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azon QuickSight推出生成式BI功能,升级自然语言人机交互

    北京——2023年8月7日 亚马逊云科技近日宣布,正在将Amazon Bedrock提供的大语言模型能力与支持自然语言问答的Amazon QuickSight Q相结合,在Amazon QuickSight中提供生成式BI功能。该功能很快将在Amazon QuickSight上线,帮助企业轻松探索数据、发现并分享洞察。借助Amazon QuickSight中新增的生成式BI功能,业务分析师能够使用自然语言轻松执行日常任务,包括: 基于Amazon QuickSight Q全新的视觉创作体验功能,在几秒钟内创建数据可视化图表; 使用自然语言微调和格式化图表效果; 无需学习特定语法,通过自然语言即可创建计算任务。 针对使用仪表盘并需要与之进行交互的业务用户,亚马逊云科技还发布了Stories功能,助力业务用户使用生成式BI的强大能力,通过自然语言提示来生成、定制和共享极具信息量的可视化图表。 为所有用户加速数据驱动的决策 这些新功能能够帮助业务分析师快速创建仪表盘,并帮助业务用户使用数据轻松创建强大和可共享的图表。 使用自然语言构建可视化内容 业务分析师使用自然语言简单描述想要的可视化内容,就可以快速生成可视化图表,这种由Amazon QuickSight Q提供的全新流畅创作体验,加速了仪表盘的创建流程。业务分析师可以一键将可视化内容添加到分析报告中。 业务分析师还可以在创作体验窗口顶部选择新的“Ask Q”选项来使用这一新功能,然后用自然语言描述他们希望看到的数据。“Q for authoring”可以回答诸如“鞋子”或“顶级客户”等模糊问题,也可以回答“圣安东尼奥2020年各月的鞋子销售量”等精确问题。它还能提供相关备选问题的建议,帮助业务分析师查看并解决一问多答的模糊情况。在将可视化内容添加到仪表盘之前,用户可以通过调整问题术语(例如,应用筛选器或更改度量),轻松地对其进行迭代。例如,可以使用点击方式来更改视觉内容类型或配置预测时间窗口。 在分析报告中使用自然语言优化可视化内容 用户使用生成式BI在仪表盘和报告中编辑可视化内容,就像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变化一样简单。用户使用可视化内容中新的Build for me菜单选项,可以减少更新所需的操作步骤。 使用这项功能很简单。用户只需打开已有的分析报告,选择要更改的可视化内容,选择“Build for me”菜单选项,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更改。例如:“更改为条形图”或“将日期轴更改为月份”来快速更改视觉图表的格式。 使用自然语言创建计算字段 创建一个新的计算任务和问Amazon QuickSight Q几个问题一样简单!用户只要简单描述一下计算任务,Amazon QuickSight就会生成相应的表达式语法。使用自然语言生成表达式可以节省时间,这对于那些刚接触Amazon QuickSight或不熟悉特定表达式语法的人尤为可贵。 用户还可以使用“Build for me”按钮生成计算任务。该功能通过生成表达式预览,让用户在添加任何计算任务前都有机会再检查,并且可以使用Amazon QuickSight表达式语法直接编辑所生成的计算任务。 创建和共享丰富的数据故事 为了向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展示,业务用户通常要花费大量时间从仪表盘中提取数据和洞察。为此,他们通常会将视觉内容复制并粘贴到BI系统之外的各种共享文档中,但这可能无法满足数据治理的要求,也会影响获取洞察的时效性。 Amazon QuickSight中新增的Stories功能可帮助业务用户通过信息丰富的图表来解读数据并分享洞察。Stories功能将数据驱动的洞察、真实世界的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所有这些都融入了交互式的设计。有说服力的数据故事可以帮助团队更快地得出结论并推动业务决策。 业务用户可以简单地用自然语言输入他们想要的故事描述,并让Amazon QuickSight在几秒钟内生成一个故事。Amazon QuickSight中的Stories功能将相关仪表盘中的视觉内容与基于文本的数据描述和分析结合在一起,包括其与常见业务问题之间的关系(如争取新客户或减少客户流失等)。用户可以灵活地从零开始创建故事,或通过简单的点击对故事进行修改。 准备就绪的企业级Amazon QuickSight:可治理、安全且可扩展 作为一个完全托管的安全解决方案,Amazon QuickSight的生成式BI功能可以开箱即用,加速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在Amazon QuickSight中使用生成式BI的优势包括: 图表中的计算任务由Amazon QuickSight执行,并且使用在Amazon QuickSight Q中久经验证的技术构建,降低了大语言模型中可能出现的数据幻觉风险。 Amazon QuickSight Q可以让业务分析师通过添加所在企业特有的缩略语及其他术语,来提升他们在特定上下文中的语言理解。 AI生成的数据洞察是可以后续被手动调整的,这样既能加速业务用户构建并优化最终结果,又不会限制他们的领域专长和独到见解。 Amazon QuickSight Q实现了数据准备的自动化,使用户能够更快地准备数据,以支持自然语言查询。自动化数据准备利用机器学习(ML)来推理数据的语义信息,并将其作为关于特定列(字段)的元数据添加到数据集中。 与Amazon QuickSight Q一样,生成式BI将用户的所有数据都存储于亚马逊云科技账户中,用户可以享受到亚马逊云科技的安全和合规优势。Amazon QuickSight不会使用客户数据来训练生成式BI的底层大语言模型。 Amazon QuickSight的持续创新 从诞生的第一天起,Amazon QuickSight作为云原生的serverless BI服务一直在持续快速创新,其中包括推出机器学习洞察、Amazon QuickSight Q、全面而易用的嵌入选项,以及分页报告——所有这些都已集成在统一的用户体验中。目前,Amazon QuickSight正在为全球数千家客户的商业智能和嵌入式分析提供支持,这些客户包括纳斯达克、美国橄榄球联盟、沃尔沃、Capital One和西门子。随着生成式BI的推出,Amazon QuickSight在重新构想企业如何更快地将数据转化为影响力方面迈出了飞跃性的一步。

