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弗勒亮相IAA Mobility 2023,展示未来交通创新技术

    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为舍弗勒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舍弗勒计划到2026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投入5亿欧元用于电机产能扩充和新产能建设 舍弗勒计划与VDL Groep合作开发自动驾驶穿梭巴士,首款展示车亮相展会 德国布尔和慕尼黑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舍弗勒在电驱动领域提供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涵盖从电机到热管理的全面产品组合,以及从电动货运自行车到电动飞行器的广泛应用领域。广泛的产品定位也让舍弗勒取得了成功的业务发展。2022年,舍弗勒在电驱动领域斩获5亿欧元新订单,自2018年电驱动事业部成立以来,公司在该领域累计订单额达到了160亿欧元。舍弗勒集团首席执行官克劳斯·罗森菲尔德表示:"对整个系统以及单个零部件的深入理解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从累计订单额来看,电驱动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在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3)上,舍弗勒展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交通出行的创新产品和技术,包括最新的电驱动技术、底盘系统以及低摩擦的技术解决方案。此外,舍弗勒还联合VDL Groep展示了一款用于公共交通的自动驾驶穿梭巴士演示车。两家公司计划共同开发和生产这一全新车型,舍弗勒将贡献其在驱动和底盘领域的技术和能力。 在全球范围内加大电机产能投入 舍弗勒在电气化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尤其在电机技术方面。电机也是电驱动桥和混动模块不可或缺的组件。舍弗勒电机产品系列包括异步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以及用于跑车的轴向磁通电机。舍弗勒还开发和生产无磁电机,或称为外部励磁同步电机。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马迪斯·青克表示:"仅在今年,我们就启动了七个电机客户项目,表明我们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没有哪一种电机能够满足所有功率等级及应用的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舍弗勒在电机开发方面采取多品种、模块化的方式。马迪斯·青克说道:"为了最大化提升电机生产的成本效率,我们在电机开发时同步进行生产工艺开发,充分发挥我们在产业化方面的核心优势。"在德国布尔,舍弗勒有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试制工厂。该工厂对先进的制造工艺进行测试和投产准备,之后再向全球各地工厂推出。到2026年,舍弗勒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逾5亿欧元,用于电机产能扩充和新产线建设。这也是舍弗勒能够快速将环保型驱动技术以快速、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产业化的关键。 不断推进创新产品的量产进程 在电驱动和自动驾驶领域,舍弗勒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正陆续投入量产。比如,舍弗勒后轮转向系统已经投产,应用于一家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的纯电SUV车型上。未来几年还将有六个客户项目陆续进入量产阶段。 今年,舍弗勒高度集成的热管理系统将实现量产。通过这一创新产品,舍弗勒对系统温度的精确控制也将让电动汽车从中受益。舍弗勒热管理解决方案可以提升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让所有零部件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2024年,这一集成式热管理系统还将有更多量产项目启动。2023年,舍弗勒针对电动货运自行车开发的Free Drive驱动系统也投入了量产。作为无链条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Free Drive减少了系统维护和磨损,为实现全新的自行车结构设计提供了可能。 2023年,舍弗勒轮毂电机也投入了批量生产,搭载于三家制造商生产的市政车辆上。2022年,舍弗勒针对发动机可变气门控制推出了机电式滚子摇臂解决方案eRocker。该系统与电子凸轮相位器相结合,可以帮助混合动力车辆实现10%二氧化碳减排。舍弗勒还宣布于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800V碳化硅电机控制器。 欢迎莅临2023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3)舍弗勒展台(B3厅B40展台),了解更多创新产品。 舍弗勒计划到2026年前,在全球范围内投入5亿欧元用于电机产能扩充和新产能建设   舍弗勒后轮转向系统已经投产,应用于一家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的纯电SUV车型上   今年,舍弗勒面向电动汽车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将投入量产 图片:舍弗勒

    产业动态 热管理 自动驾驶 MIDDOT 集成

  • 英特尔在服贸会宣布多项合作,展示加速人工智能落地解决方案

    北京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2023年9月2日,以“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服贸会,英特尔以“芯生无限,助力数实融合”为主题,在展台设置了“推进摩尔定律”、“促进数字化转型”、“构建可持续美好未来”和“推动AI普及化”四大区域,展示了在人工智能、PC、数据中心和智能零售等领域的多项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及最新出炉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的获奖成果,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 同时,英特尔还在服贸会现场宣布多项新合作,包括: 英特尔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宣布签署技术商务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投入资源,从事内容与科技的联合研究及相关的商业化部署。基于双方领先的软硬件产品以及开放的生态,英特尔与咪咕公司将深入探索并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的沉浸式服务体验。 英特尔与ZStack发布《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赋能ZStack Cloud解决方案》白皮书,解析该解决方案如何通过网络服务能力提升,加速大规模数据传输与处理,并实现性能密度提升和TCO降低。 英特尔与星环科技共同推出的TxData第四代产品,基于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开发,可帮助企业便捷、高效地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企业多元化业务应用场景提供助力。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公司事务总经理周兵表示:“服贸会是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一系列创新成果在此亮相。英特尔连续参加服贸会,今年不仅展示了在智能零售、加速人工智能落地等多个领域的成果和方案,还宣布了与产业伙伴的最新合作。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技术和生态的优势,更加贴近客户与合作伙伴的需求,推动更多满足本土需求的创新,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进摩尔定律 作为摩尔定律的践行者,英特尔坚定不移地推进半导体创新,在制造、制程工艺及封装、系统级代工、产品领先性上不断取得突破,为万物数字化提供算力支撑。 服贸会现场,英特尔展示了一系列进展。例如,英特尔正在稳步推进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路线,致力于在2025年重新获得晶体管的每瓦性能水平领先地位;英特尔首个EUV节点Intel 4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将随着英特尔新一代酷睿处理器于2023年下半年推出,并开始提升量产。此外,Intel 3、Intel 20A和Intel 18A正按计划推进中。 近日,英特尔还披露了兼具卓越性能和高效架构的未来一代至强处理器的最新进展。代号为Emerald Rapids的第五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已向客户提供样品,并计划于2023年第四季度发布。代号为Sierra Forest的能效核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计划将于2024年上半年交付,而代号为Granite Rapids的性能核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也将紧随其后。 促进数字化转型 推动数字化创新是英特尔中国2.0战略的重中之重,英特尔通过全面解决方案和定制化服务,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英特尔在服贸会现场展示了运用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中国零售数字化经验走向海外的实践。 例如,在英特尔J6412 平台的强大算力支持下,海石商用生鲜及零食AI识别方案可通过智能AI识别方案,快速准确识别称重商品。该方案适合卤味、生鲜、零食等多种业态,能有效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人工、耗材等成本。 同时,在英特尔® OpenVINO™算法加持下,中科英泰基于AI的餐饮自助结算解决方案可同时精确识别多种餐品,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不仅提高了结算效率,还能通过数字化健康分析系统,为顾客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目前,海石商用与中科英泰的创新产品已遍布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英特尔在积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通过技术广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构建可持续美好未来,培养数字化人才 英特尔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与产业伙伴携手,在数字化人才培养、绿色可持续等领域持续贡献力量,构建美好未来。 在英特尔展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基于英特尔计算平台的自动驾驶缩微车整车在环仿真控制系统”吸引了参会观众驻足。它历时6个月完成,同时获得了“2023中美青年创客大赛” 总决赛一等奖及大赛英特尔特别奖两个奖项。 该作品依托英特尔“边端协同”技术路线、以英特尔开发套件为硬件基础,英特尔® OpenVINO™工具套件及相关技术平台为软件基础,打造了软硬一体的创客项目,以更高性价比、更低学习和使用门槛的方式,挖掘了自动驾驶教育、人才培养的痛点,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学校、车企等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案,同时已针对未来车企数字化转型中的工程师培训、培养等场景提供有益的探索、实践与初步验证。 承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已成为英特尔面向全球的教育项目“数字化能力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赛事旨在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探索联合国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创新机遇,打造兼具社会意义和产业价值的全新作品。本次展出的作品在优质教育,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减少不平等以及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四个方面均有所覆盖。 秉持绿色化、数字化协同发展的理念,英特尔将可持续发展贯穿到业务的方方面面,并在现场展示了英特尔边缘节能减碳软硬件解决方案、从“摇篮”到“摇篮”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电脑”理念,以及基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液冷整机柜服务器。 推动AI普及化 在万物智能化的数字世界,人工智能带来颠覆性突破,由此也带来前所未有的算力需求。英特尔以软硬结合,从云到端加速人工智能落地,致力于推动AI普及化。 服贸会现场展示了基于第13代英特尔®酷睿™移动处理器和英特尔锐炬® Xe 显卡的解决方案。在英特尔技术的支持下,Style3D 凌迪科技解决方案可将AIGC更优化地应用于时尚设计领域;在视频领域,基于英特尔® OpenVINO™,爱奇艺优化的手势识别AI模型不仅可以依托人工智能精准识别一个个手势,更可以在同一时间对手势指令做出正确播放响应。 此外,基于英特尔锐炫™独立显卡使用GIMP支持的Stable Diffusion、Windows Studio在Intel NPU上的应用、基于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生成式AI优化方案,以及基于Habana® Gaudi® 2的生成式AI优化方案也在展台亮相。其中,Gaudi® 2以领先的性价比优势加速人工智能训练及推理,为大规模部署人工智能提供更优解。ChatGLM是目前先进的大语言模型之一,可针对中文进行优化,英特尔展示了Gaudi® 2在60亿参数ChatGLM的推理中实现超低时延和极高输出。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不断深入融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加速发展,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提速。英特尔将继续发挥技术和生态优势,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为数实融合提供更强动能。

