零头硅谷机器人公司Nuro9.4亿美元,用自动驾驶技术重构生鲜、外卖、包裹等物流配送业务。
那这几年自动驾驶为什么这么热?虽然现在商业还没有看到落地的前景,也没有看到大量社会化的路径,自动驾驶之所以这么热还是技术突飞猛进的进展给大家带来的信心,未来的愿景激励着大家奔着美好的未来去做。下面是自动驾驶技术企业排名,评价指标主要有两项:
一是人工干预频率,二是测试里程数。每一次干预它行驶的间隔里程,里程越长说明自动化的程度越高。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头部企业进展迅猛,两级分化趋势较为明显。
通过这么多年的迭代,无论是OEM,还是初创的科技公司、供应商,大家可以说是看清了三个问题和三个改变。三个问题分别是:
(1) 智能网联是趋势是未来,不是做不做而是怎么做的问题,做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做一定不会成功;
(2) 智能网联很难很贵很有风险,合作比独斗好,想要做好智能网联,需要这个生态圈的企业跨界融合、产业融合。
(3) 智能网联除了资金知识还需要积累,早做比晚做好。
三个改变:
(1) 自驾公司:对自动驾驶公司来说,尤其是头部企业,更需要颠覆产业,完成从原型验证向产品开发、由应用示范向商业落地大步迈进。
(2) 对于传统的OEM厂商,要主动寻求转型,5年前OEM还在观望,可能很多还没有理解到智能网联对于未来产业深刻的影响,而现在很多OEM已经变被动为主动,抢关卡位进行合纵连横。
(3) 对于大型巨头的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已经渐渐找准定位,在未来关键技术与产品方向上率先布局,抢占先机,扩大自己的生态圈。
自动驾驶风头正起,传统OEM的出路在哪?
从大的形势来看,Waymo是一枝独秀,它也确实在不断地探索新的路径,厚积薄发,最近几年它的发力势头是非常好的。去年Waymo已将6人自动驾驶推向市场,同时Waymo现在向物流这个方向渗透,这也是为何亚马逊今年投资巨大。
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同样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从前主机厂是通过销售来跟客户建立联系,一些所谓的出行的平台都是松散的出租车公司,服务类平台原先与主机厂是没有竞争力的,但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所有服务类平台像出行平台、物流平台、外卖平台、电商平台都在向自动驾驶发力,像Uber、滴滴,物流方面阿里和京东也进入了自动驾驶行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矛盾的交点。
但是主机厂现在处于弱势,不做不行,做资源又不够,要做自动驾驶需要相关的团队、技术、市场,这些主机厂都不具备。所以制造企业开辟的道路则是合纵连横实现跨界融合,以求绝地反击,可以说以后谁掌握了客户谁就掌握了天下。
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不一定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整车企业和造车新势力各有各的路子:
对于整车企业要采取渐进式发展路径,传统的OEM受现有开发体系和供应链的影响,选择以核心技术和终端产品为主线的逐级进化的发展路径。
而对造车新势力来说可以采取跨越式发展,自动驾驶企业、公共出行服务和物流类企业,缺少产业资源,以商业模式和未来产业生态布局为着眼点,选择由L4级高位切入的发展路径。
小结:
共享无人驾驶将颠覆人类出行方式,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