    产业动态 人机交互 生成式BI

  • HarmonyOS 4发布 软通动力全力拥抱鸿蒙新生态

    北京2023年8月7日 /美通社/ -- 8月4日—6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Together)在东莞松山湖举行。本次大会上,华为HarmonyOS 4正式亮相。作为华为重要的合作伙伴,软通动力携旗下子公司鸿湖万联、软通教育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并通过多场主题演讲、四大展区成果展示、HarmonyOS极客马拉松大赛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公司在鸿蒙生态方面的丰硕果实。此次会议上,软通动力及旗下子公司还揽获"元服务创新贡献奖"、"2023年鸿蒙生态高校人才领域年度优秀伙伴"等奖项。 伴随着鸿蒙不断升级,鸿蒙生态也在飞速发展。自2019年鸿蒙问世以来,鸿蒙以简洁、流畅、安全的体验受到大家喜爱,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操作系统,加入鸿蒙生态的设备数量已超过7亿,已有220万鸿蒙开发者投入到鸿蒙世界的开发中来。鸿湖万联也积极深入参与鸿蒙智联生态建设,围绕智能家居、运动健康、智慧出行、影音娱乐、办公教育五大业务场景,通过鸿蒙化适配的碰一碰、多设备协同等特性,提高消费产品便捷性。例如,鸿湖万联为合作伙伴希影全系列投影仪实现专属鸿蒙智联SDK适配,急速复制全量遥控功能,实现累计销售40万余台。 OpenHarmony生态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诸多行业商业发行版的发行使得商业化落地成为可能。比如,鸿湖万联基于OpenHarmony定制研发的SwanLinkOS操作系统,聚焦行业客户痛点,在矿山、电力、商显/园区、城鸿、交通等领域逐步推动商用落地——鸿湖万联矿鸿方案在神东煤矿、SwanLinkOS智行电子哨兵在门禁、景区等场景中陆续落地。截至目前,鸿湖万联以产品共建的方式推动超16+生态合作伙伴接入开源鸿蒙生态,超30+产品在不同行业的场景中推广应用,大大丰富了OpenHarmony生态的应用多样性。 此外,鸿湖万联还不断加大产城结合、产业共建的步伐,先后与雄安新区、无锡市达成开源鸿蒙生态共建协议,强调结合属地优势,以开源鸿蒙为技术底座,以鸿蒙场景应用为牵引,围绕产业物联网和消费物联网,共同推动在当地构筑技术领先、生态完整、场景丰富、竞争力强的开源鸿蒙产业链条。 在鸿蒙人才培养方面,软通教育以教融合模式,与全国超百所高校进行鸿蒙人才培养,与深圳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开展OpenHarmony微专业建设,覆盖操作系统、鸿蒙北向、鸿蒙南向等六门课程;连续三年举办鸿蒙师资培训及其他多场师资培训,为我国高校培养鸿蒙教师人才。 软通动力及鸿湖万联将持续以鸿蒙生态共建为战略目标,持之以恒发挥自身优势,给予生态合作伙伴全面技术服务,为其带来更多共享机遇,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实现互利、共赢。

    产业动态 开源 鸿蒙 OS HARMONY

  • TÜV莱茵应邀参加 "内外贸检测认证知识大讲堂"