    产业动态 Intel 英特尔 数字化 人工智能

  • "渝"你一起 | 软通动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分论坛成功举办

    北京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支撑,而工业智能化更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工业不断深度融合,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工业形态驱动下,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8月31号,由软通动力主办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西部重镇重庆圆满落幕,大会分论坛"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期成功举办。来自东方电机、西南油气田、宇海精密、能特等客户精英和华为、百度、研华科技、索为、寄云科技、精工智能、德风科技等生态伙伴的行业专家们济济一堂,与会嘉宾分享技术创新应用、制造企业数字化实践,以及制造业数字化创投趋势等,并在圆桌环节对制造业目前面临的转型挑战、数字化实现路径、产业链升级赋能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为西南地区制造企业相互交流学习、探索数字化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高质量平台,彰显了软通动力协同战略生态伙伴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创新服务的能力。 开场环节,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工业互联网业务总裁兼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向前对当前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做了展望,并进一步阐述了软通动力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合作策略,表达了软通动力以工业互联网作为企业数字化创新核心方向,打造工业互联网端到端服务能力的坚定决心。 李向前致开场词 工业软件作为目前国家先进制造领域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特别需要有技术团队攻坚克难,做出前沿突破。作为国产工业软件厂商的优秀代表,索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章以"工业软件创新和技术展望"的主题进行了分享,其对工业软件的发展脉络和技术创新趋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让与会嘉宾对国产工业软件的蓬勃发展充满期望。 索为董事长李义章 软通动力的生态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与华为的合作更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1+1>2"的双赢合作典范。华为智能制造商业解决方案总监李艾平和软通动力数字基础设施与集成咨询专家周红伟分别从华为智能制造数字化解决方案角度,及软通动力基于华为云底座能力实现制造数字化项目成功落地的角度,分享了双方联合服务客户的模式,体现了华为对于先进制造实践的深刻理解和软通动力强有力的交付保障能力。未来,双方也会形成联合的制造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对外输出。 精工智能联合创始人宋军华为大家带来了智能工厂规划的主题分享,通过在工厂早期规划阶段进行合理布局,并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模拟验证,帮助企业打造科技、智能、绿色的智能工厂,提升效率,节约成本,让企业真正实现赢在起跑线上。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厂商,百度和软通动力在工业智能化领域也有着深度的合作。百度云工业AI产品总监任小波做了"工业AI闭环创新应用"的专题分享,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业质检、安全生产、工艺优化、流程优化等场景,赋予工业应用灵魂,为生产力带来革命性的提升。 数字化大潮下,产业数字化的东风亦越演越烈,吸引更多资本跃跃欲试,参与其中。鼎信资本高级投资经理张仁政以"先进制造与数字化创投逻辑"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解析了制造业数字化创新的重要价值,以及可以预见的新技术在制造业变革当中的核心作用,让与会嘉宾更生动感受到先进制造业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发展将是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东方电气是总部位于西部的唯一制造业央企,东方电机作为东方电气集团的核心企业,其数字化发展走在了集团乃至西南地区制造业企业的前列。东方电机信息中心副主任叶永江作为企业客户代表,分享了东方电机在离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让与会嘉宾直观感受到大国重器中蕴藏的澎湃数字化动能,也让我们看到数实融合下,中国大型装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东方电机信息中心副主任叶永江 在最后的圆桌探讨环节,软通动力助理副总裁杨锐与华为李艾平、百度任小波、宇海精密刘子波等多位业界大咖,围绕数字化如何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给出了结合制造业企业实际需求和最佳实践的数字化建设路径,也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宝贵建议。 整个论坛在意犹未尽的研讨气氛当中圆满结束。诸位与会嘉宾在美丽的山城重庆经历了高质量的经验分享和头脑碰撞,干货满满。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的永恒话题,而数字化则是制造业企业应对挑战的关键,也是企业构建未来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对数字化没有思考,没有布局就没有未来,积极拥抱数字化的企业必将拥有美好的明天,软通动力愿与业界同仁一起,携手为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贡献力量。

