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RM-AMD联姻更被看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ARM的CEO,Warren East对此次ARM-AMD联姻,看上去有种理所当然的平静。他和公司CFO Tim在ARM一季度财季分析师研讨会上曾简单表示ARM一直以来都在说服AMD使用它的产品,当然了,这些都是ARM公司股东们所期望看到的。当AMD在重新思考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决策时,很明显,ARM-AMD联姻的可能性更高了。 或许AMD的确是放弃了—又或者说至少是增加了ARM处理器授权,相对于已经使用了20年的x86架构来说,那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它却显得很有意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AMD这一举动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多年来,AMD一直坚持着一些基于x86处理器的相关应用方案,然而,一般性的争论不可避免。 这一举动却强有力的支持了ARM对抗其竞争对手—Intel,并将自己置于IBM/Globalfoundries一般性平台架构阵营中。 自从AMD使用基于x86架构产品作为公司核心业务,它就一直被笼罩在Intel的阴影之下。Intel一直都是这个架构的制定者,也正是由于这一部分原因,AMD只是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只能在处理器中的代码兼容性寻求一个好的价位。而Intel作为市场领导者,拥有雄厚的财力,使其有能力在价格和制造处于领导者的地位,而AMD只能屈居其下。 确实如此,早在两年前,AMD就被迫放弃内部制造,那时它就已经再没能力支付起发展制造工艺技术和投资数十亿美元去建立晶圆工厂生产那时正在研发的微处理器。这种剥削也存在于Globalfoundries公司,目前为AMD一家晶圆代工伙伴。 是当Intel追随者还是ARM-AMD的领导者? 就AMD来说,从简单的multicore到many-core的制程转变中,代表着该公司在“战场”中的基本策略的改变。软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决定了竞争的成败。Intel可能比其他公司只是多一点点高效使用多核芯片。这可能正是AMD抓住时机的时候。 当AMD追随着Intel的脚步专注于x86架构作为其主要需求去制造IC时,此时在研发多核的Intel发现只在PC市场的无晶圆厂由于成本过于昂贵无法达成一致,比如像AMD,一个追随在Intel左右的伙伴。 AMD将由此策略所获得珍贵资产而付出巨大代价,对于以往笼罩在Intel阴影之下而屈居老二来说,可能并不是所有举动都是对的。但是如果AMD加入具有可扩展性的ARM生态系统的话,作为对几百万美元和每片芯片很少数的版税的回报,它可以冲出束缚,并能够有时间专注于系统级性能上面。而伴随着几乎所有的Windows系统将采用ARM处理器,这就给了AMD除了PC市场以外的,还有广大消费平台需求的OEM厂商的合作机会。 这样AMD就可以从低利润的业务PC市场的泥沼中走出来,从而进入到从移动手机到平板电脑再到PC这样的一个广阔市场空间中。这样就意味着AMD将会和类似三星这样的公司竞争,但是正是因为这样AMD才会重塑自我价值而有所作为。 现在Windows选择跑x86或选择跑ARM,一切均取决于它们谁的高效节能做得更好,毕竟,消费者们更会优先考虑到这方面。 ARM走兼容性道路? 在即将到来的兼容性发展会议上,微软和ARM的高管们的决策具划时代意义。此次会议将于6月13号到16号期间在微软的后院--Bellevue, Washington举行,那里包括超过50个技术部门,横跨了多媒体,用户界面,商业和高性能计算以及安全领域。 会议将为Cortex-A核或与x86核相关的Mali graphics提供宣布延期兼容性许可的好机会。 ARM走板级战略的路线与AMD前CEO经营理念相违背。当AMD的CEO--Dirk Meyer于2011年1月正式辞职的辞职信中暗示,由于他缺乏平板电脑和移动市场芯片经验而被董事会所排斥。 目前,AMD或许正陷于困境之中—不能在变化多端PC市场针对各个产品段和性能模式进行设计。正因为如此,它抛弃x86架构而向ARM架构抛出橄榄枝。ARM授权在平板电脑应用的缺失正在加快完善,可能为AMD收复芯片市场失地提供更快速的通道。 AMD将推动着符合ARM在商业市场与Intel竞争的授权。的确,ARM和AMD的强强联合将构筑成Intel主要的竞争对手,也推动了全球芯片业格局的重新洗牌。 如果说AMD处于x86的第二货源的地位是不值得的,那么处于第一货源芯片时又怎么样呢? ARM不可能收购AMD 有一件事尚且不是很明朗的是,如果作为战略考虑的一部分,AMD董事会喜欢将公司出售给那些希望收购现成生产线,IC工程队伍和顾客名单的具备充足现金的公司。 ARM有可能会投标收购AMD吗?我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即使ARM现在堆起现金以惊人的价格和可能以杠杆借款的方式收购AMD,并将其作为旗下一家无晶圆厂公司,然而这一切却与从Warren East继承的商业模式不相符。 有这么一段时期,ARM在微处理器终端市场一度混迹于此。2004年1月份ARM宣布收购Triscend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可配置的片上系统器件和可定制微处理器研发。到了2月份时,该收购宣布失败,原因可能是ARM授权社区和于同年3月份FPGA公司Xilinx宣布收购Triscend有关。 同样地,ARM与Intel之间难解难分的竞争或许会激起ARM收购AMD,从而构筑起保护ARM授权的新型ARM-AMD的竞争关系与其竞争。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在AMD准备掏钱给ARM加入其阵营时,是否有必要对其进行收购? 对于种种原因,AMD作为独立的无晶圆厂公司而致力于采用ARM架构的多核IC设计,看起来是最具成本效益的买卖。而且,反过来,这一切可能暗示着全球半导体巨头们必须重新审视公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