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栈的图文解析和实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栈(stack),是一种线性存储结构,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栈中数据是按照"后进先出(LIFO, Last In First Out)"方式进出栈的。
向栈中添加/删除数据时,只能从栈顶进行操作。
栈通常包括的三种操作:push、peek、pop。
push——向栈中添加元素。
peek——返回栈顶元素。
pop——返回并删除栈顶元素的操作。
1. 栈的示意图
栈中的数据依次是30→20→10。
2. 出栈
出栈前:栈顶元素是30。此时,栈中的元素依次是30→20→10。
出栈后:30出栈之后,栈顶元素变成20。此时,栈中的元素依次是20→10。
3. 入栈
入栈前:栈顶元素是20。此时,栈中的元素依次是20→10。
入栈后:40入栈之后,栈顶元素变成40。此时,栈中的元素依次是 40→20→10。
实现代码:
运行结果:
tmp=30
tmp=20
stack size()=3
40
20
10
结果说明:该示例中的栈,是通过"数组"来实现的!
由于代码中已经给出了详细了注释,这里就不再对函数进行说明了。仅对主函数main的逻辑进行简单介绍:
在主函数main中,先将 "10, 20, 30"依次压入栈。此时,栈的数据是:30→20→10。
接着通过pop()返回栈顶元素;pop()操作并不会改变栈中的数据。此时,栈的数据依然是:30→20→10。
接着通过peek()返回并删除栈顶元素。peek操作之后,栈的数据是:20→10。接着通过push(40)将40压
入栈中。push(40)操作之后,栈的数据是:40→20→10。
实现代码:
代码说明:"运行结果" 以及 "主函数main的逻辑"都和"C语言实现一"的一样。不同的是,该示例中的栈是通过单向链表实现的。
实现代码:
(1)双向链表的头文件(double_link.h)
(2)双向链表的实现文件double_link.c)
(3)双向链表的测试程序(dlink_stack.c)
代码说明:"运行结果" 以及 "主函数main的逻辑"都和前两个示例的一样。不同的是,该示例中的栈是通过双向链表实现的。
实现代码:
(1)双向链表的头文件(double_link.h)
(2)双向链表的实现文件(double_link.c)
(3)双向链表的测试程序(dlink_stack.c)
运行结果:
id=40, name=dan
id=20, name=jody
id=10, name=sky
结果说明:该示例中的栈是通过双向链表实现的,并且能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示例中是以结构体类型的数据进行演示的,由于代码中已经给出了详细的注释,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