    产业动态 软件 电机 数字化 工业互联网

  • 宝马集团选择亚马逊云科技赋能下一代自动驾驶平台

    北京——2023年9月6日,亚马逊云科技宣布,宝马集团已正式选择亚马逊云科技作为自动驾驶平台的首选云服务提供商。宝马集团将借助亚马逊云科技开发下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为计划于2025年推出的下一代车型“Neue Klasse”带来更多创新功能。该系统将充分利用此前宝马集团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构建的云数据中心(Cloud Data Hub),同时利用亚马逊云科技的计算、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物联网(IoT)、机器学习和存储能力,以期加速高度自动化的宝马汽车的交付。 “未来十年,消费者的习惯和期望将在汽车行业引发比过去30年来更多的变革。”宝马集团驾驶体验高级副总裁Nicolai Martin博士表示,“现在只是一个由技术和工程创新推动的高度自动化驾驶新时代的开端。通过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宝马集团将与合作伙伴高通一起,共同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的可扩展、安全和可靠的基础设施,构建我们新一代的自动驾驶平台。我们正在利用亚马逊云科技的创新能力,提升下一代自动驾驶和泊车功能。” ADAS能为驾驶员提供预警系统,并让驾驶体验更加安全和舒适。这些系统采用先进的软件和车载传感器,通过驾驶警报、自动刹车和转向功能,提高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性能。在亚马逊云科技上开发下一代ADAS平台,让宝马集团的工程师可以更快响应客户需求,同时推出新功能以改善驾驶体验。这种由云计算带来的效率提升,将帮助宝马集团持续为Neue Klasse系列车型加入创新功能,使驾驶员专注于驾驶体验。 宝马集团还与高通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开放性和模块化的Snapdragon Ride平台的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采用集成的Ride Vision堆栈,为车辆提供360度的感知能力。基于与亚马逊云科技和高通公司的合作,宝马集团的工程师可以在端到端自动驾驶开发平台中获得领先的硬件、视觉软件和云计算能力。此外,自动驾驶平台上云,有助于宝马集团打通内部诸多汽车软件团队之间的开发壁垒,并促进与全球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加速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 “汽车行业正向新型高性能、低功耗、高度可扩展的软件定义汽车架构演进。对于能够与宝马集团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人工智能支持下更加安全、可靠的驾驶辅助技术,我们感到无比自豪。”高通公司汽车与云计算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Nakul Duggal表示,“高通Cloud AI 100解决方案与Snapdragon Ride平台有助于将汽车技术创新带给宝马集团以及更多的全球领先品牌。与亚马逊云科技和宝马的战略合作汇集了我们在各自行业积累的先进技术,为提供现代化云原生软件开发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汽车制造商发布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诸如自适应巡航控制、泊车辅助和驾驶辅助等,车辆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工程团队在未来功能开发中得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因此,宝马集团还将依托亚马逊云科技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从而满足自动驾驶功能开发中不断增加的数据创建和使用的需求。这种基于云的基础设施将帮助宝马集团更高效地开发和交付车辆的新功能,如车道偏离辅助、自动换道或免提驾驶等功能。 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将基于通用参考架构,助力该新型可扩展的自动驾驶平台,加快开发生命周期,并在宝马车型中广泛应用。例如,该平台提供了在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中处理、分类和存储数百万英里实时驾驶数据所需的框架。此外,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可以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用于支持在云端及边缘构建、训练和部署机器学习模型的服务Amazon SageMaker,通过搜索、识别和可视化相关的驾驶场景来构建和训练模型。工程师还可以在亚马逊云科技的计算实例上开发大规模的仿真验证。通过这种方法,宝马集团可以更高效地测试和验证新的软件版本,同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并缩短上市时间。 “自动驾驶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便利,它更是一项能够帮助预防伤害、挽救生命的技术。”亚马逊云科技汽车与制造行业总经理Wendy Bauer表示,“要在像宝马集团如此庞大的全球范围内部署这些系统,汽车制造商需要一种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以及学习与创新的方法,从而开发更安全、更可靠的自动化和ADAS系统。通过与亚马逊云科技和高通公司的合作,宝马集团得以获得更多的工具,助力其实现为客户提供安全、高品质、高性能和高度自动化驾驶功能的愿景。”

    产业动态 宝马 亚马逊 自动驾驶

  • 实力认可!浪潮云海荣获“金鼎奖”优秀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奖

    北京2023年9月5日 /美通社/ -- 由中国人民银行旗下《金融电子化》杂志社评选的2023中国国际金融展“金鼎奖”榜单出炉,浪潮云海凭借“全分布式开发测试云基础设施”、“一云多芯云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沿技术应用及创新项目荣获“优秀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奖”,产品能力及解决方案在不同应用场景经过不同规模金融用户实践验证,获得评审专家高度认可。 《金融电子化》作为金融科技领域权威媒体,致力于报道金融科技事业发展。“金鼎奖”旨在表彰金融类优秀科技、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激发行业创新动能和发展活力。该奖项以《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为指引,深化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涵盖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基础软硬件等细分类别。 2023“金鼎奖”优秀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奖 在金融行业移动化加速与智能化改造的大背景之下,浪潮云海助力金融用户构建云基础实施底座,从数据中心多元化改造到算网协同加速,浪潮云海金融解决方案实现了对整个算力的统一调度,全面支撑金融行业“稳态+敏态”并行业务。 开放兼容 分层解耦 构建金融生态 在当前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之下,一云多芯市场规模与日俱增,浪潮云海作为算力多元化和兼容性广泛的厂商持续发力一云多芯生态建设。构建贯穿研发、测试、生产以及智能化运维管理全流程的云平台已经成为金融机构首选。浪潮云海为确保金融用户在各种环境下应用运行的一致性与安全性,打造了统管相关处理器资源,形成整体资源管理框架,为生产、测试提供统一、高效、便捷、易维护的基础设施支撑平台,并支撑用户实现多芯片架构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池统一建设和管理。 秉承“开放兼容,分层解耦”技术理念,浪潮云海加速金融云”一云多芯“的推广和实践,构建金融云平台,南向融合多种异构算力,屏蔽CPU架构的差异性,北向完成异构算力的跨芯统一调度,以云平台为核心支撑多路线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应用。 浪潮数据云计算方案总监刘健表示:“一云多芯+云原生”是解决算力异构的普适化解决方案,“一云多芯”是金融行业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指标,可满足用户算力多样化需求,并且可有效规避算力孤岛;是打破小生态、构建大生态的关键纽带;浪潮云海通过底层建设,助力用户在不依赖云原生的基础上打通裸机和虚拟机的控制平面,实现多引擎高可用。过底层建设,助力用户在不依赖云原生的基础上打通裸机和虚拟机。 异构多元 融合共建 全面支持一云多芯 面对金融行业云新场景驱动下的算力孤岛、多元异构算力等问题,金融用户普遍选择以融合共建的方式,基于开放兼容、分层解耦的技术路线构建轻量化、简易的私有云架构。当前金融行业用户倾向于采用软硬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浪潮云海推出的G7系列超融合一体机新品,基于全栈 RDMA协议软硬件一体化设计,3节点性能超百万 IOPS,广泛适用于金融用户各类应用场景。此外,浪潮云海面向金融用户提供了轻量化云平台、大规模私有云和智算中心三大解决方案,基于一云多芯、分层解耦技术理念为金融用户提供异构、多云、多态的融合解决方案。 目前浪潮云海支撑了国内较大规模的金融生产云,同时服务了15000多家客户,在各个行业全面开花,涵盖金融、能源、交通、医疗、企业、教育等关键领域,是客户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重要云底座。未来,浪潮云海将继续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为核心”理念,秉承“分层解耦、开放标准”的建设原则,通过建立多元异构算力融合、软硬协同设计与优化的技术发展路线,充分发挥“一云多芯”技术优势,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一起协同创新,推动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动态 测试 智能化 数字化 云平台

  • TÜV南德授予美的母婴级除螨仪性能认证标志

    苏州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近日,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为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清洁")研发并生产制造的除螨仪(认证型号:MC6)颁发了TÜV南德首张母婴级除螨仪性能认证标志(TÜV SÜD Performance Mark)。TÜV南德中区消费品服务电子电气部家电销售经理刘勇、研发经理朱承宏、美的清洁内销企划负责人黄丽莉、清洁品质部长何学峰、测试评价中心负责人姚晓东及双方项目团队成员一同出席此次颁证仪式。 TÜV南德授予美的母婴级除螨仪性能认证标志颁证仪式现场 MC6除螨仪作为美的清洁电器旗舰产品之一,是一款具有双滚刷高频拍打、紫外线杀菌的大吸力除螨仪。在产品测试阶段,TÜV南德首先对标称的拍打次数以及吸力进行了验证,并按侧重于母婴群体使用特点的性能认证要求对其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MC6无论在除活螨、除菌(大肠埃希氏菌)、除过敏原(粉尘螨,狗皮屑,猫皮屑)这些主要功能方面,还是在运行时的噪音辐射、有害物质泄露、防布艺损伤等评估指标上,均满足了母婴级除螨仪的认证要求,从而获得了TÜV南德母婴级除螨仪性能认证标志。 美的除螨仪(型号:MC6)(左图)获TÜV南德母婴级除螨仪性能认证标志(TÜV SÜD Performance Mark) 近年来,TÜV南德已为国际和国内众多一线品牌颁发了产品性能和网络安全的TÜV南德认证标志(TÜV SÜD Mark)证书,为企业产品的上市、销量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作为拥有150多年历史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ÜV南德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及品牌优势,凭借自身对清洁电器领域的专业测试经验和对消费者的深入理解定制了一系列的针对清洁电器产品的性能认证服务。 目前,TÜV南德已经在清洁电器领域推出了包括但不限于"高效清洁除菌"、"专业过敏原清除"、"地面水渍残留"、"滚刷无缠绕"、"滚刷高效烘干"、"多场景深度清洁"、"贴边智能清洁"、 "母婴级除螨仪"等多维度多场景的认证方案。并且,这些方案已经陆续为多家品牌颁发相应证书,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清洁电器领域性能认证生态链,助力清洁电器客户不断推出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同时,TÜV南德性能认证标志(TÜV SÜD Performance Mark)也可为消费者能够快速甄别出优质产品提供了专业性的参考。

