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红绿灯会“思考”,自动看车流调控;平均十分钟即可办理货运车辆通行证,实现“零跑腿”;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自动开出企业“体检单”,从源头上加强车辆安全管理……近年来,常住人口559万、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12万辆的宜春在治堵提畅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而这背后的变化,离不开智慧交通“数智底座”的技术支撑,以及符合宜春中小城市特色的慧脑、慧指、慧勤、慧眼、慧灯、慧医、慧民等交通治理“七慧”系统。
大数据平台自动开出“体检单”
“日均过车1200万辆,城区实时在途车辆34万……”在宜春交警大数据综合应用与指挥调度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全市的交通运行状况。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不仅能全天候实时监测交通流量、拥堵指数、延误指数等城市交通生命体征指标,而且能够通过融合多方数据资源,实现自动发现堵情并预警。
近年来,宜春打破数据壁垒,汇聚了市交警支队、市公安局和市交通局等部门的10余种数据,构建了175类标签、171个专题任务,形成了人、车、企、事故四类档案。仅2020年底以来,就累计清洗和建模了6亿条数据。
除了辅助交通指挥调度,这些数据还能怎样运用?
前不久,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自动开出第一张重点车辆企业“体检单”,“体检单”中的数据显示:某物流企业近1月内逾期未年检的车有5辆,违法未处理的车有67辆,暂未有逾期未报废、事故未处理和事故逃逸的车辆。
现在,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可以自动对不同企业的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安全监测,并主动进行安全预警,定期生成“体检单”,帮助企业和交警部门实施更精准的监管和调整,提升车辆运行安全水平。
7月14日,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智能网联分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重点关注互联网技术推动数字经济相关议题,首次设立了智能网联分论坛,就信息产业与交通出行的融合发展展开深度讨论。
智能网联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应法规标准的配套完整的生态链。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的融入,产业效能正在逐步的显现,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几项关键技术领域,如自动驾驶、融合感知、5G边缘计算、CVX等等,腾讯等互联网科技企业正在加大投入,在技术应用、标准建设、生态协同等几个维度深入参与到了行业的建设。
腾讯也在积极参与车联网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也是希望与行业各方一起开放协作,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安全体系行业标准的建设,促进行业的高速高质量的发展。
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的安全落地,行业正在积极推进相应的交通法规建设。针对特定道路测试、封闭场地测试中遇到的一些局限性的问题,仿真测试是重要的应对方法,让交规数字化,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加速法律法规的测试验证的效率和进程。
施雪松提到,智能网联和智慧交通都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两者之间在全息融合感知、仿真推演、预测与控制上存在着共性技术,从而达到车与路的融合,在用户端、手机端、车机端实现车路信息融合触达的目标,创建安全、高效、绿色、便捷的出行生态。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措施,如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区域性通道建设,加大环京津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深入推进区域运输一体化,开展京津冀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推行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以及提高区域高速公路ETC联网收费车道覆盖率;在公众出行、应急管理、信息互联共享等方面,组织实施了一批交通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京津冀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四纵四横一环”运输通道为主骨架,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新格局,初步构建了现代化的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标准,5G通信网络、环境感知、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设备技术要求与配置条件;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安全标准,突发事件现场态势感知及数据智能采集、智能调度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智慧公路建设、评价标准;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规范;道路运输超限超载智能识别技术标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备智能远程控制、智能船舶岸基信息交互、航区区块链应用、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营需求导则;民航机场跑道防侵入、净空区监视预警技术规范;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机场场面应用技术要求;快递包装RFID应用技术要求等。探索研究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技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