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退居二线,鸿海能否淡化”郭台铭“的标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日前宣布,今年的董监事改选,名单将着重于强化董事经营,还要把他个人色彩降到最低。只不过,对于外界来说,郭台铭三个字早就跟鸿海画上等号,就算有再强的董事,光是能不能淡化郭台铭的光环,恐怕就û有那ô容易了。
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接班人培养,在华人企业中,经营能力最强的,几乎都是创业的第一代,至于第二代,当然也不是全部都û有能力接班,但是更多的是,û有意愿接班,不管在台湾还是大½,这永远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相较于欧美国家,在专业经理人制度下,股东所有权跟公司经营权各自分立,股东不会去干涉专业经理人,专业经理人则是为了个人绩效,努力营运公司,或许多少有营私的弊病发生,但大多也都是换另一个团队来经营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回到华人社会,以台湾知名的企业为例,接班问题相对小的,大概就是台塑集团,不过台塑的模式,也不是有一个强人领导,而是以建立小组,以集体领导集团继续经营。
但是如果将焦点拉回到科技业,以台积电为例,当第一次张忠谋退居第二线后,就出现了裁员与公司发展方向等争议事件,去年张忠谋退休,台积电又出现了机台中毒及误用光显影剂的意外,曾让外界直接质疑,“台积电是不是螺丝松了?”。
而郭台铭之于鸿海的地λ,比起张忠谋之于台积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鸿海事业体庞大,业务复杂度更高,尽管郭台铭早已½续将权力下放给各次团主管,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管做任何事,都还是要经过郭台铭同意才算数。
换言之,就算郭台铭赋予新任董事更大的权力,是否就能改变这个存在已久的内规,也只有各次集团主管自己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