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三星高管谈本土创新:要灵活,以用户为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众多全球性公司的业务版图上,中国区市场的地位越发重要,因此本地化创新问题成为高管团队集体面临的挑战。对于这个问题,高通全球副总裁沈劲与三星副总裁黄伽卫在GMIC 2014全球移动大会上进行了探讨,DoNews从中总结了以下三方面的要点。
第一,要努力适应本地化创新
沈劲指出,高通始终将创新摆在战略定位的核心位置,中国作为高通最大的市场,满足中国用户市场需求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通已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建立了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中心,并在上海设置了专门的工程师的团队。
沈劲对高通的创新性做出反省,他说,在中国市场的经验提醒高通在硬件转型等方面表现略显僵化,还不够灵活。
来自三星的黄伽卫也认为,全球性企业具备能够看到不同产品在不同市场可行性和适用性的全局优势。三星将不同市场的特有认知综合起来,进行全球性创新,再针对各个市场特性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市场环境带来的挑战。在产品研发和设计方面,三星目前在全球已建立5个设计中心,其中有一个设置在中国的上海。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我们全球三大市场之一。”黄伽卫表示,针对中国本土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研发的产品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通过中国市场的实践研究产品是否适用于其他市场。
黄伽卫坦言,在中国市场中学习到的经验是,创新无需过分强调产品的核心技术,更多应来自于服务和业务运营模式的改善,实现业务运营模式的差异化。
第二,要时刻保持创业精神
面对来自新兴创业团队的竞争,沈劲表示,高通作为一家只有27年历史的年轻企业,始终将自身定位为大型的创业公司。高通对愿景专注特质与创业企业的理念吻合,而高通的内部竞争模式和对创业企业活动的关注等也决定了高通拥有创业基因。
三星对创新和创业的注重程度则来自于市场压力。黄伽卫透露,除了在内部推广绩效评估等竞争机制,三星也保持与创新企业合作,这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第三,乐观看待中国创业环境
对于中国企业的创业环境,沈劲持有积极态度,“初创企业在过去只有一种退出的方法就是IPO,绝大多数的企业还只能去美国IPO,现在并购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退出的选择了”,他认为,这是一个巨大初创企业的启动动机。
但不可避免的是,并购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果。目前,国内大量并购行为都是基于巨头们得战略考虑,而并非基于被收购公司在业务和财务方面得良性表现,因此导致了很多创业团体估值偏高现象,存在价值炒作嫌疑。
另一方面,有别于硅谷、欧洲和以色列等国家的创业公司,中国的初创团队相对欠缺国际化战略视角,只专注于针对国内市场的开发,而忽略了国际市场。
黄伽卫也看好中国创业环境,“即使有BAT这类巨头当道,在过去两年依然可以看到诸如移动电子商务等各种细分领域的创新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