    广州2023年8月7日 /美通社/ -- 日前,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 "TÜV莱茵" )应邀参加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商务厅、省贸促会、省工商联、省个私协会联合主办,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承办的 "内外贸检测认证知识大讲堂" ,致力帮助更多广东省消费电子企业进入海外市场,促进电子信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广东省构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内外贸检测认证知识大讲堂”活动现场 TÜ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高级经理、签证官谢堂作为主讲嘉宾,聚焦消费电子产品的全球市场准入基本要求,重点讲解了欧洲各国(英国以外国家和地区)、英国、北美各国、日本等市场的准入要求,并介绍了性能测试认证、低碳认证、绿色产品认证等特色服务。 谢堂表示:"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观察到,消费电子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品牌建设成效显著。TÜV莱茵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人才、资源和品牌优势,依托国内循环基础,帮助广东省内乃至全国各省市富有竞争力的消费电子企业‘走出去',将内部优势充分转化为外部机遇。" TÜ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高级经理、签证官谢堂发表演讲 会上,谢堂介绍了消费电子产品测试认证服务,包括安规、电磁兼容性(EMC)、无线、能效、性能、绿色低碳、化学环保等内容;并对比分析了消费电子产品的欧洲各国(英国以外国家和地区)与英国市场准入基本要求,如CE-RED、CE-EMC、CE-LVD、CE-ErP、UKCA、CE-RoHS等;北美各国市场准入基本要求,如FCC ID、FCC SDoC、cTUVus、ISED、CEC、Energy Star等;以及针对日本市场PSE、VCCI、S-Mark、JRF等认证要求。在交流互动环节,针对参会企业在认证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技术和测试问题,谢堂也进行了专业答疑。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提供商,TÜV莱茵长期关注消费电子产品发展,专注研发新标准,以专业检测技术推动行业进步,帮助企业规范产品设计,挖掘产品竞争力,并为消费者选购高品质产品提供专业指引。  

    产业动态 测试 电子产业 消费电子产品 CE

  • 软通动力:大模型MaaS服务,让企业冲向智能化未来

    北京2023年8月7日 /美通社/ -- 8月4日,由B.P商业伙伴主办的以"AIGC新生态 数智新时代"为主题的2023数字生态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软通动力作为业界领先的数字技术服务商,受邀参与此次盛会。会上,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彭强以"大模型MaaS服务,让企业冲向智能化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并作为嘉宾参与"2023AIGC行业创新应用联盟与推进行动计划&AIGC行业创新大赛与孵化计划" 启动仪式。 AIGC作为当前的一大现象级风口,被称为一次解放生产力的革命。去年以来,伴随着ChatGPT的走红,AIGC及大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3数字生态大会聚焦AIGC及产业落地热点,邀请在芯片、算力、算法、AIGC大模型领域的领先厂商与行业ISV、创新企业等共同探讨AIGC发展趋势与AIGC行业应用发展方向,共拓中国AIGC及大模型生态建设,服务于新时期的产业数智化转型与数字中国的建设。 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彭强表示,AIGC正在带来一场生产力的革命,但大模型落地依然存在很多巨大的挑战,包括大模型技术商业化推广、大模型系统工程化落地、大模型应用系统化创新等。作为大模型技术应用的赋能者,软通动力重点打造了"软通天璇2.0平台", 基于L0级(基础大模型技术底座)、L1级(行业大模型及管理)、L2级(企业大模型应用)、大模型一站式运营服务、数据治理及安全服务五要素,加速企业大模型工程化落地实施,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一个面向智能化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软通动力将其分为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两大部分,分别对应价值链领域大模型和企业管理领域大模型。彭强指出,企业应从实现难度低、ROI高的部分进行切入,快速实现大模型与业务和管理的结合,以点带面推动自身智能升级。 软通动力正在多个行业领域进行大模型服务探索,已沉淀数个成功案例。在保险行业,软通动力基于保险业务中台&保险中台解决方案,依托软通天璇2.0平台,贯穿全流程业务场景开发智能工具和助手,助力保险企业实现产品生态化、营销个性化、服务场景化、风控智能化,赋能保险客户冲破增长瓶颈;在软件开发方面,软通动力将大模型融入"软件工程全价值链",在某银行IT部门落地实践,借助AI大模型自动规划测试任务、测试数据生成和脚本自动执行,大幅提升测试的质量和效率;在招聘方面,软通动力基于天璇2.0平台推出招聘Copilot应用,可作为需求助手、简历助手、面试助手,让招聘顾问秒变面试官。在软通动力自身的应用中,实现替代面试官80%工作量。 会上,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彭强与各位受邀嘉宾一起登台,共同启动了"2023AIGC行业创新应用联盟与推进行动计划 & AIGC行业创新大赛与孵化计划",助推AIGC行业的创新发展。 大会期间,彭强受邀接受了《生态直播间》的采访,分享了软通动力对大模型未来发展的看法和拥抱AIGC及大模型时代的具体策略。他表示,数字化正在进入到智能化阶段,大模型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软通动力聚焦企业大模型开发和行业大模型应用,将与主流大模型厂商密切合作,持续打造AI场景化应用,更好地满足企业智能化的需求。 在这一场AI大模型热潮中,软通动力把自身定义为大模型技术应用的赋能者,致力于基于软通天璇2.0 平台打造企业智能化核心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支持实现企业智能化,释放企业价值。在千行百业迈向智能化的过程中,软通动力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共同开创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产业动态 智能化 模型 数字化 AI

