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面向商业运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突破创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世界各国出台了一系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持政策,覆盖战略规划、研发创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全产业链条领域,但总体上聚焦道路测试及应用示范阶段,整体技术路径、商业运营模式、管理机构职责分工、配套设施体系仍处于较模糊阶段,且各国各有侧重,尚未形成业界公认的体系化政策模式。中国经过长期发力,已建立较为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体系,但面向商业化加速下的法规完善、研发应用支持等新发展时期需要,以及全球贸易竞争加剧下愈为凸显的基础元器件、核心操作系统、底层设计工具等产业链制约瓶颈,亟待成体系推进面向商业运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突破创新。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多方呈现竞合发展态势,走向协同创新。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也不断重塑。在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与法规包容三重作用下,智能网联汽车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公开道路实际测试与商业化示范的阶段,在出租车、干线物流、公交、封闭园区物流、环卫、末端配送、自助代客泊车等场景示范应用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智能网联汽车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阶段,要让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双管齐下,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至关重要。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和应用是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陆续制定多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政策,加快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持续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作为变革性技术,智能网联汽车依然定位为科学试验产品,现行的从产品生产、认证、准入、销售到监管的法规体系难以适用。率先推动有条件的运营落地,是当前各国力推行业自我造血、支撑新技术迭代可持续演进的首要举措。要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面向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全场景运营及成熟商品发展阶段的自由商品流通,各国争先前瞻性布局国际化标准、认证体系等未来汽车产业价值分配制高点。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应主动拥抱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出行模式重构的确定性,积极应对技术路径模糊、影响机理笼统的不确定性。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的产物,可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望成为重塑道路交通系统形态的先导因素。国务院、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一系列的政策意见来指导和规范国内智能网联行业发展,聚焦网联化和智能化发展,并规划由单车智能逐步转向多车协同、以及“智慧的车”与“智慧的路”协同发展,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出创新发展需求。整体来看,政府层面对行业发展高度重视,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智能网联汽车实时动态联网是其核心功能体系,涉及车云、车车、车人、车路、车内等五个通信场景。这五个场景间的多重网络交互造成安全风险,同时公众出行偏好等行为数据分析可用于获利进一步诱增了数据窃取的风险。因此,如何防范网络安全漏洞、信息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是各国以强化监管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关注方向。例如,美国系列自动驾驶政策3.0~4.0均将网络安全及隐私保护作为基本原则,并推进自动驾驶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向公众展示自动驾驶运行区域、部署规模、运营企业、事故状态等实时数据,初步具备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