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已经基本取得了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的阶段性胜利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中国企业已经基本取得了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的阶段性胜利,在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硬件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领先。但是整个赛道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我们正在步入下一个更重要的阶段,那就是汽车的智能化。汽车则是由软件定义的,软件能力才是核心,实现硬件的量产只是起点。这一系列的变革,使得中国造车企业的未来充满挑战,但同时也充满机遇,甚至是全球性的机遇。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问题,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数据安全是绕不过去的。前一段时间,国家五部委联合出台了有关汽车数据安全的规定,工信部也出台了工业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的重要文件。未来汽车与周边环境共同构成应用生态,需要在网络链接、信息交互和应用模式等方面,与周边伙伴形成共同遵守、共同推广的协议,集聚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新模式、新业态。
软件和电子架构在未来面临的颠覆性趋势同样不可小觑。诸多战略性举措可能就此催生:车企可以组建行业联盟来实现车辆架构标准化,IT巨头可以引入车载云平台,出行方案供应商可以开发开源车辆堆栈和软件功能,车企也可引入更加先进的互联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对于传统整车企业而言,从以硬件为中心转为以软件为导向,以服务为主导的挑战更为艰巨。
在这个行业新旧势能转换、全球疫情余威犹存、汽车行业决胜下一轮竞争的关键节点上,无论是供应商还是车企都在摩拳擦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未来车企将会与科技公司、供应链企业一起实现拼图式合作,打造开放智能的驾驶生态。不少行业专家也表示,未来汽车IT与互联网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带来商业形态创新,汽车产业面临着自其诞生以来变化最为剧烈的十年。这种变化需要研发大量新技术,完成大量的开发任务,这种变化甚至可能重构汽车产业生态。
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应用严重依赖数据,构建数据标准,建立数据资产确权、估值、交易以及安全监控平台,构建数据可追溯、防篡改、保安全、可流通的机制,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效率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传统汽车电子架构各成体系、互不兼容,在向数字产品转变过程中,急需形成共同遵守的电子架构和接口协议的标准,提高互换性和兼容性,提升全行业效率、降低成本。
中国的整车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发展。国产汽车行业的进展不仅体现在传统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制造上,也同时体现在了诸如汽车电动化、共享化、互联网化、无人驾驶化等所谓“新四化”上。国产汽车软件及电子的发展,也会借此东风,不断取得新发展。汽车软件和电子系统的新时代已经开启。此前业内奉为圭臬的业务模式、客户需求和竞争格局都将发生剧变。我们对即将产生的产值和利润持乐观态度。但若想从变革中获益,汽车行业的所有参与者均应根据全新的环境,重新思考和谨慎定位(或再定位)自身的价值主张。
随着“软件+汽车”等多个产业的跨界协同创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逐渐形成了覆盖车、路、云、智能城市交通和智慧城市的生态系统,在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激光雷达、算法、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上也取得了突破。但他强调,没有软件安全,就无法成就智能网联生态。中国亟须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可信的软件生态,需要加强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和整个软件供应链中的软件安全保障。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不仅带来了汽车产品变革,同时也给软件企业带来了新机遇,但缺少‘根技术’的现实将激励行业同仁在汽车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算法等领域加大协同创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