    产业动态 电器 美的 MARK PERFORMANCE

  • 稳健经营,Zoho(卓豪) SaaS云服务全球用户数突破1亿

    里程碑时刻!跨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再出发,Zoho(卓豪)持续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的SaaS软件。 北京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9月5日,全球云计算百强企业Zoho(卓豪)宣布,旗下55+款SaaS软件总用户量突破1亿。据悉,这是该公司继去年营收达到10亿美元后的又一跨越式增长。 作为一家以产品和技术为驱动的公司,Zoho(卓豪)在2008年成功实现了100万名用户量的目标,历经15年,最终迈进亿级关卡。从两次找寻第二曲线的“跌宕起伏”到如今的“势如破竹”,离不开全球70万家企业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Zoho是一家极富激情但不浮躁的企业。 在资本助力下浩浩荡荡的科技洪流中,Zoho(卓豪)保持着难得的清醒,忠于自身理念。 践行长期的主义一体化产品模型 纵观全球ToB市场,大多数企业对于工具能够通过数据相关的服务和能力,来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竞争力非常关注。一方面利用数据对业务流程、业务目标进行有据可依的可靠性优化,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数据的分析沉淀出最佳员工赋能经验,从而实现企业的数据化运营、数据化驱动和数据化管理。 但Zoho(卓豪)跑出了独特的企业数字化需求场景通路,从企业生产管理场景切入,通过做深企业内部数字化场景,一步步向外延展;这种由内而外的一体化产品模式要更加实际,更加符合长期主义。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落实本地化服务 跨国地方经营主义是Zoho(卓豪)在2020年提出理念,旨在依托Zoho(卓豪)的自身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对于空白区域,积极拓展。 对于已有根基的市场,进一步深入到二三线城市组建团队,让一部分员工无需背井离乡,留在家乡工作,服务当地企业,促进当地业务发展。2022年,Zoho(卓豪)加快推进了这一战略,在全球增设了新的区域办事处(例如沙特阿拉伯、巴西、哥伦比亚、南非约翰内斯堡等等),以培养区域客户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大型组织的紧急需求。 Zoho(卓豪)全球CEO斯瑞达·温布表示:“作为一家从未接受过外部投资的公司,强大的造血能力,让我们有足够的自由去试错、推陈出新。正是这样的底气,让Zoho(卓豪)在为全球广大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的同时,也在为员工创造价值和支持。在这27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总是对未来信心满怀,一如创业初期。1亿用户数既是历史性节点,更是里程碑式新篇章,未来Zoho(卓豪)将继续背负责任和信念,携手客户、员工以及伙伴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产业动态 软件 数字化 云服务 SAAS

  • Omnichat 推出 WhatsApp 产品目录 联同Meta、3香港、士多和莎莎探讨WhatsApp营销

    商家可在WhatsApp建构商店,顾客更可透过对话下单(Chat-to-Order)功能选择取货门店,并使用WhatsApp传送付款链接 善用Meta不同的广告平台,能为商家带来更高的流量及转化率 3香港使用WhatsApp 及Omnichat后,转化率提升超过1倍 Ztore于过去3个月,接收超过4.2万宗客户查询,超过98%来自 WhatsApp 莎莎专注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策略,整合线上平台及零售店铺网络,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香港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亚太区社交商务平台领导者Omnichat日前举办“Future Commerce Summit: AI and Retail Tech”,邀请全球领先社交媒体Meta以及多家指标性零售品牌,包括香港领先的数码服务营办商3香港、24小时全天候网购平台士多、以及知名美妆产品零售集团莎莎一起探讨2023最新AI、零售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商家如何透过WhatsApp出海营销带来更高收益。  Omnichat作为Meta的WhatsApp 商业方案供应商,于会上发表最新功能,包括 WhatsApp 产品目录、对话下单以及聊天支付等一站式出海营销方案。 Omnichat创办人及行政总裁Alan Chan 表示:“透过汇入产品目录至WhatsApp,建构个性化的WhatsApp商店,顾客更可以透过对话下单及选择取货门店,并使用WhatsApp传送付款链接,一站式完成整个购物旅程,新功能不但能缩短顾客购物流程,更能为商家提升即时营收。 结合ChatGPT技术,Omni AI化身数码销售助理,让市场营销或销售人员可以一键生成推广讯息,更省时方便。” Meta大中华区业务总监Alvita Szeto补充:“全球每天有超过1.75亿WhatsApp讯息由顾客传送给商家,而根据KANTAR的调查数据显示,相对于其他通讯软件,超过60%香港人首选使用WhatsApp与商家联络。 透过善用Meta不同的广告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以及Click-to-WhatsApp Ads,再配合图像、影片以及行动呼吁(call-to-action) 等元素,能为商家带来更高的流量及转化率,而WhatsApp 商业方案供应商亦能够提供更多量度指标予商家评估广告活动成效,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 3香港利用WhatsApp及Omnichat整合实体店铺及线上业务,快速设置市场营销活动及销售转化追踪,透过优惠券及游戏模组打通线上线下流量,实现全渠道互通。 和记电讯(香港)有限公司个人市场销售高级副总裁Harvey Wong认为:“WhatsApp让我们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多的生意,使用Omnichat后,转化率提升超过1倍。 我们现时轻易收集每次营销活动数据,加以分析、整理后应用于往后的宣传推广,提高成效。” “士多”及“邻住买”作为出售过万件商品的网购平台,士多客户服务经理Jodie Chan在分享中提及使用 Omnichat 后的成效:“过去3个月,我们收到超过4万2千宗客户查询,超过98%来自 WhatsApp,而Omnichat的自动化聊天机器人协助我们处理4分之1查询。 合作商户通过我们平台出售商品,亦减低其售后客户服务的工作量。 另外,士多使用WhatsApp广播讯息向顾客提供推广优惠,顾客亦可于讯息内实时点击购买,优化了整体购物体验及品牌互动性,于短短两小时内该产品的销售已经明显上升。” 莎莎专注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策略,整合线上平台及零售店铺网络,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莎莎电子商贸总监Hong Li 认为:“全渠道不单应用于社交媒体层面,如何能够打通线上线下,将零售服务场景延伸至各个渠道,以至提升顾客生命周期经营效率,才是我们的重点。” 横跨 WhatsApp Business Platform、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Omnichat作为一站式全渠道社交商务平台,将继续致力协助客户实践线上线下无缝互通, 提高转化率并提升业绩。  Omnichat 向所有订阅者提供客户服务整合和营销自动化的免费试用,只需1 分钟完成注册并开始自动化 WhatsApp 营销。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查看活动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BUm4n93yfU (左起)士多客户服务经理Jodie Chan、和记电讯 (香港) 有限公司个人市场销售高级副总裁Harvey Wong、Omnichat营运总监Pak Hui、Meta大中华区商务发展总监Alvita Szeto、Omnichat创办人兼行政总裁Alan Chan、莎莎电子商贸总监Hong Li、Global Payments销售总监Kaka Tang于活动上合照。

