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丨江淮商务车庄严:产品做的不好,谁也给不了你机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6月14日,由汽象自媒体联合会发起组织的“2019(首届)中国汽车金象奖”颁奖典礼在郑州举行。本次颁奖典礼中,江淮瑞风M4混动版喜获“最具实力混动MPV”大奖,也是MPV车型中唯一的获奖者。会上,江淮汽车商务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庄严受邀做专题发言,畅谈自己对行业发展的看法和感受。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车市并不乐观,MPV细分市场更是重灾区,超过9成的MPV车型呈下滑态势。那么,未来MPV市场何去何从?江淮商务车如何应对?在新能源方面又有哪些布局……带着一系列问题,汽车情报新媒体对庄严进行了专访。
汽车情报:众所周知,现在整个车市都不景气,而MPV市场更可以称得上是“重灾区”。请问庄总,您如何看待未来MPV市场的发展现状?江淮商务车又将做出哪些改变?
庄严:在最近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的MPV市场销量遭遇大规模的下滑。从数据上来看,2016年国内MPV市场规模为245万辆,而结合1-5月份的销量判断,今年MPV市场的总规模预计只有120万辆左右。可见,MPV市场作为降幅最大的细分市场,在三年的时间里,销量受到“腰斩式”的削减。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分不开。从外部环境来说,中国进入新的经济周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在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作为工业的“集大成者”,难免就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从内部环境来说,MPV市场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若未来MPV市场想要重新回到成长的轨道,我认为需要有以下三个驱动力: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新能源。
首先,随着现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租赁、网约车来享受7座MPV的使用服务。这样一来,家庭可以省去购买、保养车子的费用,公司也可以达到“轻资产”的效果,在近些年已经得到了实施。
在这种模式下,也就出现很多“B端买车,C端用车”的情况。所以,对于主机厂来说,在业务规划、产品布局、产品价值开发上面,会和原来有很大的差异。谁能够顺应趋势,尽快做出改变、优化和调整,谁就能把握未来的机会。
有人说:若是车主多给国产品牌一些理解和包容,中国品牌就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对此,我们认为:不能指望市场给机会、客户给机会,而是我们要自己努力争取,你产品做的不好,谁也给不了你机会!
【庄严在颁奖盛典现场做专题演讲】
汽车情报: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非常热门,而江淮汽车不仅有着扎实的燃油车制造技术,也承担着蔚来的整车生产工作,可谓实力雄厚。请问,江淮商务车未来将如何布局新能源领域,有没有新车推广计划?
庄严:一直以来,新能源车型、尤其是纯电动车型都饱受争议,不少人觉得它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在我个人看来,这其实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产业性战略和策略,它是不可能走回头路的,新能源也是中国汽车行业中长期的发展方向。
早在2007年,大家刚刚有“新能源车”概念的时候,江淮就非常坚定地做出战略选择,对新能源车进行投入和研发,江淮第一代纯电动轿车在2010年就已投入市场。因为我们的战略是非常明确和坚定的,研发投入费用在各大车企中也是名列前茅。
所以,到目前为止,江淮在电动乘用车领域始终保持在第一阵营,并且每年的增长速度也都非常快。值得一提的是,在江淮新能源乘用车销售结构中,个人家庭用户达到了85%,可见江淮汽车在零售市场上广受车主欢迎。
具体到江淮商务车,在2017年底,江淮瑞风M4的48V混动版就已经上市了。现在,瑞风M4等热门车型的纯电动版本也在开发当中,预计今年年底就能成熟起来,在明年就能够投放市场。
总得来说,江淮在新能源领域还是比较坚定的,未来的两三年里,会让商务车主要产品平台有节奏、有计划地实现电气化、新能源的解决方案。
汽车情报:在很多人心中,国产车在外观、配置及性能方面,都与合资车有着不小的差距,您认同这种观点吗?您觉得未来国产车会怎样发展?
庄严: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觉得还是应该客观评价这件事。
首先,从客观角度来说,欧美国家的很多车企都有着百年左右的历史,而中国品牌的市场化大发展不过二三十年,所以说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差距到了21世纪,尤其是在最近5年里,正变得越来越小。在中国汽车市场庞大内需的拉动下,中国的汽车行业无论是通过合资还是自主发展的方式,都已经进入了经验和能力积累的加速赛道。
以江淮为例,在2018年的全年销量中,大约有15%销往了巴西、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而且有些车型并不在国内销售,可以说是实现了市场和产品的国际化。
所以,我国的汽车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实力虽说有着一定差距,但已经非常小了,甚至在很多领域,比如说数字化、智能化甚至是新能源的局部战场,我们已经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车企。
总得来说,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相比较,“整体有差距,局部有领先”。我相信,中国的客户会对中国品牌越来越有信心,我们也会给客户越来越好的体验。客户通过体验,能够发现这些差距的缩小,发现中国品牌的价值。对此,我是乐观的。
结语:实话实说,这是小编首次与车企领导面对面深入沟通,谈话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品牌发展的艰辛与不易,也看到了他们胸中的理想与抱负。因此,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中国品牌像江淮商务车一样,能够勇立潮头、迎风破浪,在未来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