  • 新思科技IP 组合在台积公司3纳米工艺上实现首次流片成功,加速先进芯片设计

    基于台积公司N3E工艺的广泛IP组合能够助力AI、移动和HPC 等新兴领域实现业界领先的功耗、性能和面积(PPA) 要点:  基于台积公司N3E工艺技术的新思科技IP能够为希望降低集成风险并加快首次流片成功的芯片制造商建立竞争优势 符合标准规范的新思科技接口IP,包括112G以太网、LPDDR5X、DDR5、PCIe、USB/DisplayPort和MIPI C/D-PHY,实现了广泛的互操作性 基于台积公司N3E工艺技术的广泛IP组合与新思科技的认证数字和定制设计解决方案强强结合,能够提高性能并极大限度地降低功耗 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2023年8月7日 /美通社/ --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近日宣布,基于台积公司N3E工艺技术可提供广泛的接口IP产品组合,成功引领了新一轮先进芯片设计浪潮。新思科技的半导体IP在最通用的协议等多条产品线上实现了流片成功,能够提供业界领先的功耗、性能、面积(PPA)和低延迟。新思科技面向台积公司N3E工艺的IP为台积公司N3P集成提供了一条快捷路径,助力开发者加速开发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和移动设计。  新思科技IP营销和战略高级副总裁John Koeter表示:“新思科技提供了广泛的高质量IP组合,助力开发者实现他们的设计目标,并以更低的风险将必要的IP快速集成到他们的设计中。新思科技面向台积公司3纳米工艺的IP已被数十家领先公司采用,助力他们加快开发周期,快速实现流片成功并加速上市时间。” 台积公司设计基础设施管理部负责人Dan Kochpatcharin表示:“我们与新思科技的长期合作,能够让双方的共同客户受益于已经在台积公司先进工艺技术上得到验证的广泛IP组合。新思科技IP在台积公司N3E工艺上实现流片成功印证了我们在长期合作中付出的努力,共同帮助开发者应对其SoC设计上严格的PPA和延迟要求,并加速下一代AI、HPC和移动应用的芯片创新。” 关于新思科技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NPS)是众多创新型公司的Silicon to Software™("芯片到软件")合作伙伴,这些公司致力于开发我们日常所依赖的电子产品和软件应用。作为全球第15大软件公司,新思科技长期以来一直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和半导体IP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且在软件安全和质量解决方案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领导作用。无论您是先进半导体的片上系统(SoC)开发者,还是编写需要最高安全性和质量的应用程序的软件开发者,新思科技都能够提供您所需要的解决方案,帮助您推出创新性、高质量、安全的产品。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ynopsys.com/zh-cn 编辑部联系人  Wanfang Hong新思科技wanfang@synopsys.com  

    产业动态 芯片设计 新思科技 IP BSP

  • Bossard柏中引进模拟装配工作站,测试扭矩提升至350 Nm

    上海2023年8月7日 /美通社/ -- Bossard柏中工程测试实验室引进模拟装配工作站,将测试扭矩范围由50 Nm提升至350 Nm,帮助客户验证大扭矩螺纹连接装配工艺的准确性,进一步升级“装配技术服务”。 这款模拟装配系统配备机械臂,可以通过模拟实际装配工况,得到装配安装扭矩与转角的关系,从而验证装配工艺的准确性。测试得到的扭矩和转角曲线还可用于扭矩 - 转角法工艺参数的设定。 “大扭矩装配工艺的准确性对轨道交通和汽车等行业的关键应用十分重要。模拟装配工作站的引进,意味着我们有能力帮助这些客户解决大扭矩螺纹连接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并验证合适的解决方案。” Boosard柏中工程部表示。 此外,若配合超声波设备,这款模拟装配系统还可以得到螺纹连接在拧紧过程中的扭矩、转角、轴力、摩擦系数和扭矩系数等紧固参数及各种装配参数曲线,有利于对螺纹连接做更加详细的分析。 当前,紧固件常用的装配工艺主要有4种:扭矩法、扭矩-转角法、屈服点拧紧法和伸长量控制法。其中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法使用最为广泛。虽然通过理论计算等方法可以得到相应的装配参数,但还是需要通过模拟装配去做相应的工艺验证。 紧固件的装配质量至关重要,不正确的装配会严重影响设备的运行安全。作为具有190多年经验的紧固解决方案提供商,Bossard柏中多年来不断努力探索在保证紧固件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优化装配工艺,帮助客户实现“成熟生产力”。