    产业动态 NI APP IC SAP

  • 中之杰智能:中国最具商业合作价值的智能工厂企业TOP10

    宁波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变革浪潮下,全球越来越多的传统型工业制造企业开始加入智能工厂建设的行列,以此来推动工业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变革制造业生产方式和资源组织模式,最终实现智能制造。 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工厂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突破1万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工厂行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中国智能工厂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1.4万亿。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刻,企名片为寻找中国智能制造领域最具合作价值的企业,推出了企业盘点征集活动,最终整理出"2023中国最具商业合作价值的智能工厂企业"TOP10。中之杰智能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领先性的技术实力入选,进一步奠定了智能制造领域行业翘楚的优势地位。 作为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十六年来,中之杰智能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了近10000家制造业,并以自主研发的德沃克智造·D-Work,开启了新一代工业软件的创新之道。 作为赋能制造业智能制造的核心关键,工业软件一直是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广大从业者心中的痛处,而当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在这个关键时刻,德沃克智造·D-Work的创新技术路线和解题思路,标志着中之杰智能向新一代工业软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前,汽车、机器人、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自动化率快速提升,生产执行控制层空缺,迫切需要"神经中枢"系统连接"手、脚、脑"。德沃克智造·D-Work定位于未来柔性智能工厂的"神经中枢",通过"一转、双改、双模"的创新技术,聚焦离散制造场景,构建以"物"为核心的协同智造解决方案,通过神经中枢系统内置的多款自研算法,实现基于现场、现物、现实的自主调度,打造从原材料卸货到成品出库的全局柔性智能工厂。 以智造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中之杰智能将不断深化行业需求、提升技术能力、提炼业务实践,助推新一代工业软件的中国故事在新的赛道里"开道超车",更好地赋能"中国智造"。

    产业动态 智能制造 智能工厂 TOP P10

  • 共创可持续未来,美的洗碗机和冰箱同获TÜV莱茵绿色产品标识

    德国柏林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日前,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以下简称 "TÜV莱茵" )获邀出席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展览会IFA(Internationale Funkausstellung Berlin),为中国知名家电企业美的集团(以下简称 "美的" )的洗碗机(7809X等16个型号)和冰箱(MDRS791MIA02等3个型号)颁发了绿色产品标识(Green Product Mark)。 TÜV莱茵电子电气产品服务欧洲区域总经理Marc Zaplin、产品服务事业群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都江、集团新闻发言人Wolfram Stahl等双方代表出席了本次颁发仪式。 美的洗碗机7809X获TÜV莱茵绿色产品标识 美的冰箱MDRS791MIA02获TÜV莱茵绿色产品标识 TÜV莱茵绿色产品标识的检测评估标准主要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环境管理、有毒有害物质管控、产品碳足迹计算再生材料含量及产品回收利用6大维度,可帮助消费者和零售商高效识别对环境友好的绿色环保产品。此次认证对洗碗机产品进行了企业合规性、能源管理、产品能效、碳排放评估、有害物质含量等共计十余项评估。 检测结果显示,通过认证的美的洗碗机符合欧盟洗碗机能效最高等级A级要求,塑料外观件的回收材料含量超过30%,整机产品根据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的3R拆解报告,再利用/再循环率达到87%,再生率达到94%。同时,产品可维修性指数也达到8.3,有效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减少资源浪费。此外,计算得出的全生命周期(从摇篮到大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为192.87千克。 在产品生产及包装过程中,美的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潜在危害,洗碗机及其包装材料所测物质皆满足欧盟相关环保法规要求;常见的有害物质如邻苯二甲酸酯、溴化阻燃剂的使用都远低于规定限值。此外,洗碗机的沥水篮采用了食品接触材料,以确保食品安全。 针对冰箱,TÜV莱茵进行了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全球气候变暖潜能值GWP、臭氧限值、碳足迹计算、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能效、低噪音等十余项评估。结果显示,美的除了对该款冰箱产品的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管控外,为确保可持续性,其产品塑料部件(如PP、ABS、HIPS、GPPS)使用回收材料含量达20%,计算得出的全生命周期(摇篮到大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为419.69千克,产品符合欧盟最高能效等级A、噪音等级B,生命周期达高12年,其全球气候变暖潜能值仅为3,对臭氧层无影响。 在原材料选择、产品生产及包装过程中,美的冰箱及其包装材料所测物质皆满足欧盟和北美相关环保法规要求,常见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邻苯二甲酸盐、阻燃剂的使用都远低于规定限值。此外,冰箱内部箱体和抽屉盒等都采用了食品接触材料,以确保食品安全。 TÜV莱茵电子电气产品服务欧洲区域总经理Marc Zaplin表示: "祝贺美的再度获颁TÜV莱茵绿色产品标识。150多年来,TÜV莱茵始终致力为人类、环境和科技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挑战,提供安全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力求创造一个能同时满足人类和环境需要的美好未来。当下,全人类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肩负着碳中和的时代使命,TÜV莱茵作为长期深耕可持续领域的践行者、赋能者和督导者,我们为有越来越多中国家电企业加入到可持续发展的队列中来感到振奋。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技术、人才、资源和品牌优势,大力推广绿色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加速减碳,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带动上下游企业全面践行可持续发展。" TÜV莱茵电子电气产品服务欧洲区域总经理Marc Zaplin发言 TÜV莱茵绿色产品标识是一项自愿性、依据多项标准的环保标签认证,也是全球公认的类型1生态标签。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成员和全球环境标志网络(the Global Ecolabelling Network, GEN)组织成员,TÜV莱茵积极提倡全球遵守人权和环境保护,并推动绿色产品标识与其他生态标签计划之间的互信互认。TÜV莱茵绿色产品标识已通过全球环境标志国际合作体系(GENICES)的评审流程,符合国际公认标准与准则,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提供指引,助力企业保护环境、提升用户体验。 关于TÜV莱茵: 德国莱茵TÜV代表着安全与品质的保证,无论是商业还是生活领域,几乎无处不在。公司成立超过150年,是全球领先的检测服务提供商,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万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近23亿欧元。德国莱茵TÜV高素质且独立的专家在世界各地检测技术系统和产品,支持科技和商业创新,培训各类专业人才,根据国际标准提供管理体系认证——以此在全球增值链和商品流通过程中,建立对产品和流程的信心。从2006年开始,德国莱茵TÜV正式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成员,积极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创建公正廉洁的经营环境。 网站:www.tuv.com     

