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产业联盟市场战略部部长在移动LABS无限论坛发表演讲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由中国移动研究院主办的移动LABS无限论坛“可穿戴设备专场”11月底在北京3W咖啡厅正式召开。来自于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产业大佬、知名企业、科技类媒体及发烧友汇聚一堂,围绕“Wearable Kit Above & Beyond!”的主题,展开最具深度和锐度的主题分享和思想碰撞,共同探讨了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与明天。佐臻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CEO及智能眼镜产业联盟(SGIA)副理事长、市场战略部部长李传勍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模块化智能眼镜方案及行业应用案例》的演讲。
演讲中,李部长简要阐述了智能眼镜产业联盟成立的契机以及目前所在做的事情。智能眼镜产业联盟致力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智能眼镜方案,后续会基于这个方案推出各种的品牌产品,而联盟的优势在于:现在全球所有已经量产商用的智能眼镜,真正在行业里面产生价值以及在商用的智能眼镜,都是基于智能眼镜产业联盟成员公司的方案实现的。
智能眼镜产业联盟希望打造一个智能眼镜的模块化平台,把应用处理器、存储、电源管理无线通信,把所有的设计、开发、生产的难点统统在模块里面打包,我们中国企业就可以借此在三个月内出一款样机,在六个月内量产。比如SAP所采用的VUZIXM100就是使用我们的模块设计开发的,使用模块的好处是,做完一款产品的样机,就可以确保它一定可以量产,可以轻易做到很高的生产良率,没有任何可量产性的问题与风险。让想做智能眼镜的企业用非常小的风险、非常小的投入快速做出产品来,打造中国自己的模块化智能眼镜方案,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李部长认为,智能眼镜并不等于Google眼镜,Google眼镜只是Google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上的一个概念和尝试,目前真正已经在人类世界产生价值的智能眼镜不是Google眼镜,而是VUZIXM100及EPSONBT-200这两款量产商用产品,它们已经通过各行业系统集成商及专业应用领域公司之合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导入了智能眼镜,在社会中真正的创造出了价值,用以帮助人们解放双手,掌握第一视角,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了。李部长还强调解放双手是智能眼镜最重要的价值,永远的第一视角,所有指令都用语音和手势、细微姿态等NUI(NatureUI)来做人机交互,这是人类的本能。可以透过 AR增强现实、全景图象、人脸与图像识别算法…等技术,使工作更加容易、成本降低、错误降低、更有效率。
演讲现场,李部长带了智能眼镜及周边应用实物进行展示并针对国内外许多智能眼镜的真实应用案例进行了实物演示和视频展播。
应用一:通过智能眼镜的翻译APP解决了日本人非常害怕外文的问题,日本运营商DOCOMO在它们的的云端做了一个数据库进行翻译。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图象识别加上AR,云端的数据直接叠上来,通过图象识别的方法。这件事情在日本拥有巨大的市场,在我们中国一样有巨大发展前景。
应用二:SAPERP系统的客户通过智能眼镜作为ERP、CRM管理系统的载体。灯光系统维修工作人员被授权得到云端推送的密码并通过智能眼镜进行室内导航使维修人员得到准确引导,能迅速到达并找到故障电箱的位置进行维修。云端透过工作人员所戴的VUZIX智能眼镜做图像识别,从而双手得到解放,可以非常简单的工作。这种智能眼镜的参与情境,更多的不是屏幕性的东西,而是云端跟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之间进行的及时交互,保持数据跟云端同步,在现场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摄象头同步让后台远方的专家进行指导。
应用三:通过EPSONBT-200智能眼镜做AR及识别增强、医疗信息整合应用,EPSON与专业医疗设备公司EVENA合作,通过医疗专用智能眼镜眼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血管。美国华盛顿大学有实验证明甚至可通过智能眼镜加上某种光谱成像看到癌细胞,透过照射不同的激光,正常细胞跟癌细胞所反射之光谱是不一样的,人眼无法识别不可见光,但电子眼摄像头可以分辨不可见光,摄像头可透过不同光谱的反射辨识出癌细胞的位置。
