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实现电动化后使用能源的清洁决定了减碳本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能源电气化正在增加,并为各国提供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全球23%的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可归因于运输。由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国内市场正迅速将能源发电从化石燃料转向清洁技术,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表明,目前纯电动汽车正在取代化石燃料汽车,但监管机构仍在鼓励使用燃料电池等其他技术,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中国已经在太阳能光伏和电池生产方面领先世界,并正在迅速实现新能源汽车产能和销售范围的国际化,参与并购买该行业的资产。
坚持多部门协作,处理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协同管理问题。新能源汽车使产业与管理范畴发生了变化,我国针对性的形成了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管理机制,在产业、科技、财税、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多个层面,各部门通力协作,发挥了接力棒作用。多部门协同推动宏观战略制定和顶层设计,通过部际联席会议等制度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瓶颈;各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制定部门计划与配套政策措施,注重与关联部门目标协同;地方政府积极落实,在推广应用与产业投资等层面形成有力支撑。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步由推广应用阶段转向市场发展阶段,无论是纯电动还是插电混合,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管理部门都将秉持鼓励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态度,尽量避免直接干预,让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占据主体地位。
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时代的到来,中国自主品牌将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并走出中国,向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制造纯电动汽车的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就目前电动车的核心技术而言,中国和国外的汽车企业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未来的汽车必然会呈现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我国在电动化方面开展研究较早,在汽车的智能化方面也占据一定优势。”欧阳明高曾对媒体表示,在新一轮汽车革命中,中国的机会远大于挑战。
加大基础研究开发投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深入,技术成为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大投资力度,抢占新能源汽车领域制高点。创新生产技术:提高技术能力水平,提高电池的功率和寿命,不断降低电池成本,优化电子器件的质量。提高安全性能:开发更安全的电极材料、电解质、高强度隔膜等。研发快速停电、故障预防控制、电池健康智能监控等先进技术,高度重视车辆安全,做好预防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在技术、市场和政府政策的协调下,新能源汽车有望在中国长期快速发展。
在电动化的基础上,下决心实现绿色化。当汽车实现电动化后,使用能源的清洁与否决定了减碳本质。“双碳”战略引导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成为必然。未来要下决心实现电动汽车主要使用清洁电力,实现汽车零排放。虽然可以发现分布不平衡,但必须承认电动汽车市场的总量及其对降低油耗的贡献。即使在第二阶段后期出台相关政策,充电设施的建设仍然是提升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认可度的最大挑战。未来新能源汽车有望在中国长期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