    产业动态 美的 洗碗机 BSP RC

  • 富士胶片4款产品及服务荣获2023红点奖品牌与传达设计奖

    上海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富士胶片荣誉宣布,旗下手机照片打印机"INSTAX mini Link 2"、数字压力测量系统"FUJIFILM Prescale Mobile"等4款产品及服务荣获"2023红点奖品牌与传达设计奖"。 "红点设计奖"是创立于1955年的国际性设计大奖,由总部位于德国埃森的"北莱茵河威斯特伐利亚设计中心"颁发,是与德国"iF设计大奖(iF design award)"、美国"IDEA"齐名的世界三大设计大奖之一。红点设计奖包括品牌与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设计概念三个类别。其中,"品牌与传达设计奖"授予在品牌、广告、包装、UI(用户界面)和UX(用户体验)等多个领域具有优秀设计的产品和服务。 富士胶片此次获奖的4款产品和服务分别是手机照片打印机"INSTAX mini Link 2"、数字压力测量系统"FUJIFILM Prescale Mobile"、用于GFX/X系列无反数码相机的手机应用程序"富士胶片XApp"、和无反数码相机"X-H2S/X-H2"的"远程操控功能"(需配合文件传输手柄"FT-XH"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在设计、功能、创意、知名度及差异化方面均获得了高度的认可。此外,在2023年4月,富士胶片旗下医疗产品及PL卡口广播级变焦镜头等在内的23款产品还获得了红点奖产品设计奖。 富士胶片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中,不仅注重产品本身的功能和性能,在设计开发上也力求将之充分发挥。富士胶片将继续倾尽设计力量,追求兼顾外观美和功能性的产品设计,为产品创造新的价值。 富士胶片荣获"2023红点奖品牌与传达设计奖"的4款产品 手机照片打印机"INSTAX mini Link 2" 这款手机照片打印机可以即时打印智能手机中的照片。使用instaxAiR云创作功能可以在空中移动打印机进行书写或绘画。 数字压力测量系统"FUJIFILM Prescale Mobile" 压力测量胶片"Prescale"专用APP。通过读取"Prescale"显色后的图像即可将压力值量化。 手机应用程序"FUJIFILM XApp" 这款应用程序能够将GFX/X系列无反数码相机与智能手机或平板设备连接,用户可以远程控制相机,并将相机拍摄的图像传输到连接的设备上进行查看。该应用程序实现了与相机的无缝连接,还可以查看一天拍摄活动生成的照片日志。 无反数码相机"X-H2S/X-H2"的"远程操控功能" 富士胶片无反数码相机X-H2S/X-H2的这一功能让用户能够将最多4台相机与电脑或平板设备连接,并通过电脑浏览器录制视频或更改相机设置。该功能需要将相机与可选配件文件传输手柄"FT-XH"(另售)相结合使用。 本新闻由日本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发布。 富士胶片不保证本新闻中的产品在所有国家均有销售。 产品规格和外观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产业动态 富士 数码相机 打印机 SCALE

  • 狮子集团控股(LGHL.US)精耕AI技术,推出Phoenix智能交易算法服务

    香港2023年9月5日 /美通社/ -- 狮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Lion Group Holding Ltd.)("狮子集团"或"该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GHL),是一家为投资者提供广泛产品和服务的一站式交易平台运营商,以及专注于金融科技和Web3.0领域的创新产品开发者。该集团今日宣布重磅推出基于AI技术自主创新研发的Phoenix智能交易算法服务,为用户提供以AI算法深度加持的智能化交易服务体验。在加速推进AI技术与自有多元化业务产品相融合,打造优势技术壁垒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动能。 狮子集团控股首席执行官汪春宁(Wilson)先生表示:"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金融业正经历从‘金融+科技’进化到‘金融+AI’的巨大变革,狮子集团作为以AI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平台,始终致力于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科学技术在金融场景的创新应用。此番推出深度应用AI技术的Phoenix智能交易算法服务是继成功打造智能投顾机器人‘Lion AI’后公司AI战略的又一项关键进展。我们认为,随着AI浪潮的持续,当下积极把握AI带来的行业机会,加速AI落在公司各业务线的实际融合,不断深化产品价值,挖掘新盈利增长引擎,势必将助力公司业绩在未来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同时,受益于多元化战略与持续产品创新,我们将倾力打造围绕AI+金融的生态业务体系的高速建设,深耕金融科技、Web3.0等领域,实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革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体验和服务,为股东创造有意义的价值增长。" Phoenix是集合智能交易、策略定制和融资融券于一体的智能交易服务体系。其依托AI技术,应用机器学习交易,更有效地利用快速变化的数据,产生更好和更可操作的预测,同时具有极低延时,极高智能的特点,从而提高投资决策和结果的质量,全面提升客户交易体验。在设计Phoenix过程中,公司研发团队采用多方面的AI技术运用。在开发语言方面,设计了准则为"安全、并发、使用"的Rust语言进行开发,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与高效;在数据库选型方面,要求数据库能快速提取和快速聚合,以每秒250K-1M个事件的要求进行数据库操作,满足算法交易的数据存储要求;在计算逻辑方面,凭借强大的研究能力与丰富的交易服务经验,以客户优先为第一原则,公司自建TWAP、VWAP的计算逻辑及基准,确保AI算法的绩效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从技术角度看,凭借严谨的技术选型和AI算法优化,Phoenix独具行业内领先的AI技术创新优势。从商业价值方面看,Phoenix不仅是AI+金融产品的创新范式,更将成为有效赋能业务增收的重要引擎。 关于狮子集团控股 狮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GHL)运营着一个一站式全方位的交易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i)总收益互换(TRS)交易,(ii)差价合约(CFD)交易,(iii)保险经纪,以及(iv)期货和证券经纪。此外,狮子集团拥有一支专业且经验丰富的SPAC发起管理团队,正在成为SPAC领域的领导者,帮助引导私营公司完成上市之旅,同时为狮子集团自身创造价值。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ir.liongrouphl.com。 联系我们 狮子集团控股电话:+852 2820 9011电子邮件:ir@liongrouphl.com ICR, LLCWilliam Zima电话:+1 203 682 8233电子邮件:ir@liongrouphl.com

    产业动态 LG IO AI技术 PHOENIX

  • “百旺杯”创新创业大赛火热招募中

    创无限 新未来 北京2023年9月5日 /美通社/ -- “创无限 新未来”,面向全国创业者免费开放的“百旺杯”创新创业大赛火热招募中。大赛由海淀区农业农村局、海淀区农经站、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北京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中关村科创高新技术转移促进会指导,由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农商银行协办,由北京中科清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     “百旺杯”创新创业大赛设置丰厚的创业奖励,大赛项目招募领域包含数字经济、生命科学、农业科技、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大赛将在全国开设两个赛区,分为北方赛区和南方赛区,打造区域赛初赛、区域赛决赛、全国半决赛、全国总决赛的赛事体系。同时大赛特设文化创意赛道,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北京电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对项目进行孵化,助力西北旺镇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据悉,大赛将于9月底完成项目招募,10月进行区域初赛和复赛,11月至12月举行全国半决赛和总决赛。 作为海淀区农业科技的领先示范区,西北旺镇重点吸引优质农业科技类创新创业项目入驻西北旺,并充分利用中关村科学城乡村振兴创新中心的产业聚集优势,联合多方力量持续对项目进行孵化、加速,助力西北旺镇成为农业科技项目“枢纽”,促进先进农业技术落地应用。 本次大赛为创新项目提供培训辅导、投融资对接、品牌推广、资源对接、市场资源支持、法律及知识产权咨询等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资源支持。同时,大赛增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及大学创业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间的联动,形成高校孵化,落地西北旺的产业服务格局,实现以赛育人,以赛促教。 西北旺镇将充分依托科学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西北旺镇“双创”名片和乡村振兴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发挥核心区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聚集优势,着力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枢纽”,展现西北旺镇全国集体经济发展龙头和样板形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百旺杯”创新创业大赛火热招募中,期待敢梦会创的你们赶紧加入,我们坚定地为创业者们提供每一步的创业支持。