    产业动态 测试 模拟 SAR OS

  • OCP China Day 2023开幕在即| AIGC引爆巨量算力需求,揭秘数据中心破局之道

    北京2023年8月7日 /美通社/ -- 随着大模型智能水平的提升,AIGC所需要的算力在不断增长。大模型的参数量超过千亿,甚至突破万亿级别,预计智算中心将迎来更快发展。IDC预测,2022-2026年,全球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195.0亿美元增长到346.6亿美元。其中,AIGC计算占整体AI计算市场的比例将从4.2%增长到31.7%。如何提供高效算力已成为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作为算力输出的底层载体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承担着重要使命,也在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的热潮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构建智能、绿色且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未来计算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8月10日,开放计算领域生态覆盖最广且最具影响力的亚洲最大年度技术峰会——第五届OCP China Day 2023(开放计算中国技术峰会)将在北京拉开帷幕,为业界揭晓谜题。 本届峰会由全球最大的开放计算社区OCP主办、浪潮信息承办,以"Open Momentum:智能化、可拓展、可持续"为主题,将汇聚来自OCP Foundation、微软、浪潮信息、三星、安谋科技、抖音、晶丰明源、阿里云、京东云、美团、燧原科技等30余家顶级技术大咖、行业专家,聚焦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创新、绿色计算、开放计算创新及产业生态、开放系统设计等话题,呈现近50场精彩报告。与此同时,OCP China Day 2023还将开放现场展区,邀您零距离参观体验近70项最新开放计算软硬件产品及方案。自2019年以来,OCP China Day已经成为一年一度业界领袖探讨开放计算技术和创新的年度盛会。 大会现场共设置1场主论坛、5场分论坛,以及第二演播厅。OCP中国社区成员齐聚一堂,产学研用技术专家代表畅聊开放计算最新进展,围绕融合架构、OAM、CXL、OSF、OpenBMC、SONiC、SAI和液冷等主题展开技术交流,共议AIGC热潮下,智能化、可拓展、可持续的开放计算技术和实践。其中,我们将见证OCP、OpenPower Forum(OPF)、国内领先的开源OS根社区等三大开放技术社区齐聚,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软硬件协同提供高效算力;针对CXL前沿技术话题,CXL联盟、OCP社区、三星、浪潮信息、MemVerge、澜起等CXL研究实践先行者,将通过主题演讲及第二演播厅技术对话进行首次思想碰撞与交流;面对产业关注的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议题,大会将继续围绕以液冷为代表的绿色计算技术与产业创新展开新一轮热议。 议题1:聚焦AIGC大算力时代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创新 步入AIGC时代,算力需求愈发呈指数级增长,AIGC的大模型训练、实时交互等均需要海量算力的支撑,硬件的算力供给增长缓慢,导致算力短缺问题的出现,并且随着业务发展,算力缺口还在不断扩大。而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仅依靠堆芯片已无法满足算力需求,千卡、万卡的"卡海战术"面临失效,需要对算力基础设施进行系统化的重塑。除了增加算力供给外,还需要提高算力使用效率。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创新"分论坛汇聚了来自IDC、存储、电源以及管理和运营等领域的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产品、方案、服务提供商,Siamak、三星、浪潮信息、晶丰明源、村田、世纪互联等将分享如何构建一个智能、绿色且高效的算力输出平台,共同探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 议题2:技术创新为开放计算注入新动能 AIGC新业务及智能计算的发展驱动了智算系统的创新。为提高算力使用效率,让大家都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首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平台系统创新是关键,需要把从技术到应用的链条设计好,从体系结构、芯片设计、系统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等各个领域形成既分工明确又协同创新的局面。  "开放计算创新"分论坛汇聚计算架构、芯片、AI、服务器等各领域专家,安谋科技、安晟培、燧原科技、奇异摩尔、爱瑞无线等将分享并探讨各种前沿的创新技术、思考视角以及发展趋势,为开放计算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并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产业的协同发展。 议题3:强化生态聚合,产业链协同发展 加强开放计算生态建设,推进产业链协同是实现开放技术、标准落地及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算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是计算产业长期繁荣发展的基础。 "开放计算生态"分论坛集结了全球领先的网络、存储和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的领导企业,汇集各类核心技术和创新协作模式,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享,旨在不断完善算力产业生态,最大化推动开放计算先进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驱动未来数据中心的智能化、可持续和大规模发展。 微软、浪潮信息、芯境科技、三星等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集中展示产业链生态协作成果,包括开源SONiC操作系统、开放网络技术、CXL、整机柜供电等方面的新技术与新应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多方共建、协同匹配,最大化发挥算力性能,加速培育算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议题4:绿色计算创新,液冷助力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绿色化转型及"双碳"目标下,作为碳排放大户的数据中心节能降碳一直备受关注。随着芯片技术和AIGC的不断进步,液冷逐渐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首选。近年来,面向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议题,OCP社区及其成员致力于通过液冷等绿色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数据中心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绿色计算"分论坛聚焦于以数据中心液冷为代表的创新技术、生态系统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前沿问题。来自阿里云、浪潮信息、史陶比尔、中科仙络的专家代表将分享液冷等绿色计算技术的最新应用与创新,并倡导开放合作,推动绿色生态圈的发展,助力绿色计算产业取得新的突破。 议题5:开放系统设计创新,打造高质量数据中心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快速发展对数据中心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提出更大需求,传统架构已无法支撑数据中心规模的持续增长,数据中心在能耗、性能、处理效率等诸多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建设高质量的数据中心需要全新的IT基础架构,开放系统设计是构建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的关键环节。 "开放系统设计"论坛汇聚了来自IBM、OPF、合芯科技、益企研究院、英伟达、美团等数据中心、整机柜和服务器等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多元算力对系统设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分享如何满足高算力需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和未来趋势。 OCP 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开放计算社区,自2011年发起成立以来,已拥有300+成员企业,5000多名工程师和16000多名参与者。作为全球开放计算的起源地,OCP吸引着全球顶尖的公司加入并持续发展壮大,来自北美、欧洲、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不同行业的成员,公开分享、相互协作、思想碰撞、共同探索创新方案,最大限度地加速数据中心创新方案的应用实践。截至目前,OCP已建立了冷却环境、服务器、网络、存储、硬件管理、机架&电源、AI、边缘计算等40多个项目和子项目,将创新延伸到数据中心的方方面面,推动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

