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发力物联网和智能驾驶,推进智能生活进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众所周知,引领智能生活(life.augmented)是意法半导体的公司标语,作为一家微控制器出货量超过16亿的超级大厂,ST的产品毫无疑问已经嵌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说今天每一辆新车中都有30个意法半导体的产品!而在物联网领域,凭借着强大的产品组合和生态系统,意法半导体应允:可以提供物联网智能硬件所需的全部组件。现在几乎所有的半导体厂商都已经瞄准了智能驾驶和IoT领域,不停的发布各种新品和战略。而ST自然也不甘落后。近日,ST就在北京召开了关于智能驾驶和IoT的媒体说明会,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ARLO BOZOTTI(卡罗•伯佐提 )和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MARCO CASSIS (柯世盟)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今天,每一辆新车中30个ST的产品”
在2015年ST的全年收入中,从应用领域来看,大部分均为智能驾驶和IoT领域的收入。而从产品部门来看,汽车和分立期间的收入占比达到了最大的40%,这与ST在汽车行业的深耕三十年密不可分。ST在在汽车微控制器、信息娱乐和车载信息产品、V2X、雷达和视觉(ADAS)、汽车传感器和电源智能功率这几大细分应用范围内,均提供了相应的产品组合。而在发动机管理、智能功率、24GHz雷达、ADAS安全、中低端车载信息服务、音频放大器、GNSS卫星定位这几个方面,均为业界第一;在信息娱乐方面为业界第二。
从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内燃机驱动三轮车至今,汽车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从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到简单ECU和收音机,再到现在的车载娱乐、自助巡航和电动汽车等等,甚至到即将到来的自动驾驶时代,汽车中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多。以前只能在高级汽车中才能见到的电子设备,现在在中端汽车中也变得十分常见。汽车市场正在朝着更安全、网络化和更环保的三大方向演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正在直接影响和推动着去i车技术的革命。
在过去的30年中,ST积累了大量的汽车电子技术,所以现在拥有覆盖从低到高全部客户需求的产品组合。不论是标准芯片还是复杂的数字IC,ST都可以给客户提供可靠的选择。目前一个汽车中可能存在多个控制系统,ST同样也全面覆盖和支持。譬如灯光控制、制动系统、ADAS等等。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ARLO BOZOTTI(右);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MARCO CASSIS (左)
ST在智能汽车领域具有许多黑科技,我们来列举一二。首先,譬如ST的SiC MOSFET技术。此可以帮助电动汽车提高能效、降低功耗、缩减尺寸和节省成本。通过高效能量转换的智能电池控制器,可以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增加20%;而功率控制单元可以将电池成本降低20%的同时提高8%的续航里程。并且尺寸也会缩减为之前的1/5。这是因为SiC的MOSFET的能效是IGBT的四倍。而智能功率IC着采用了电池单元负载主动平衡创新技术。
另外,在ADAS安全市场的排名方面,ST在2015年也是第一,市场份额占到了29%。其中近距离雷达(24GHz)占比60%,视觉处理器占比68%。
在V2X通信方面,ST联合Auto合作开发出了单片汽车Wi-Fi处理器——Craton2。它不仅可以支持V2X应用,还能充当网络热点,并且支持OTA升级。目前获得了4家整车厂商的订单,预计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将超过50%。
最后,在车厢网络这一应用领域,ST的Accordo5也正在测试中。
除了技术,在生态领域方面ST也投入了极大。众所周知,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在逐步提高。汽车正在向高端化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增长强劲。ST为此特地在中国设立了专项投资,期望提高对国内客户的支持能力。
提供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全部组件
ST认为虽然物联网的市场目前呈现碎片化的现象,但是需求可以统一为几个方面。如下图所示,不论是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还是智慧工业,都离不开五大需求:数据处理与安全,感知与致动,通信连接,信号调理和保护以及功率能源管理。
在目前最火的AR和VR应用中,传感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ST的传感器可以支持譬如3D扫描手势识别、环境监测、高精度运动探测等。在无人机应用中,不论是飞行控制单元还是云台控制,亦或是电子转速控制、上下文感知和电源管理,透过ST全面的产品组合,可以提供给无人机厂商全线的解决方案。
如何让家变得更加宜居安全是智能家居的目标,而要实现离不开三个关键的产品技术:低功耗的无线连接,电源管理和高精度模拟芯片、运动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而ST具有市场领先的LED驱动芯片、运动MEMS传感器和电机控制芯片。在智慧城市方面,ST具有智能电表电力线调制解调器和高压电源管理。在智慧工厂方面,ST的工业模ASIC也可以给客户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
安全是物联网时代离不开的话题,当万物实现互联,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而ST具有从高到低多种不同等级的自适应安全级别。在身份识别和支付方面,可以使用最高加密级别的ST33/31微控制器来进行项目开发,而在仅需基础安全的可穿戴设备上,客服选择通用STM32 MCU即可。
在ST今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表中,亚太地区的收入占比达到56%。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了半导体厂商的业务重要增长点。ST此番瞄准智能驾驶和物联网两大领域,持续推进在中国的客户支持力度和生态搭建,相信在第三季度达到净收入5.5%的增长也是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