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edded World 2022大会上大放异彩,RISC-V强在哪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 Embedded World 2022大会上, RISC-V International宣布了四个规范,包括 RISC-V E-Trace、 RISC-V SBI、 RISC-V UEFI规范和 RISC-V Zmmul multiply-only extension。与此同时, RISC-V计算公司 SiFive发布了新版本的 SiFive智能 X280处理器。
Himelstein指出,与 RISC-V在 2021年的规范批准工作相比,这些新规范都是关于 RISC-V指令和指令相关的规范。“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来让这些规范到位。在这一点上,我们大约处于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混合状态——其中三分之一是与指令集相关的东西,三分之二围绕着软件生态系统和软硬件握手(包括SoC支持、安全性、操作系统、管理程序、编译器等)。这些非常令人兴奋,我们现在有66个小组在研究不同的RISC-V技术。”
无论是Arm,还是RISC-V,其基础应用领域都是嵌入式系统。不过随着相关处理器性能的提升,以及应用的发展,它们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开始展现出优势,例如,近些年,基于Arm架构的CPU在服务器和PC市场风生水起,并被以苹果、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型科技和互联网企业重视,相关产品也在蚕食传统x86架构CPU的市场份额。同理,RISC-V也有类似的机遇,其在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市场体现出了更多价值。
目前来看,RISC-V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前景越来越明朗,因为数据中心的整体架构正在朝定制化和异构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是从单一处理器供应商转变为由多个供应商(包括系统公司自己的设计团队)提供的处理器和加速器的混合架构。当下,无论是嵌入式系统,还是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应用,原本只有x86一个竞争对手的Arm,现在又多了一个RISC-V,竞争会更加激烈。
从生态角度看,RISC-V目前依然缺少完备的生态系统,远不如X86和ARM的生态成熟。尽管RISC-V在对生态依赖较小的嵌入式、低功耗场景中应用进展较快,并且专用芯片已有一定的出货量,但整体覆盖面、显示度和标杆度却依然不够,缺少一款能让RISC-V“出圈”的杀手锏应用,比如基于RISC-V的超级计算机、RISC-V数据中心服务器、RISC-V桌面终端等。针对物联网市场,RISC-V尚待大量应用的检验;针对高性能芯片领域,RISC-V尚需操作系统、算法库、领域应用等软件生态的全面支持。此外,除了RISC-V指令集开源,整个产业要实现类似互联网行业的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还需要包括开源处理器、开源工具链、开源IP核、开源SoC、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工具链的全方位生态支持,而这将是一个“道阻且长,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国内外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
RISC-V项目2010年起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一种用于RISC芯片的开源指令集架构 (ISA),常用于微控制器和小型芯片,在行业内广受认可,例如硬盘厂商西部数据每年的产品中包含超过20亿个RISC-V控制器。
它摒弃了Arm等指令集架构的许可费用制度,由非营利性质的 RISC-V 国际组织维护,这个组织拥有包括来自50个国家/地区的1000多名成员。Arm架构和RISC-V架构皆源自上世纪80年代的精简指令计算机RISC。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Arm是一种封闭的指令集架构,而RISC-V是一种完全开源的架构。
在芯片领域,Arm和x86是当前处理器的主流架构。虽然目前基于RISC-V的处理器还远不如Arm或x86处理器普遍,但得益于它的开源性,美国、欧洲以及亚洲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向它倾斜,开放的RSIC-V架构被认为是未来的方向。2022年2月,英特尔也宣布加入RISC-VInternational组织,这或许会是RISC-V成为主流的一个转折点。
此前,RISC-VInternational的首席执行官Calista Redmond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希望在2022年内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基于RISC-V架构的笔记本电脑。虽然这次传来ROMA笔记本电脑预购的消息引人注目,但是具体的细节还是要等待官方后续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