    产业动态 系统设计 数据中心 AI CHINA

  • 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官方数据库neXtProt亚洲分站正式建成

    深圳2023年8月7日 /美通社/ -- 日前,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官方数据库neXtProt亚洲分站(https://nextprot.cn/)由深圳承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承启生物)建设完成,提供全功能的公共服务。这标志着中国拥有全部的人类蛋白质组公共数据,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利用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成果的便捷性,助力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研究。 HUPO官宣(详情点击:https://www.nextprot.org/news/a-nextprot-mirror-site-in-china) 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uman Proteome Project)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重大国际合作大科学计划,旨在鉴定所有人类基因组编码蛋白,绘制人体蛋白质图谱,作为研究蛋白质分子功能、推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资源。相比于人类基因组计划时中国仅负责1%的测序工作,中国科学家在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的参与程度有了质的飞跃。目前,中国科学家负责了人类三条染色体上的蛋白质研究,分别是1号染色体、8号染色体、20号染色体。2022年起,暨南大学教授、承启生物首席科学家张弓博士被选为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常委,是唯一来自亚洲的常委。 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所产生的人类蛋白质数据载于neXtProt数据库(www.nextprot.org),是目前人类蛋白质组最权威的数据库,由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院(Swiss Institute of Bioinformatics)建立和维护。随着中国科学界对蛋白质组高质量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洲际访问neXtProt数据库常常遇到速度缓慢和卡死状况。为此,承启生物从2021年末起承建neXtProt数据库的亚洲分站(https://nextprot.cn/)。但由于中国和欧洲的网络环境差异巨大,承启生物做了许多调整与更改,复刻了主站的全部内容与结构,方便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两个数据库的内容也会定期同步。亚洲分站的建设完成,将大大提升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利用这些高质量蛋白质数据的便捷程度,对人类蛋白质的研究、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 承启生物是HUPO(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的长期合作伙伴,在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有很大的投入。承启生物以高精度的大规模测序比对算法FANSe系列和翻译组测序技术(含RNC-seq, Ribo-seq)享誉业界,并为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免费提供翻译组测序服务。

    产业动态 数据库 蛋白质 SE NEX

  • 荣耀折叠旗舰Magic V2搭载极豪全新指纹识别芯片

    (全球TMT2023年7月14日讯)“AI×Sensor”人工智能传感器供应商极豪科技宣布,搭载其侧边电容指纹识别芯片JV0104的荣耀全新折叠旗舰Magic V2发布。荣耀Magic V2系列首次将折叠屏的厚度拉入“毫米”时代,闭合态厚度仅为9.9mm,让折叠屏第一次比直板机更薄。此外,荣耀Magic V2还加持了超长续航的青海湖电池、C1芯片5G信号、纳米微晶抗摔玻璃、零风险调光功能、双OIS鹰眼相机。在指纹识别方面,荣耀Magic V2搭载了极豪科技JV0104全新指纹识别芯片,其外观宽度仅为1.85mm,比上一代侧边指纹宽度减少20%。 支持滑动录入。基于模型蒸馏、低比特量化、模型剪枝等模型压缩技术,实现移动端轻量化神经网络设计,提升对手指滑动速度的适应性。高帧率确保滑动时稳定采图;只需少量的滑动次数即可完成指纹的录入,比起需要几十次按压的传统的录入方式,大幅提高了指纹录入效率。高性能芯片提升指纹图像质量,精准应对小面积识别;用多级指纹特征提取与比对,模拟真实用户数据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依托监督/半监督的全深度学习算法流程,实现比传统方法手工设计特征更优的泛化与鲁棒性。 最终JV0104实现了高质量底库拼接,底库持续学习更新以达“多帧降噪”效果,解决半脱靶识别难题。

    产业动态 芯片 指纹识别 荣耀 MAGIC

  • TÜV莱茵参展SEMICON China,为多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颁发产品认证证书

    (全球TMT2023年7月14日讯)日前,半导体和电子行业年度盛会SEMICON China 2023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TüV莱茵)亮相本届展会,展示其在助力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提高设备安全性方面的技术实力。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半导体专业展之一,SEMICON China 2023的参展企业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光伏、显示等半导体全产业链。本次展会上,TüV莱茵为多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颁发了产品认证证书,包括:为吉翔半导体设备(无锡)有限公司的尾气处理设备(Local Scrubber)颁发SEMI S2证书和TüV莱茵China-mark(中国标识)认证证书;为江苏芯梦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晶舟清洗设备(Automatic FOUP Cleaner)颁发SEMI S2证书;为青岛国林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的臭氧发生装置颁发SEMI S2证书;为大连华邦化学有限公司的气体纯化设备颁发SEMI S2证书、CE-MD指令符合性证书以及China-mark认证证书。

