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在价值实现上蕴含许多可发展空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经与车联网产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对中国车联网产品发展和开发模式 产生巨大影响。无论是车企还是车联网技术供应商,都亟待根据自身的创新需求向外部寻找创新资源,从而构建自身强劲的车联网核心技术体系,这也是车联网商业化竞争的核心要素。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和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在传统汽车产业,从智能制造,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延伸到整个智慧智慧城市产业协同,车联网受惠于数字经济底层核心技术,以“数字经济”为支撑,提升了车联网产业收集、处理及利用大数据的能力。近两年,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发布一系列政策指导和规范车联网行业发展,中国车联网已经实现从宏观产业顶层设计的规划,落实到具体产业标准制定,确保了中国车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健康发展。
车联网技术会使得我们的交通环境更安全,使得以后的自动驾驶成为现实,车联网技术的低延时性、高稳定性、高兼容性能够满足车辆主动安全、行车效率、车载娱乐等等多场景业务需求,车联网正持续获得广泛的生态系统支持,并有望成为汽车安全与未来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上游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有效推动行业进步,传统汽车市场大、增长平稳,汽车企业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盈利点,人工智能和通信技术不断升级演进,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融合和5G商用进程深入,车联网渗透率与电动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从而带动通信模组、智能驾驶系统等行业需求进一步提升,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
车联网是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通信技术是车联网技术的关键支撑,决定了车联网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与欧美、日本等国家相比,车联网技术在我国发展相对较晚。现在国家对于车联网的发展较为重视。
车联网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将涉及许多具体而复杂的问题。例如车联网车载终端的形态复杂,将会涉及前装、后装等大量产品形态;路侧基础设施同样会涉及到RSU、路侧智能实施(环境感知设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MEC(多接入边缘计算/移动边缘计算)、蜂窝基站(LTE或者5G基站)等不同复杂产品形态;同时行驶道路形式复杂多样,在各种不同场景下基础设施部署原则将存在显著差异。统一化工程建设规范和改造标准,推进基础设施落地目前依旧面临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纵观车联网产业链组成,其上游涵盖芯片、通信模组等终端设备的核心组件;中游涵盖车载、路侧等终端设备以及汽车承载自动驾驶核心功能的高精度地图等组件;下游则是测试验证和运营服务等,并围绕C-V2X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在此影响下,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相互交融,难以分割。其中以智能化和网联化为核心方向的汽车产业,正在催生更多传感器、人工智能、交互识别、车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型企业。
当前我国在车联网技术创新、应用实践和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有利于探索实现一条网联支持无人驾驶的融合创新发展路径。我国应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坚定推动网联无人驾驶发展路径,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协同,积极构建产业发展环境,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和产业成熟,带动和影响形成全球广泛认同。
车联网在价值实现上蕴含许多可发展空间。汽车数据量在未来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存在于车辆或者基础设施内的传感器能够在各种时间、地点、情境中收集大量信息。而广泛收集这些互联技术信息,并有效使用这些信息来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或者为驾驶员和乘客开发新的车载体验和消费场景,可能会为行业的参与者们创造显著的竞争机会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