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这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家和企业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10%,即汽车增量当中电动化的比例超过10%,到2025年预计会突破30%。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渗透率也在增长,特别是北欧,挪威电动汽车的新车销售占比已接近100%。当然,各国电动化的技术路线不一样。中国以纯电为主,欧洲以插电为主,日本则以弱混为主等。
新能源汽车(NewEnergyVehicle,简称NEV)这个概念是中国自创的。它是相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而出现和存在的,最早于1960年出现,并随非传统内燃机汽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内在也在不竭变化。按照2019年12月国家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对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定义是: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夹杂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在全球新能源发展浪潮之下,以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路径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2020年,我国正式作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国家“十四五”能源转型战略下,目前我国正加速新能源行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十四五"规划指出,我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要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和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在汽车产业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已基本建成了涉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产品安全的体系框架,同时企业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智能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和部分核心智能化技术研发体系。
能源汽车不可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偏向,也是应对能源危机、减缓情况污染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列国都很是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我国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2021-2035年)》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鼎新为主线,对峙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偏向,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焦点技术,优化产业发展情况,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延续发展,加速扶植汽车强国。
下一阶段,变革的主题将是基于电动化的智能化。电动化的普及要靠智能化来拉动,单纯的电动汽车不会成为市场卖点,只有更加智能的汽车才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反过来看,只有电动汽车才能更完整的嵌入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最佳载体是电动化的平台。因此,电动化基础之上会加速产生智能化,“两化”在汽车上会正式合体。随着“双碳”的实施,能源侧变革会让电动汽车实现绿色化,使用上真正的可再生能源。同时,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接入电网实现车网互动。风电、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加智能电网这一理想模型会提前实现。未来3-5年,技术和政策会进一步支撑电动汽车的绿色化,从小范围试点慢慢走向规模化发展的轨道,能源革命和汽车革命将真正实现实质性的协同。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仍以国内布局为主,“走出去”的黄金窗口期在逐渐压缩,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全球影响力较小,芯片、钴资源等关键技术或资源仍依赖进口等等,这些都将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受阻。随着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将使中国汽车全球化发展迎来新契机,新能源汽车将成为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