    产业动态 大赛 智能制造 数字经济 BSP

  • 耀世星辉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交割

    北京2023年9月5日 /美通社/ -- 耀世星辉新文娱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纳斯达克: GSMG)(以下简称为"耀世星辉"或"公司"),一家中国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新文娱创新公司,今天宣布,根据2023年8月16日签署的《股份认购协议》,完成发行总计8,064,516 股普通股,认购价格为每股2.48美元,总计2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完成交割。 "非常荣幸耀世星辉继续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与支持,感谢机构投资者对于耀世星辉的价值认可,并愿意长期陪伴助力公司不断创新发展。"首席执行官张兵先生表示。 关于耀世星辉 作为国内领先的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专注打造"平台+应用+技术+产业"为一体的数字生态系统,全力打造融合AI技术在内的全新web3.0开放业务体系,以及基于区块链、云计算、扩展现实、数字孪生等打造的5G+VR+AR+AI悦享元宇宙空间平台。 公司已拥有北辰星悦智能云、悦灵犀AI创作平台、悦享开放平台、悦享视频、悦享商城、悦境CheerReal、悦享车载互联CheerCar、悦聊CheerChat、悦享鲜配团购电商、数字创新研究院、悦享直播系列、网综网剧系列、悦系列节目集群、IP短视频矩阵等,向市场提供拥有"在线+离线"、"虚拟+现实"在内的多元应用场景空间。 耀世星辉以"悦享+"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布局,巩固和强化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规模与价值持续不断的增长。 投资者及媒体垂询,请联系: 唯思财经公关Connie KangPartner邮件:ckang@wealthfsllc.com电话:+86 1381 185 7742 (CN)

