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逐渐巩固国内市场占有率并取得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元器件厂商开始将他们的眼光投向海外市场。在刚刚于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落幕、由环球资源(GlobalSources)主办的“ChinaSourcingFair:Electronics&Component
随着全球第一家印刷电子工厂投入商业生产,有机电子的发展前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奥地利印刷电子领先厂商Nanoident的首席执行官Klaus Schroeter表示,甚至微处理器最终都可能利用印刷工艺进行生产。 Schroete
在技术行业中,大部分标准的认可不会带来太多的激动,但近日EPCIS标准的认可可能为RFID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给捕获和共享由无线频率识别芯片收集的信息业务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方式。 EPCIS(电子产品代
台塑集团(FPG)子公司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决定在中国大陆PFGFiberGlass(昆山)公司追加1650万美元投资,以铸造全球最大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窑,年产量达4万公吨到5万公吨。PFGFiberGlass(昆山)是台塑集团
电子业界下一个“杀手级应用”目前仍是个谜。它可能在硅谷某个极普通的开发实验室内悄悄地展开,也可能在某位夜以继日苦苦思索的印度大学生脑内飞速运转着。 不过不管怎样,它肯定会带来轰动效应。专家们预测它将
FSI国际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公司2003年采用“直接进入”策略之后,公司在亚洲地区的市场实现了持续的高速成长;同时公司认识到除了芯片制造正加速向亚洲转移外,亚洲正在成为半导体产业的新的创新中心,FSI将除了
台湾封装产业在全球竞争力提升,不仅产值增加,台湾封装大厂走向高附加价值服务,脱离价格竞争激烈的中低阶领域,使得毛利率亦逐年成长。即使大陆地区开始重视高阶封装技术,对台湾厂商的威胁渐增,惟台厂也加紧
中环股份在6英寸功率半导体项目上的大力投入,是中国本土半导体分立器件企业努力追求进步的一个缩影。 目前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各类企业(包括所有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制造、封装及
RFID(Radio Frequency ldentification)实际上是智能识别技术的一种,是承印物与电子技术的一个典型组合应用。由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亚太RFID技术协会主办的2007(深圳)第六届RFID科技成果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八日电(记者 刘育英)来自信息产业部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二月,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增速已经比去年同期降低了十一点五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由于电子品出口表现放缓,新加坡3月份非石油国内出口额(NODX)呈现18个月来最小的增幅——同比增长1.6%至152亿元左右。 此增幅比经济师普遍预测的来得低,彭博社调查的13个经济师对新加坡3月份NODX的预测
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制造服务业者应用材料18日宣布,全球服务事业群正计划投入晶圆再生市场,将位于台南科学园区建造1座再生晶圆厂及硅应用研发中心,预计6月揭幕、随即投入生产。同时相应于应材正全力发展太阳能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销售收入由6070亿元增长到38400亿元,工业增加值由1330亿元增长到9000亿元;出口额由550亿美元增长到268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5%。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
俗话说,高手对垒,不需直接过招,看似不经意间的一两句,就可直抵对手软肋。在不久前相继在深圳、北京和上海三地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集成电路研讨暨展览会(IIC-China 2007)上,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市场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