    产业动态 半导体设备 IC SEMI CHINA

  • 国家算力指数排名:美国和中国同处于领跑者位置,日本、德国等在后追赶

    (全球TMT2023年7月13日讯)7月12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编制的《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报告》第三年发布,继续关注计算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着重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等15个国家,互联网、制造和金融等13个行业及新兴技术三个维度分析计算力的需求变化和未来趋势。 《报告》指出,在全球GDP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保持强劲增长,算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以AIGC(生成式AI)为首的应用表现强劲,推动智能计算快速、持续增长。IDC预测,全球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46.6亿美元,其中,生成式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09.9亿美元,在整体AI计算市场的占比将从4.2%增长到31.7%,成为驱动互联网、制造、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当下与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国家算力指数排名看,《报告》通过综合计算能力、计算效率、应用水平和基础设施支持四个维度的评估得出评分,将国家分成领跑者国家(60分以上)、追赶者国家(40-60分)和起步者国家(40分以下)三个梯队。美国和中国依然分列前两位,同处于领跑者位置;追赶者国家包括日本、德国、新加坡、英国、法国、印度、加拿大、韩国、爱尔兰和澳大利亚;起步者国家包括意大利、巴西和南非。 从行业来看,全球计算力水平TOP5的行业是互联网、制造、金融、电信和政府。制造行业首次超过金融行业,排名全球第二。同时,制造业的IT投入产出比表现更好,制造业全球Top30的企业中, IT每投入1美元,可以拉动45美元的营收额产出,6美元利润产出。

    产业动态 互联网 IDC TOP 生成式AI

  • 华为联合软通动力等26家企业、科研院所启动昇腾AI大模型联合创新

    (全球TMT2023年7月13日讯)华为联合软通动力等26家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启动昇腾AI大模型联合创新。基于昇腾AI提供澎湃算力与高效开发工具,华为将携手伙伴、客户一同提升大模型开发、训练、微调、部署的效率,加速大模型创新业务上线步伐。 软通动力作为华为昇腾生态的重要参与伙伴,基于昇腾AI推出训推一体化平台,集成昇腾AI基础硬件平台、天鹤OS操作系统等组件,搭载自有AI中台,支持一站式AI开发,叠加行业AI大模型,深度适配企业不同AI应用场景。同时,软通动力联合昇腾AI及昇思MindSpore共同推进“行业AI大模型”的实践创新,在电力、保险以及AI for Science方向,探究AI前沿技术的应用前景和优化方向。未来,软通动力将持续聚焦AI大模型在行业内的应用及落地。

    产业动态 华为 DSP 模型 AI

  • Resulticks开辟了受众参与度新兴市场 - 由RESUL提供的互联体验

    纽约2023年8月4日 /美通社/ -- Resuticks因不懈追求创新性受众参与解决方案而受到认可,现在正在重新定义这一领域,专注于通过其旗舰产品RESUL为品牌及其受众创造互联体验。 Resulticks carves out new niche in audience engagement—Connected Experiences powered by RESUL   Resutick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和创新官Dakshen Ram在谈到产品发展的下一个飞跃时表示:"十年前,RESUL作为一个全渠道堆栈开始,旨在稳步推动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现在,通过重新评估受众参与度的真正含义,我们创建了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以提供端到端互联体验,包括实时、情境、随时随地,以及物质化数字范围。" 互联体验重新构想了企业如何与受众互动。 品牌将能够利用非传统渠道进行数据整合和通信。 这一转变还将纳入新的通信渠道,包括物联网接口,如数字广告牌、智能设备和面部识别设备,使组织能够促进客户在物理和数字领域的参与。 在本地延迟下运营的企业将能够大规模交付完全超个性化的旅程,这些旅程不仅可归因于并且(最重要的是)只能受到端点处理能力和速度的限制。 Ram还指出,受众对实时参与的期望与今天向他们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对实时的解释往往是主观的,这是可以理解的。 他表示:"但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现在是将针从实时参与转移到即时参与的时候了,这意味着与跨空间、渠道、设备和物联网接口的受众轻松同步。" 在谈到WebAssembly框架支持的边缘计算和无服务器基础设施时,Ram补充道:"我们的下一个主要版本Ressul 5.5计划于2023年第四季度发行,此外,我们在生成AI核心方面的工作将进一步使品牌能够利用技术提供的灵活性来规划受众旅程,而不是受其局限性的约束。 这一对互联体验框架的承诺将为品牌带来一个受众参与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即时的、创造性的,也是前所未有的。"