    产业动态 移动互联网 AN RC COM

  • 财经网:后发先至,数字银行的跃迁|探索者实录I

    深圳2023年9月5日 /美通社/ -- 9月4日,《财经网》发布了微众银行等数字金融的相关报道,以下为报道全文: 中国经济的新周期悄然而至,面对"工具"爆发、"边界"消失、服务重构,在百余年变迁中的银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变革。 街边的早点摊主、穿梭于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漂泊打拼的年轻人、建筑工地的蓝领工人……这些平凡努力的普通人,在为城市增添烟火气的同时,亦构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点亮城市的"星火",却无法享受到平等、便捷的金融服务。其原因在于,商业银行难以在服务长尾客群过程中,找到一条平衡效益与风险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要扭转如是局面,金融改革深化势在必行。 当"互联网+"大潮奔涌而来,市场看到了服务长尾客群的可能性。由此,兼具传统银行金融能力与科技创新文化基因的新型银行被寄予厚望。 历经多载探索与沉淀,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后来者",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为代表的新型银行,最终凭借数字化技术构筑起的"后发优势"实现自身发展进阶。在跑出不一样的"中国速度"同时,亦闯出一条可持续的数字银行发展路径。 沿着它们的发展轨迹,市场得以窥见中国式数字银行的发展雏形和清晰轮廓。但眼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国际同业奋起直追,它们将凭何做到领先全球? 变局已至,创新者横空出世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从只有一家金融机构开始,逐步改革发展出一个全新、庞大的金融体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个庞大的金融体系也迎来了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诸多挑战。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汇丰商学院副院长沈艳教授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金融的供给不足,在偏远地区、乡村区域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很难实现覆盖。同时,大量依然属于银行白户的人群,以及不少有金融需求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均无法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个人征信系统收录了8.8亿自然人的信息,其中仅3.8亿人有过信贷记录。 这样的局面背后有着现实原因:金融业信奉"二八定律",20%的客户能带来80%的利润,因此头部20%的高端客户被视作兵家必争之地,剩下80%的客户群体虽然开发潜力巨大,但受制于成本、风险和收益的结构性不对称,传统金融机构服务通常难以惠及。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上述问题更显突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在竞逐"互联网+"风口的大潮中,当互联网企业通过电商平台聚合用户进而撬动金融领域,凭借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抢夺到不少传统银行的客户资源,并让市场看到服务长尾客群的可行性。 但受限于机制、资金、技术等因素,当时并没有银行能够通过数字化技术走出服务长尾客群的可持续路径。市场期待能够出现兼顾传统银行金融能力与科技创新文化基因的发展新模式。最终,重任落在具有互联网企业股东背景的民营银行身上。 2014年3月,原银监会发布自担风险民营银行首批试点名单,首批共设立5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腾讯、阿里巴巴、复星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 根据各自的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其中几家民营银行自成立之初便选择纯互联网运营模式,不开设物理网点。 2014年12月,伴随微众银行的正式成立,国内首家数字银行亦由此诞生。 微众银行 市场人士认为,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数字银行的成立,既是金融供给侧改革、"互联网+"风起下的应运而生,亦是它们基于自身实际的审慎选择。而它们之所以能发展起来,除了自身努力,还有赖于中国拥有肥沃的数字银行发展土壤,以及包容性的监管环境。 数字起步,微众科技样本 在中国数字银行的日渐壮大中,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空白得以填补,亦推动银行业数字化发展迈出实质性一步。从实践路径看,银行业数字化发展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其一,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其二,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数字银行路径,可以将其理解为"数字原住民"。 对于数字银行,行业其实并无统一定义。根据《数字银行(Digital Bank)》一书解释——"数字银行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关键在于,无论是否设立分行,其不再依赖于实体分行网点,而是以数字网络作为银行的核心,借助前沿技术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服务趋向定制化和互动化,银行结构趋向扁平化。" 由于国内外均无先例可循,数字银行发展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成立之初,微众银行创始团队便将自身定位于服务实体经济、聚焦普惠金融的互联网银行。有如"微众"二字所蕴含之意,相应的目标客群瞄准了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等长尾客群。 如何在服务长尾客群中找到一条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微众银行选择"向科技要答案"。  长期以来,中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着触达范围较窄、成本较高、体验较差和商业上难以持续等问题。其核心原因在科技基础设施方面,能同时满足海量用户、低成本、高可用等"不可能三角"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存在"买不到、买不起"的难点。 考虑到上述情况,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决定在迈出第一步时,便要跳出传统思维,另辟蹊径。 2014年的一个深夜,当马智涛在白纸上勾画出微众银行的"底层总架构",银行业的技术变革随之迈入新时代。在这张核心系统架构图上,他一反银行常规选择(集中式架构),直接锁定分布式架构。 国内商业银行的核心系统大都采用基于IOE技术的集中式架构,其由IBM(国际商用机器)、Oracle(甲骨文)和EMC(易安信)三者构成。凭借成熟稳定、可用性强等特点,IOE架构成为金融机构的"标配"。 但面对互联网时代业务和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IOE架构的弊端日渐显现:一方面,成本高昂;另一方面,所有基础软件并不公开(除应用程序),面对"黑箱",银行无法在出现故障时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存在安全隐患。 前者正是微众银行选择分布式架构的现实触发点之一。据马智涛透露,通过分布式架构搭建核心系统,初期资金投入在千万级;但若选择传统IOE架构,所需资金至少翻十倍。"对于一家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银行,数亿级投入肯定是难以承受的。" 基于此背景,叠加银行业信息自主可控要求、数字化转型所需等因素,"去IOE"呼声高涨,并成为行业共识。但囿于技术能力、海量账户迁移难度、安全稳定方面风险等,"去IOE"之路并不容易。 相较而言,微众银行自成立之初便没有历史业务包袱,且具有强劲的科技实力,这就使得其无需经历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起步即数字原生。由此,微众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核心系统"去IOE"的银行。 创新"鲶鱼",普惠金融拓围 反传统银行常道行之的中国首家数字银行,其依"云"而生的路径是否明智,终需接受来自业务侧的验证。 基于普惠金融定位,2015年5月,经过小范围内测后,微众银行推出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微粒贷"。无需提交任何纸质资料、无需任何担保与抵质押,用户便可申请到消费贷款。值得注意的是,用户从申请贷款到额度审批,时长最多不超过8秒。 一时间,那些过去很难在传统金融机构得到平等金融服务的普通人,终于可以获得高效便捷的借款服务。数据显示,目前"微粒贷"客群中约17%的客户为"首贷户"(此前无央行信贷征信记录)。 "微粒贷"逐步发展成微众银行的拳头产品。截至2022年末,其已累计服务超6000万借款客户,笔均贷款金额约7600元,约70%的客户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元。 服务小微则是新的故事。金融长尾客群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千万的小微企业,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围绕这个客群的难解之题。 微众银行选择逆难而上,在借鉴了微粒贷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17年11月推出国内首个线上无抵押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但显然,"微粒贷"模式并不能简单复刻在小微企业客群,因为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其风险情况更难以掌握。 但依托自身科技能力,微众银行还是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截至2022年末,"微业贷"近100%的小微客户为民营企业,企业征信白户占比超50%。同时,超50%的客户单笔借款利息在1000元以内。 另据了解,从企业在"微业贷"提出申请到贷款发放完成,整个流程用时已经达到分钟级;在业务高峰期,"微业贷"可在1分钟内完成200名企业客户的贷款申请处理。 微众银行 全流程的数字化、便捷高效的贷款体验、持续突破的征信白户、可负担的借款成本……一个个过往不可能实现的数据背后,均有赖于微众银行分布式架构所带来的成本结构等变化。 马智涛表示,近年来,微众银行单账户每年IT运维成本持续压降,从2015年的10余元降至如今的2元左右,远低于国内外同业平均水平。不仅如此,自分布式系统上线以来,实现了24×365无间断运转,实现单日金融交易峰值超8.4亿笔,产品可用率达到99.999%(即一年以内可能对用户体验产生影响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至此,金融科技的"不可能三角"被微众银行率先打破,一条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在近九载探索中日渐明晰。 "基于数字技术、大科技平台发展起来的数字普惠金融模式,一方面能够下沉更多民营经济领域的小微客户,填补服务空白;另一方面,这种原生的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创新,为国内银行甚至国有大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和提高的参照。"沈艳表示。 仿佛一条"鲶鱼",微众银行的数字普惠探索与实践,激活了市场参与者的活力,亦倒逼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提速。当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数字化技术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扩面提质,微众银行是否会被替代或超越? "当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得到验证,肯定会面临同业的模仿。坦率说,数字普惠金融这种业务模式并非只有微众银行能做,但我们的优势在于,整个体系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为了满足这类业务的需求而搭建,可持续性能够得到保障。"在马智涛看来,微众银行正是依靠这块业务存活下来,这也决定其会有更强的动力去持续优化提升。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进一步指出,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就是希望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这类银行去填补市场空白,从之后的情况来看,它们的确做到了拾遗补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两家数字银行逐步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差异化发展模式。正因如此,即便如今大行下沉加剧,它们依然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勇立潮头,后发者先至 微众银行总部大楼位于深圳"塞纳河"——大沙河旁边的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在总部大楼,有一间神秘的会议室,这是微众银行的总控中心(ECC):其内六块LED显示屏实时更新着经营数据、系统架构情况等;透过环绕周围的玻璃墙,IT工程师的工作情况一览无遗。 单账户每年IT运维成本2元,服务超3.7亿个人客户,单日金融交易峰值超8亿笔、数秒级的审批速度……在微众银行ECC内,国内外来访者试图找寻这家数字银行是如何踏上"云端",运用低成本技术架构撑起巨量长尾客群服务,并跑出不一样的"中国速度"。 显然,勇立创新潮头的中国银行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 今年2月,福布斯发布2023全球区块链50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微众银行上榜;8月,《亚洲银行家》公布全球前十纯数字银行排名,中国的微众银行、苏宁银行、网商银行分列榜单第一位、第六位和第九位。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微众银行两度蝉联"全球最佳纯数字银行"首位。 微众银行 而在去年,经过八载数字探索与沉淀,微众银行顺势提出新的发展愿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市场关注,"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需要具备怎样的特质? "所谓全球领先,首先意味着这家银行在科技应用、内部经营管理、用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验证和广泛认可;其次,银行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并且有着稳定且能穿越周期的业绩表现;再者,从品牌认知角度,这家银行在市场上应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最后,这家银行的能力或技术能够在非母国市场有所应用和发展,且被认可具有领先性。"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提到,"领先"仍是围绕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来展开。一方面是有领先的数字技术能力,能够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完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数字银行的本质仍是银行,"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是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让企业主体和大众客群无分地域不论贫富都能公平、有尊严地享有金融服务。 "领先的数字银行不能仅仅从盈利、技术、效率等角度去考量,还应以服务实体、服务数字经济生态的发展为依归,从经济、社会等层面实现价值更大化,这才是数字银行的发展核心。"曾刚强调,就这点而言,中国的数字金融服务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当下,站在新的历史时点,对中国首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而言,提出"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意味着什么? "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要求和鞭策。"在顾敏看来,全球银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浪潮是从中国开始,这使得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具有先发优势并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但近几年,来自东南亚、南美等地区的数字银行正迅速崛起,在个别领域甚至已经出现反超之势。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中国数字银行的领先优势和影响力保持下去。 以终为始,探路未来 在数字"工具"的持续爆发中,未来银行业将如何衍变? "Banking everywhere, Never at a bank(即银行服务无处不在,但绝不在银行)."2018年,有"银行创新教父"之称的布莱特·金(Brett King)在《Bank4.0》一书中如是写道。他预测,未来植入式银行将成为Bank 4.0的最终形态。在这种形态下,银行服务将会通过各种方式出现在我们周围。而银行实现数字化则是达到Bank4.0目标的前提。 鉴以往而知未来。回溯微众银行近九载成长历程,以服务实体、聚焦普惠为本,数字化创新为基,变化正在发生,但也有不变的坚守。 "不变之处在于:第一,专注服务大众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的定位始终没变。第二,依然坚持用创造性的科技手段去解决更广泛客群的痛点。第三,发展形态和企业文化没变。前者即依然没有物理网点,主要依托线上化服务模式;后者指尊重人才,激发员工创造力,为其提供足够的发挥平台和发展空间。"顾敏坦言。 就第二个"不变"而言,近年来,依托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即ABCD)等方面的探索和积累,微众银行陆续将ABCD四个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开源,把服务从金融延伸至非金融领域,解决大众痛点。 不变之中亦有变。顾敏将微众银行的变化总结为:其一,过往相信通过聚焦少数产品可以实现突围,但随着目标客群需求日趋多元,现在需要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其二,过往发展中过于追求"轻"(如轻资产、轻资本等),现在看来,适当的"重"是必要的。比如资产负债表就需要足够的"重",这样才能抵御风险。 其三,微众银行一直没有网点,但如今不再去刻意追求完全的自助。基于服务客群的差异化需求,需要适当的人工服务介入。 最后,过往非常注重标准化的服务,现在则需要适当地平衡标准化与差异化。这也意味着,银行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国内首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的数字化探索走在世界前列,通过研究分析其发展脉络中的变与不变,可对未来数字银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九年前,当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新型银行踏上数字普惠探索之路,一个新的时代由此开启。"探路者"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金融服务成为人人皆可享有的基本权利,在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中留下了浓重一笔,敢为人先地走出一条中国式数字银行可持续发展路径,也为全球视角下的数字银行业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诚然,数字银行发展并无固定标准,探路者的故事亦远未结束。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跨过新一轮周期调整,迎接中国银行业和微众银行的,都将是一个全新的高度。 原文链接:http://m.caijing.com.cn/api/show?contentid=4957522

    产业动态 分布式 数字化 IO AN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