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高管:不喜欢就去安卓,IOS拒绝软件安装自由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在iPhone上安装APP,不越狱的话,就只能通过App Store查找下载。虽然App Store的审核机制可以保证APP的安全、可用性较高,可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钳制”,不如Android手机随意安装APK那样自由。
日前与媒体交流时,苹果公司负责安全隐私的Erik Neuenschwander表示,苹果可以开放绕过App Store随意安装应用的功能,但那会让用户遭受诱骗、欺骗或者堕入黑暗的渊薮。
Erik Neuenschwander指出,那些希望绕过审核机制旁加载应用的用户,可以依附其它平台,言下之意就是安卓。
不过,Erik Neuenschwander强调,自由旁加载应用程序会让自己更容易遭受恶意程序或者病毒的侵犯。使用iOS的用户都明白,自己会最大限度地被隔绝在欺诈等危险境地之外。
至于macOS为何不像iOS那样,能够下载使用非商店程序,Erik的理由是,iPhone和用户如影随形,它存放的数据更吸引攻击者,更能反馈出生活细节,这与Mac电脑不同。
近几年的 iOS 系统更新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底层逻辑或者画面设计上的变化,但一直有一条隐秘的“主线”在不断迭代。2020 年底发布的 iOS 14.5 把这条主线正式推向了前台——个人数据保护。
在上一个版本里,苹果对于 IDFA 的保护政策让整个业界都为之一震,一些多年来建立的,靠广告营利的平台提供免费服务的商业模式也许将会面临重塑。相当于破坏了“行规”的苹果公司,仍然在完善加强自己的个人数据保护政策。
即将到来的 iOS 15 系统,是在数据合规要求严格的当下,苹果在用户个人数据保护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需要注意的是,从过去几年 iOS 系统在个人数据保护层面的升级来观察,都是与用户个人数据的确权和使用规则上紧密相关,当然其中也包含了涉及到用户隐私的敏感数据。
以不惜“与整个互联网行业为敌”的态度来保护用户数据,苹果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是现在?
保证用户体验的位置数据和 Siri
苹果把自己的隐私保护总结为四项基本原则,或者用苹果自己的话说,隐私支柱:数据最小化、本地处理、透明度与控制权,以及安全保护。
来自苹果隐私工程部门的 Lauren Henske 介绍,苹果的设备是给人们娱乐并且将人们联系起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当人们了解他们的数据会发生什么并处于控制之中时,人们更有可能参与到体验当中,对于苹果来说,就要确保体验出色的同时,也要保证隐私问题。
比如数据最小化,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通过传输最少的数据达到效果。许多手机 App 会在后台偷偷运行,向服务器传输数据,包括可能是隐私数据在内的用户信息,就被 App 监测到。
苹果在这方面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自己。以位置数据为例,从 iOS 13 开始,对于位置数据的引用出现了新方式,即询问应用是否使用当前位置数据,下方提供了“允许一次”的选项。
苹果对于隐私保护的政策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
在 iOS 9 发布时,苹果展示公追踪新闻等应用程序的方式,用户可以设定屏蔽,一些第三方软件无法获取用户数据,向用户发布更有个性化推荐的广告。
之后的每一年,苹果都会把隐私保护放在嘴边,不断在隐私保护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把自己包装成为隐私保护的最佳代表,对一切可能追踪到用户数据的企业说不。
可以说,苹果依靠它强大的产品能力和生态影响力,重新定义了一套数据规则,建立了一部“数据宪法”。同时在对应的行业里,也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苹果在隐私保护方面真的要做一个“圣人”吗?答案未必。苹果之前也想过从广告服务上赚钱,2010 年宣布进军广告业务,推出移动广告平台 iAd。但后续 iAd 的表现很难称得上优秀,最终于 2016 年 6 月关闭。
三年前,苹果设计了一套针对 iOS 的广告追踪框架 SKAdNetwork,也被看作是进军广告行业服务的工具。它与 IDFA 一样可以追踪广告投放的效果。但 SKAdNetwork 不会追踪特定的用户或设备,而只会追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