应用四:通过第一线救灾执勤人员所戴的智能眼镜与后方各层级应急抢险中心大屏幕同步飞行器与智能车上的移动摄像头,以随时掌握到从天上往下看的鸟瞰俯视画面以及仰视、狭小空间探测的多重视觉角度来有效进行抢险应急处置沟通及决策判断。应急抢险系统的大屏通过多块屏幕分别关联不同之移动摄像头,第一线抢险人员除了通过随时佩戴的智能眼镜解放双手、便于搬运物资、救人、挖掘…等需要双手并用的勤务工作外,还能把摄像头画面同步到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上,甚至将配套之飞行器云台上鸟瞰到的稳定画面同步到智能眼镜屏幕与后方各级政府的应急抢险指挥中心大屏上。如果遇到恐怖分子放炸弹,通过遥控配套智能小车进到管道或狭小空间中,它就可以把管道、空间里面的画面送到戴智能眼镜的应急人员及后方之应急指挥中心大屏上去,人不需要钻进管道去就能查找监测危险物品。各级领导及各领域专家可以从应急指挥中心大屏上跟第一线执行任务人员同步信息及沟通交互,便于进行工作指导与任务指挥,进行抢险救灾或特殊任务。
最后,李部长表示智能眼镜产业联盟已经整合了市场上很多对这个领域非常关注、有兴趣布局的公司,能够提供的不只是智能眼镜的解决方案,涵盖底层软件、应用层软件、云计算、集成的传感器和算法等,还可以帮助企业打造自己品牌的智能眼镜,搭建一套基于智能眼镜的智慧医疗、智能维修、远程教育培训系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智能执法、智能安防、巡检、应急抢险系统……甚至可以对接项目资源给大家,因为这是一个智能眼镜的产业联盟。[!--empirenews.page--]
圆桌论坛:穿戴设备,中看不中用?
在演讲过后关于“穿戴设备,中看不中用?”的圆桌论坛中,李部长谈到:
Google眼镜是给大家期望很高但失望的产品,但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今天谈的所有产品都不应该指那个产品的硬件本身,我们应该看那个产品后面的生态系统,一个硬件绝对不是因为它的硬件产生好和不好来决定的用户体验,而是后面有没有一个强大的云端,有没有很好的内容,有没有很强大的生态系统,能够支撑其产生价值。
以智能眼镜这个领域来说,最起码从极客的角度来看,Google眼镜的外观做的够炫酷。但到底它的体验好不好,决定于Google眼镜根本在中国水土不服,不管怎么样需要翻墙就不靠谱了,所以它只能在中国沦为玩具,这本身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刚才演讲中谈到的智能眼镜产品,它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硬件本身,而是里面有很多AR和翻译、识别、全景、增强…的功能,手势识别、语音识别、姿态识别、穿戴设备连动…,可以解决很多以前很麻烦的问题,眨个眼、讲个话就可以拍照、录像了。
解放双手是所有可穿戴设备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刚需和人性需求。我们跟很多国际上大品牌做一些未来的产品,比如现在北京雾霾严重到非常离谱的地步了,我们的模块非常小,可以把一个空气净化器直接做成一个项链戴在脖子上,还可以检测出人的呼吸、心律、血压、血氧…身体的健康状态甚至算出人的情绪状态,然后从云端进行反馈。这样的产品未来会有很多很多,统称为智能可穿戴设备。
为什么有人说可穿戴设备中看不中用?是因为它现在生态系统还没有完整完善到能够照顾到每个人的多方面需求。现在智能眼镜的阶段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想一下,智能手机之前有一种产品叫PDA,给商务人士用来做随身纪录及工作辅助用的,现在的智能眼镜就在那个阶段,主要是人们工作时使用,未来有一天它会普及到每个人身上,目前阶段我们只要透过智能眼镜聚焦、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一两个问题跟麻烦,在我们中国就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生意,因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对消费者而言,现阶段或许中看不中用,但我们得去努力让它既中看又中用…
嘉宾介绍
出生于台湾之安徽人,十余年高集成、小型化光学CCM(CMOS Camera Module)及无线模块(Wireless Module:WIFI/BT/FM/GPS/Zigbee/NFC…)、应用处理器模块(AP Module-Application Processor Module:Cortex-A8,A9,A15…)产业经验,致力于提供简便易用之各式高性能模块协助客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设计开发、生产制程门坎,利于快速产品化及提高良率以降低生产成本,于发展进步飞快之电子产业中扮演桥梁与整合者角色,透过专业化之SiP(Systemin Package)及SoM(Systemon Module)服务,让客户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各自之行业领域应用专长与市场需求之满足,减少重复劳动以及提升创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