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驱三支点叉车湿式制动系统设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湿式制动器因其制动摩擦片浸在封闭的油池中,可采用多摩擦片,而具有制动力矩大,外形尺寸小,散热性好,环境适应性强,免维护等优点,常集成于重载工程车的驱动装置和制动系统中。
后驱三支点叉车是后轮驱动兼转向的三支点叉车,前轮为从动轮,转弯半径小,适宜在较小的区域内作业。干式制动器外形尺寸大,不利于小型化整车的布置,而湿式制动器可满足整车小型化的要求。
1前轮制动器和前轮的安装结构
图1为安装在车体一侧的前轮湿式制动器1和前轮2的结构,为满足整车小型化,首创性地采用分体式前轮湿式制动器,将制动器嵌入到前轮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车体内部的空间,实现整车的小型化。
2前轮湿式制动器结构
图2为前轮湿式制动器,采用多盘湿式制动摩擦片组和行星齿轮结构,制动器通过高压油驱动制动分泵1,制动分泵1转动推动顶杆2和压盘3,使摩擦片4和隔片5压紧并产生制动力矩,其中,摩擦片4与太阳轮6外齿套合,隔片5与齿圈7内齿套合,随着制动油压不断加大,最终使太阳轮6相对齿圈7停止转动,制动了与太阳轮6和齿圈7同时啮合的行星齿轮8,使行星齿轮架9停止转动,行星齿轮架9与半轴10连接,车轮与半轴10连接,最终实现车轮制动。当制动油压释放后,复位弹簧11工作,使摩擦片4和隔片5分离,车轮又可自由转动。
3行车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图3为行车制动操纵系统,行车制动操纵系统由行车制动支架1、脚制动踏板2、制动总泵3、制动油管(右)4、制动油管(左)5组成。行车制动系统采用人力制动,踩下脚制动踏板2,推动制动总泵3中活塞,产生高压油,通过制动油管(右)4、制动油管(左)5进入制动分泵,制动分泵工作实现制动。
根据标准《机动工业车辆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GB/T18849一2011),制动踏板操纵力不大于450N,行车制动系统计算如下:
制动总泵输出油压计算Pm:
式中:is为制动踏板杠杆比:Bf为踏板操纵力,Bf=450N:n1为连杆效率:Am为制动总泵工作面积。
整车各车轮的制动力矩之和TTo:
单个制动器摩擦片组提供的制动力矩T:
式中:μ为摩擦副的摩擦系数:F为作用在摩擦面上的压紧力:R0为摩擦副的等效摩擦半径:Z为摩擦副的数量:K为考虑摩擦花键连接的摩擦阻力对压紧力影响的修正系数:η为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效率:i为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
作用在摩擦面上的压紧力F:
式中:Fw为制动分泵的推力(顶杆):Fk为压盘的复位弹簧力。
式中:Pm为制动总泵输出油压计算:Aw为制动分泵工作面积:iw为制动分泵杠杆比:ηw为制动分泵机械效率。
考虑摩擦花键连接的摩擦阻力对压紧力影响的修正系数K取值如表1所示。
按照满载工况计算的制动距离:
司机踩制动踏板过程的制动距离st2:
式中:v1为制动初始车速(此处按满载最大行驶速度计算):v2为t2"时间后的车速:t2'为操纵系统空行程所用的时间:t2"为操纵系统从t2'后到踏板踩到最大值所用的时间。
式中:δ为旋转质量影响的系数(大约1.1~1.4),此处按照1.3计算:Ga为叉车额定总重量:rg为制动车轮的滚动半径。
司机踩紧制动踏板,制动器持续制动的距离st3:
根据标准《机动工业车辆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GB/T18849一2011),该车的行车制动距离是S0:
理论计算制动距离小于标准要求的制动距离,行车制动系统满足制动性能的要求。
4驻车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图4是驻车制动操纵系统,包括驻车制动安装支架1、驻车制动操纵手柄2、驻车制动棘爪3、驻车制动操纵手柄转轴4、软轴5。驻车制动系统采用手柄式制动操纵系统,它与行车制动系统共用前轮湿式制动器,当需要驻车制动时,拉起驻车制动操纵手柄2,驻车制动操纵手柄2拉动软轴5,软轴5拉动前轮湿式制动器的制动分泵转动,同样推动前轮湿式制动器的顶杆和压盘,最终实现行星齿轮架和车轮制动。当驻车制动操纵手柄2完全拉紧后,驻车制动棘爪3与棘齿卡住,实现驻车制动,并保持前轮湿式制动器有一定的制动力矩。当车辆需要行走时,松开驻车制动棘爪3和驻车制动操纵手柄2,驻车制动力释放后,前轮湿式制动器的复位弹簧工作,使摩擦片和隔片分离,车辆可以行走。
《机动工业车辆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GB/T18849一2011)标准中规定,该车辆应能停放在15%的坡度上,整车所需的驻车制动力矩:
式中:Ga为叉车额定总重量:α为驻坡坡度角,α=8.530:f为滚动阻力系数,可取f=0.03:rg为制动车轮的滚动半径。
手制动拉起时制动分泵的推力Fh:
式中:Bh为手制动操纵力,Bh=300N(标准规定的最大操纵力为450N,为提高操纵舒适性,以下按照300N计算):ih为手制动杠杆比:ηh为手制动效率:ηrz为软轴效率:iw为制动分泵杠杆比。
单个制动器摩擦片组提供的制动力矩Tz:
驻车制动系统作用在摩擦片组上的压紧力Fz:
整车驻车制动力矩之和TTz0:
z
式中:η为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效率:i为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
该车驻车制动力矩之和大于驻车制动需求,满足驻车制动性能的要求。
5结论
该制动系统研制完成后,各项制动性能达到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得到大量用户的使用验证,用户反馈制动系统制动可靠,易操控,免维护。整个项目设计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需要制动器小型化的车辆,可采用湿式制动器替代鼓式制动器:
(2)采用大减速比减速箱,通过制动减速机构高速端,实现较小的制动力产生较大的制动力矩:
(3)尽量使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采用同一套制动执行机构,降低制动系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