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先进功率半导体技术助力“中国制造2025”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德国政府前瞻性的10个“高科技战略2020”重要组成部分,“工业4.0”的提出备受关注,继德国之后,美国、中国、日本等工业大国也先后提出了向智能制造迈进的行动纲领。
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我国提出了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即第一个十年,到2025年实现中国进入制造强国之列;第二个十年,到203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中位;第三个十年,到204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领先地位。
“中国制造2025”作为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重点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坚持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并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以应对西方国家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发展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制造2025”重点关注以下十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作为德国“工业4.0”的初创成员及企业界参与人之一,英飞凌在德国的工业智能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英飞凌如何将在德国工业领域积累的宝贵经验运用于推动中国工业的提升?
英飞凌工业功率控制事业部总监于代辉表示:“同‘工业4.0’一样,‘中国制造2025’也是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我们也看到两国的工业水平差距明显,中国的整体工业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在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大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巨大。英飞凌愿提供自身在生产执行系统设计领域所积累的经验与知识,以中德政府间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为契机,结合工业生产制造领域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携手本土和国际合作伙伴,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并提供相关咨询,助力这一蓝图的早日实现。”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工业功率控制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于代辉总监
据于代辉介绍,英飞凌与本土工业企业的合作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在清洁能源方面,以光伏产业为例,英飞凌与中国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阳光电源有多年深入的合作,截至2015年1月,英飞凌为阳光电源交付了10万个PrimePACK™ IGBT模块。这些IGBT模块用于阳光电源生产的共8.3GW光伏逆变器,并实现了98.7%的高效率,较其前代产品效率提升4.2%,相当于每年可多发电4.8亿千瓦时。
于代辉透露,英飞凌下一代.XT 技术还能使系统输出功率再提升25%。.XT+IGBT5是业内最高工作温度的IGBT模块,英飞凌第五代IGBT与二极管工作温度(Tvjop) 可达175s度,该芯片比上一代更薄,损耗更低,功率密度提升25%,或延长10倍工作寿命,在相同输出功率中系统散热要求可以降低以实现系统低成本。
英飞凌在全球IGBT产品(模块和分立式器件)市场排名第一,在中国的轨道交通发展方面,英飞凌的IGBT产品更有着广泛的应用:最大出口订单——中国出口南非Transnet的电力机车;最高速度——CIT500型实验列车试验时速达605公里;最大载重——万吨重载大轴重HXD1F (30吨/轴)。
针对输配电领域来说,如何把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地从电能产生区域传输到电能使用区域,是电网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2010年英飞凌完成了±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全程两千公里,是迄今为止电压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项目中使用了英飞凌的光触发晶闸管,实现±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保障了在距离很长的情况下高能效。海上风电传输到大陆需要柔性直流输电在±160kV的南澳岛多端柔性直流输电项目中,需要数千个高可靠性IGBT协同把高压大电流的电能通过直流方式传到岸上,英飞凌IGBT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这说明英飞凌不但可以帮助客户把清洁能源生产出来,还可以把清洁能源高效清洁的传递出去。
除了IGBT模块、分立式IGBT,英飞凌还提供IPM模块、驱动IC和功率组件等,于代辉表示,这些产品未来将朝着高集成度、高密度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来应对“中国制造2025”对功率产品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新要求。同时,结合中国本土企业的特点,英飞凌还将进一步提供定制化、高精尖的方案,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并走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