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国产芯片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汽车已经开始转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一辆智能化的电动或混动汽车除了要装载电机,音响系统 ,还要搭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传感器等智能设备,毫无疑问比传统燃油车需要更多的车用芯片。
对于当今汽车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智能网联汽车让汽车百年历史产生新变革,也带来了产业更丰富的变化。对汽车企业而言今后需聚焦数字化转型,这一转型的分量将不是升级而是升维。这需要对产品、运营与产业链三个维度的数字化进行提升。未来软件将决定硬件的功能与价值,软件也将赋予汽车产业新基因,因此投入更大力量研发车用软件也势在必行。目前北汽新能源就与华为成立了创新实验室,正在攻关120余项关键技术,并全力发展高等级自动驾驶。
现阶段,大部分汽车芯片的价格都在上涨,涨幅小的也有几倍。有业内人士称,从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东南亚等地的芯片厂产能出现大幅下滑,汽车芯片供不应求。除此之外,芯片经销商的囤货也是导致汽车芯片价格飞涨的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产线集中车用、工业用 MCU的全球主要电源管理 IC,以及功率半导体供应商,英飞凌向经销商发布通知称,半导体产能供需失衡将贯穿 2022 年全年,成本结构上涨影响下,公司已无法再自行消化增加的成本。该函被市场解读为有意“在广泛的基础上分配负担。”即提升产品价格。其实从2020年开始,国内汽车行业就一直受到芯片短缺困扰,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行业整体"缺芯"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将近15%的产能将受到影响,按照2019年中国汽车268.3万辆的产能计算,将有40万辆的产能受到影响。
汽车市场一样,中国市场有最丰富的互联网创业创业人才,有足够庞大的需求来吸引智能汽车到这片沃土上深耕发芽,为此中国汽车诞生了最多的新势力造车公司、供应链科技企业、以及最愿意接受新科技产品的消费者群体。汽车“新四化”进程加速叠加“缺芯”影响,汽车芯片市场迎来量价齐升的高速增长阶段。计算、感知、通信、存储这四类芯片将迎来需求的持续高景气。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渐成主机厂共识,消费者购车时的考量也逐步从传统的性能指标,转向以智能车机、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体验视角。同时,当汽车行业供需两端的关注点逐步由性能转变至智能时,汽车创新的核心亦从“动力引擎”发动机转移到“计算引擎”半导体。电动化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三电系统”逐步取代传统的燃油动力系统,伴之而来的亦是整车中汽车电子成本占比的显著提升。我们认为在行业“缺芯”事件以及智能化升级的趋势下,进口替代趋势将加速,国内千亿车载半导体市场未来可期。
国内汽车半导体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升级趋势,未来将存在近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空间。同时,由于海外厂商起步较早,在各个领域均具备不同程度的领先优势。然而,随着单车含硅量的不断提升以及行业“缺芯”事件的催化,车载半导体进口替代正在加速。新能源车的普及化,给全部汽车工业产生了全方位智能化系统的改革创新。在许多汽油车上,大家也可以见到智能化系统的发展,针对集成ic的使用量就特别大,规定也高些。“缺芯荒”当然便会深远影响到车辆生产制造了。
随着国内汽车企业渗透率不断提升(目前国内整体市占率超40%,纯电动市场市占率更高) 以及国内IC设计、制造能力的不断成熟,未来国产芯片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车规验证壁垒高筑,行业先发优势显 著放大,率先打入车规级供应链且产品可扩展能力强的国内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有望延续,获得长期成长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