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的加剧,芯片短缺导致汽车行业产出减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所谓蝴蝶效应,俄乌冲突对于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或许很快就会到来。根据此前央视财经的报道,俄乌两国的相关材料资源将可能牵动今后电动汽车以及汽车芯片生产与发展。“缺芯”对汽车市场持续造成了影响,直到今日仍有不少品牌车型因为芯片问题未能实现产能最大化。而在全球范围内,俄罗斯是芯片原材料“钯”的最大生产国,占全球份额40%,面对欧美多国实施的制裁,极有可能采取禁止关键原材料资源出口的反制手段。
芯片短缺不仅导致汽车行业产出减少,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还影响到了依赖货运卡车的运输行业,继而影响到全球物流成本,甚至还干扰了众多开发自动驾驶乘用车或者卡车的科技企业。汽车行业缺芯危机成为全球供应链乃至疫情中维持世界经济发展的焦点。因此,了解这场汽车芯片短缺的来龙去脉,缺芯危机何时缓解以及该怎么解决,是业内人士以及半导体和汽车产业相关人员的必修一课。
汽车芯片采用的前道工序工艺仍然为40纳米以上的成熟工艺和传统工艺,这两者占到燃油车用汽车芯片95%。这些芯片产品主要包括汽车分布式电子架构中用到的各类微处理器、电源芯片、数据链芯片和接口芯片等。智能电动汽车的出现使得先进制程和尖端制程的芯片用量大增,但是考虑到当前智能电动汽车的市占率,汽车产业对芯片的需求还是以成熟工艺和传统工艺为主。
冲突还在持续,来自美欧英日甚至更多后续可能加入的国家的经济制裁,或很大程度上造成俄罗斯经济受挫,从而影响当地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信心,对于致力于走出国门的中国车企而言或难说“没有问题”。
俄乌冲突如何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就要从目前全球“缺芯片”开始,芯片作为汽车的灵魂或者是大脑,具有不可替代性,芯片制造属于高端技术行业,目前全球十大知名智能汽车芯片供应商为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意法半、德州仪器、博世、安森美、微芯、东芝、罗姆,尚无一家是中国芯片企业。
缺芯片有多种原因,其中受全球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生产芯片的工厂因为疫情停工停产,从国外的大众、丰田、奔驰、福特、特斯拉到国内的长城、吉利、蔚来等车企的一些工厂相继减产甚至停产。
由于缺芯片,根据多家车企反馈,各类型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5倍到20倍,但是依然“一芯难求”。车企为了转嫁风险就想到了涨价,其中,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涨价,一汽大众两款车涨价超过5200元,小鹏汽车上涨超4000元,蔚来汽车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随着俄乌冲突的加剧,乌克兰氖气的供应将极有可能受到限制,就算短期内不会立刻影响全球芯片生产,但国际氖气价格上涨,从而引发芯片的涨价则是可以预见的。在2014年,氖气价格就曾因为乌克兰问题暴涨6倍,严重影响了当时的芯片及相关产业。如今智能汽车对于芯片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中,智能车机、智能辅助驾驶等等功能更加离不开智能芯片。倘若两国原材料供应均受到较大限制,那么今后汽车涨价、产能下降将再次发生。
在当前的动力电池产品中,主要NCM622、NCM811和NCA三种镍占比较高的三元正极材料为主,此类电池能量密度高,对电动车续航提升非常关键。也正因如此,目前电动汽车市场对镍矿的依赖还是很重的。
俄乌局势假如进一步恶化,俄罗斯方面的镍供应将影响全球,甚至将材料的价格推高,对于电池原材料原本就水涨船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疑要对更加严峻的成本压力。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最直接的感受或许就是新能源车价格继续增长、包括燃油车在内的提车周期变长,甚至部分车企无法承接更多新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