    产业动态 RAM IC CK TI

  • TÜV莱茵成为英国微型发电产品认证计划(MCS)授权认证机构

    北京2023年8月4日 /美通社/ -- 近日,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ÜV莱茵”)成功获得英国微型发电产品认证计划(Microgeneration Certification Scheme, 简称MCS)授权成为新的产品认证机构,这是欧洲境外首个MCS产品认证机构。双方合作将侧重于太阳能电池板认证,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展至热泵技术领域。 图片摄于TÜV莱茵长三角太阳能测试中心 MCS 是一家英国小型可再生能源和供暖标准组织,要求安装商和产品制造商遵循一定的质量水平,符合其产品和安装标准。依据MCS标准的产品认证由授权认证机构执行。目前,已有 71 家制造商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系列获得了MCS认证。TÜV莱茵将在其检测实验室对产品进行评估,以确保它们符合MCS要求的质量标准。通过测试的产品可获授权使用MCS认证标志。 “英国对家用太阳能的需求日益增长。根据英国政府计划,到2035年光伏装机容量将增加近五倍至70GW,以更清洁、经济和高效的方式为英国供电。进一步扩大家用太阳能的使用,正是该计划的一部分,”MCS首席执行官Ian Rippin表示,“授权认证机构在加强英国可再生技术供应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有助于扩大安装商和消费者的选择范围。此次合作意义重大,TÜV莱茵作为一家备受肯定的全球认证机构,与我们建立合作,将为保障产品质量、增加认证产品数量提供助力。” 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TÜV莱茵的两位技术专家Christos Monokroussos博士和李卫春加入了MCS太阳能光伏和电池存储工作组(Solar PV and Battery Storage Working Groups),参与制定相关标准法规。他们将充分发挥在太阳能和电力电子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支持MCS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 TÜV莱茵全球产品服务执行副总裁Kimmo Fuller表示:“我们与MCS的合作,有望将英国可持续能源技术推向一个新高度。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投入和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影响力,将有助于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可靠性和效率。我们将持续巩固MCS认证成为英国本土家庭和社区黄金标准的愿景。” 40多年来,TÜV莱茵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从太阳能、风电、储能系统,到热泵、电动汽车供电设备(EVSE)、动力电池,其不断拓展的业务领域印证了这一承诺。随着低碳发展持续推进,TÜV莱茵和MCS将合作探索前沿技术,推动英国各地可持续能源技术的可及性、可信性和应用,携手迈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产业动态 测试 可再生能源 微型 MCS

  • 必维诚邀广大行业伙伴参加汽车功能安全大会

    上海2023年8月4日 /美通社/ -- 为进一步服务国内客户和合作伙伴,帮助各位了解汽车功能安全要求和认证流程,必维将举行多场汽车功能安全系列论坛,聚焦不同领域,关注多样诉求,邀请行业伙伴从不同角度带来不同声音,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主办的首场汽车功能安全系列论坛将于2023年8月10日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外马路1288号的必维大中华区总部会议室举行,届时将邀请必维大中华区产品经理张宗伟先生、岚图汽车科技功能安全负责人夏冰先生、必维大中华区功能安全专家吴丹丹女士、必维全球功能安全专家Rodolph DZANGUE先生及必维大中华区功能安全专家魏海洋先生莅临现场发表演讲。 根据央视网发布的信息,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汽车驾驶人数量已经达到约4.75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有关部门对于汽车功能安全的保障及提升愈发重视。 为适应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阶段的新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7月26日联合修订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其中,功能安全作为重点领域将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协调制定和宣贯实施。 汽车功能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直接关系到驾驶员、乘客以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推动汽车功能安全旨在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避免严重后果,并不断优化车辆的电子和电气系统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整体道路安全性。 与此同时,在现代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注重汽车功能安全对于保持制造商的声誉及增加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至关重要。若汽车制造商的车辆出现安全问题,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召回、赔偿和声誉损失。 ISO 26262 ISO 26262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项针对汽车电子系统功能安全的标准,以确保在车辆中使用的电子和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该标准旨在降低整个汽车电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与安全相关的风险,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车辆的潜在故障和事故。 ISO 26262可覆盖汽车电子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并针对系统硬件和软件开发过程制定一系列的安全要求。该标准涵盖了全面的安全概念和要求,包括要求建立安全管理计划、确定安全需求和安全目标,以及进行安全评估和确认;并要求制造商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法国是ISO 26262标准的主要推动国之一,从2004年开始深度参与该标准的制定过程,是ISO 26262标准化小组ISO/TC 22/SC 03/WG 16的核心成员之一。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是来自于法国的全球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领导者,同时也是汽车功能安全产业坚定的缔造者,一直致力于推动ISO26262标准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功能安全标准制定、安全提升和流程优化,竭诚为安全传业布道,为行业保驾护航。必维也是法国认可委员会Cofrac授权的功能安全认证机构,拥有数十位经验丰富的功能安全专家。必维功能安全团队自建立以来,已经为国内外数百家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了功能安全认证服务,在汽车功能安全认证领域,必维的合作伙伴包括整车厂商雷诺RENAULT,日产NISSAN,比亚迪BYD,以及供应商博世BOSCH,华为Huawei,佛吉亚歌乐Faurecia Clarion,时空道宇Geespace,移远通信Quectel,腾讯大地通途,伯泰克,及欧洲最大运输企业Transdev,奥托立夫Autoliv,及氢能出行领导者SYMBIO等。

    产业动态 汽车 汽车电子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 电气系统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