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90后,1994年才出生的我,虽然遗憾没能亲眼见证完整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但是,这却并不妨碍我对于汽车的热爱。从童年时期开始,我就已经对“汽车”展现出了高于同龄人的浓厚兴趣。从家里各种各样的玩具车,再到后来开始对马路上的真车感兴趣……不过可惜的是,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当时还不能谈得上发达。私家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仍是一个正在努力的“大目标”。所以,这就导致我的童年看过最多的汽车,就是这座城市的出租车——松花江面包车。
我想,仅仅是“松花江”这三个字就足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吧?满身黄色的涂装、瘦瘦高高的车身、宽敞的空间,让松花江面包成为了当时北方城市出租车的首选车型。而我所在的这座城市,也是在1994年左右,正式开始流行起了松花江牌的“黄面的”。这一景象,一直持续到我上小学,也就是2000年左右。
毫无疑问,这辆由哈飞生产制造的神车——松花江,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坐“松花江”是什么时候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这款充满回忆的经典车型——哈飞松花江。
红极一时,曾经称霸市场
可能对于很多东三省的朋友来说,提起哈飞他们都很熟悉。
因为哈飞汽车全称其实就是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黑龙江哈尔滨。
很多人不知道,哈飞是造军用飞机起家的,后来才开始企业转型造车。但是,初期的哈飞在造车方面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因此,刚刚起步的哈飞汽车就只能采取“借鉴”的方式。找来了铃木的微型车——铃木Carry,逆向研发出了“松花江”牌客车。
当时,也正巧赶上1989年黑龙江省将哈飞汽车定位一号工程。在这个政策的推动下,哈飞旗下的微面车型可以说是如同开了挂一般。年销10万辆、市占率高达20%,直至1995年,仅是“松花江”这个微面车型销量就已经位列全国前三位之一,占到了该细分市场总销量的19.26%。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台“松花江”或许除了便宜,就没有任何的购买价值。但是,如果放在当年来看,这台车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美观大方的造型、舒适的乘坐感受、宽敞的空间,都成为了当时人们眼中的“亮点”。关键是,它在能够保证一定运输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运送乘客,做到了真正的客货两用。
而且,有一点说来大家可能不信。这台现在看来已是“老古董”的松花江微面,它的设计创意可是来自法拉利的同一家设计公司——意大利宾法团队。自此开始,“松花江”就成为了当时“微面界”的响当当的名号。
不思进取,终成光辉回忆
上文我说过,直至2000年的时候,松花江微面出租车才正式被夏利等轿车车型取代。而那时,其实微面的市场需求量仍然非常大。2000年,哈飞微车的年销量已经突破12万,销售收入更是高达40多亿元,市占率提升到了22.92%。这在当时来看,已经是神话般的销量。所以,也难怪有人会问:“为什么现在如此辉煌的哈飞,现在却被五菱所替代?”
一切,要从哈飞进军轿车市场开始说起。当时的哈飞,可以用一句如日中天来形容。尤其是在微面行业,基本上处于龙头地位。所以,想要进一步发展的哈飞决定继续向前,开始进军轿车市场。
2001年,哈飞正式引进了韩国大宇集团的“百利”轿车,又在2002年推出了与三菱合作的哈飞赛马,包括后来的哈飞路宝,全部都是哈飞的轿车车型。其实客观来说,当时这些车型并非无人问津,反倒是关注度都颇高。只不过,哈飞忽略了一个本质上的问题。这些车型几乎全部都是国外车企的技术,核心的造车技术哈飞根本就没有掌握。所以,在面临一些问题时,哈飞只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就比如当时的哈飞赛马,由于日版车型原版是右舵版本,而国内则需要改为左舵。当时的三菱提出,若将方向盘改为左舵,日方要价5000万美金一年。但哈飞觉得5000万美金太贵,不就是右舵改左舵吗,我们也可以!于是,哈飞自己的工程师没用多久就将方向盘改为了左舵。虽然看似成功,但事实上,对汽车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改舵绝非将方向盘平移位置即可,其中需要牵扯改动的零部件很多。所以,上市后的哈飞赛马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影响到了哈飞的口碑,从那开始,哈飞的销量也开始江河日下,很快就从当时的主流地位沦为了边缘。
直到2009年,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共同组建新的长安汽车集团后,进入新长安的哈飞汽车进行大规模整合,生产经营及销售发生重大变革。但是,那时的哈飞仍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因此,刚重组不久的哈飞,就发生了工人罢工事件。
但是,最终哈飞不仅没能翻身,更是彻底沦为了长安的代工厂。并且被迫裁员、降薪、停止新车研发、减少一切支出。
无论怎么说,哈飞也曾是一家完整的车企。在经历重组后成为代工厂,虽然也有利润收入。但是,哈飞自己的车销量却在快速下跌。久而久之,哈飞的窟窿越来越大。直到后来,与哈飞曾是合作关系的东安动力一纸诉状将哈飞告上法庭,其原因自然是由于哈飞的欠款迟迟得不到解决。
就这样,哈飞一直这样不死不活的撑着。后来甚至挂出了一块钱转让股权,愣是挂了半年,直到去年年底,哈飞的38%股份转让挂牌正式到期,由于仍未成交,按照规定,此交易将不变更挂牌条件,按照5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延长,直至征集到意向受让方。简单来说就是,挂牌出售的哈飞,直到现在都没人敢接盘。
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车企,纵使有着诸多遗憾和不甘,最终还是不情不愿的谢幕了。
结语:看完哈飞汽车的发展史,最后落得了资不抵债、抱憾离去的境地,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惋惜。但是,这一切似乎又是必然。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不进步,就等于退步。所以,像哈飞这样的企业,最后落得如此境地也算是情理之中,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