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动汽车设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色”,不仅是美,同时也能够“共情”,因而能与用户“共鸣”。汽车的本质就是,汽车是人即消费者真正拥有的物品。作为人类贴身伙伴的汽车,必须而且必将更加是人性的体现和延伸,是人类灵魂和情感的外化。
所谓“色”,即是色彩、性情、美感。也就是说,长安的汽车作品,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和情感要求,或是绚丽多姿,或是刚强坚毅;或是安静柔和,或是振奋加速;或是一马平川,或是翻山越岭;或是气味随时相投,或是音乐随心所听。
从1964-2016年间世界设计组织对工业设计的定义变化来看,产品“色”的一面,在设计中占据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
在工业化大生产时期,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解决工业产品的造型质量,不但指外部特征,而且主要是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980年,工业设计的定义变成: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新的品质和规格;
2001年工业设计的定义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综合考虑并提高物品、过程、服务及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的质量;
2015年沿用近60年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改名“世界设计组织”,还发布了工业设计的最新定义:旨在引导创新、促进商业成功及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
从以上变化过程可见,设计的任务从原来的“解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发展到“经验与视觉感受”,再到“解决体验与服务,提供更高质量生活”,这和长安提出的“智色双旋”异曲同工。“设计”的定义变化趋势,也是“设计”的立场变化趋势。“解决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是生产厂家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站着设计方和制造方的角度,而“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更高质量的生活”,则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东西,是站在消费者和使用者的立场。从这个角度上讲,“色”的因素比“智”的因素更加重要,因为技术因素是手段,而好的情感因素及体验才是目的。
影响造型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形态、色彩、质感、美学、及互动体验等方面。
1.形态
形态是车辆造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要素,色彩和质感是附属在形态之上的,其对造型的贡献也次于形态。
车辆造型的形体由外形轮廓线的轨迹运动组成。根据不同的时代性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不同种类的车会塑造个性不同的形体。当车辆的形体映入眼帘时,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情感体验。
线和面是形态表达的基本元素。通常应用的线有直线和斜线,意在挺拔、简洁、明快之感。不同的线条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垂线表达坚挺有力,水平线表示沉稳安定。而用曲线和曲面塑造的形体,通常给人柔和、圆润、通透之感。
最常见的形态设计,有仿生形态和流线形态等。
(1)仿生形态
仿生形态是模仿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外部形态和象征寓意,通过抽象、变形和夸张等手法将其运用到产品设计中。仿生形态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和趣味性,比如通过模仿海豚来体现汽车的速度和灵活,通过模仿熊猫来表现汽车的可爱,通过模仿公牛、狮子或鲨鱼等来体现汽车的力量与强悍。
仿生形态需要经过抽象化和整体融合的过程,不能生硬的直接添加上去。 比如,通过添加牛角来表达牛的造型,通过在表面添加黑白条纹的图案来表示斑马的造型等,都属于直接的形态象征,其表达过于简单,缺乏想象的空间和情感表达,也容易令人感到乏味。
以车辆侧面曲线为例,该线条是表现动感的主要途径,其特征应同时具备骨骼感和肌肉感。骨骼感是指在曲面转折或连接处的棱角会给人以骨骼突出的感觉,这是观看者对生物体的联想,适当的棱角会使观者感觉产品的骨骼庞大,从而感觉到该车型的高大。而肌肉感则是通过曲线弧度来表现。在肌肉的形态中,肌肉纤维的膨胀形成外向的压力,表皮对肌肉的外向压力的束缚在表皮内部形成表面张力,从而形成表面绷紧的曲面和曲线。
(2)流线形态
流线形态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虽然流线型是一个科学术语,但是在设计应用中,流线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被赋予科学之外的象征语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流线型仍是汽车造型中最常见的设计元素,即便有的设计甚至破坏了汽车的空气动力性能,但是消费者认为,只要汽车看起来具备流线型就能给人带来高速行驶的快感。
2.色彩
色彩艺术能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印象。人在观察物体时,视觉神经对于色彩、形态、质感中的色彩要求,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形态,最后是质感。
色彩的变化关系可分为三种:色相、纯度以及明度。不同色相会给予人不同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对于大多数人是完全相同的。例如红色有奔放热情的感觉,蓝色有清新内敛的感觉,黄色有积极明快的感觉。而对于色彩的纯度变化可体现车身的大方与含蓄,适合于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色彩的明度变化则能给人心情的愉悦与深沉之感。
车是静动态相结合的造型艺术品,它的静与动态直接受光线的影响。因此其造型的色彩设计,不同于绘画作品和平面的视觉传递设计中的色彩设计。还必须追求作品丰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以表达产品的情感,并力求使体验者受到较大的感染。
3.质感
质感体验,是指正确地选用材料,既能满足车身的刚度与强度要求,又能给人以亲切、华丽的美感。各种材料具有不同的质感效果:钢材,深厚、沉着、冷静;塑料表面,致密、光滑、细腻、湿润;塑料木纹贴面,轻松、典雅、自然;有机玻璃,明彻、通透、光亮等。在造型设计中,利用这些材料的不同特性,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其各自的美感得以表现和美化,产生对比或调和的效果。
4.美学规律
美学规律是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发现、认识、提炼出来的,同样适用于低速电动车的产品设计。车辆造型设计的美学规律重点关注:
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指汽车整体中所含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性。
例如,汽车外形的整体,是由前围、后围、侧围和顶棚组成。每个部分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元素,不可替代。把他们统一装配在一起,形成了整体的车身,又要显得统一协调,形成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视感效果。
比例与尺度。这里主要指车身的整体比例。黄金比例在汽车造型上的应用极为普遍,目前比较流行的车身比例为轴距与车身长度的比例约为0.6:1,汽车侧面腰线(或侧窗下边)的高度与整车高度的比例约为0.6:1等。例如,09款奥迪A6的轴距与车身长度的比例为2945/5012=0.588。这种比例使汽车看起来更稳重厚实,大气安全。
过渡与呼应。在造型设计中,过渡表现为车身线、面、体的过渡,也可以表现为色彩渐变的过渡,但最终目的是使设计达到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造型效果。呼应是指视觉元素在某个方位上形、色、质的相互联系和位置的相互照应,使人在视觉印象上产生相互关联的和谐统一感。常见的比如,前风窗和后风窗的呼应、前大灯和后尾灯的呼应、前保和后保的呼应等。
5.互动体验
产品的互动体验是情感因素的重要组成。面对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深度发展,电动汽车也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变成了针对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由于设计环境和设计对象改变、创新模式不断发展,互联和物联融入,设计对交叉学科的认识要求日趋强烈。
以“人机一体”“人工智能”“智慧制造”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动汽车产品及智能制造技术正在悄然推动新一轮革命,因此当前的产品互动创新更加强调跨学科的交叉、集成知识、跨界探索新技术、新形态、新服务。互动体验的创新,将更多来自于科技、设计、艺术与商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对于低速电动车的互动体验,可以提出三个主要特征:独特性,与众不同;实用性,真正解决痛点;可实现性,在现有技术物质条件下可以实现。同时并不是技术越完美、越新越好,整合创新、多学科交叉、注重商业融合,也许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