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碳中和新能源汽车是全社会共同的大事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已经领先全球,电机已经实现本土化替代,并且在诸多企业积极推动产品升级、发展“三合一”集成产品的大背景下,我国“三电”系统产品逐渐向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化方向加速迈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批量投产,动力系统形成了高度集成化、高功率密度化、电机永磁同步化、减速系统多挡化、冷却系统多样化的良好趋势。未来几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的过程中,降低“三电”系统成本以及突破关键技术难关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车企要想脱碳,首先需要完成碳盘点,在此基础上再去制定相应目标举措来解决相应问题。现阶段车企减排的重心主要放在范围一和范围二,即在自身生产环节减少相应碳排放,通常做法是在用电能源形式上选择绿电,比如用光伏太阳能、风电或者能量回收等,减少生产环节中在电力使用上的能量排放。其次,很多车企开始加大电动化步伐,增加新能源产品投放,以减少下游用户使用产品时产生的范围三的碳排放。
“碳中和”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最新游戏规则,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在碳排放限值的制约下,向上的阶梯变得越来越狭窄,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无疑对全球经济结构和经济社会运转方式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就汽车产业而言,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在不断加速。可以说,谁掌握了“碳中和”的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话语权。
目前,相较于国外,国内车企在范围一、范围二中碳排放进程稍显滞后。国内汽车行业暂未列入碳交易市场中,车企碳排查、能耗统计、配额分配等还未完成,尚未明确如何通过改变能源形式和生产工艺实现碳减排。尽管目前车企开始考虑通过购买绿电、绿证的方式减排,但目前国内很多省份绿电交易机制还不完善。此外,国外领先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开始明确要求上游电池供应商必须用绿电生产电池,倒逼供应商节能减排。在范围三,国内表现较国外亮眼。得益于国内大力推进电动化发展,倒逼汽车厂商生产更多新能源汽车,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使得国内车企在范围三下游环节减排成效愈发凸显。对于车企来说,从汽车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进行‘脱碳’,才能真正系统、全面打好这场“脱碳战”。
当各行各业着手实现眼下“碳中和”的目标时,迈向碳中和是全社会共同的大事,不是某个企业、某个部门可以就完成的。对于车企来说,从生产到销售包涵多个环节,这是一条非常长的产业链,需要总体规划、多方面配合。新能源的路还很长,什么时候新能源充电站跟加油站一样多的时候,燃油车可以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拜登发布了2030年有50%的汽车出厂就是新能源,要么混动,真到2060会怎样很难说,趋势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