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为啥不接受机器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
工业4.0风靡全球之后,中国人开始知道智能制造的概念:原来除了自己的双手,还能依靠机器人完成制造任务。借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春风,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地冒出来,涌现出大量精美的PPT报告以及小量的实用型机器人,之所以说得这么不理直气壮,只是因为机器人依旧没有真正地渗透到中国制造实际生产中去。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3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0163套,同比增长78.3%,但这个美好的增长率并没有显示到实际生产之中,况且,产量几乎翻倍的增长平摊到巨大的中国制造体量中,简直就好像一瓶RIO酒撒到了臭水沟中,它是没有办法让臭水沟变成美酒的。
现在,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仅有49,这个数字的意义是每10000名工人使用机器人的数量为49台,而近邻韩国的这个数字为235,差距岂止天壤,更糟糕的是,中国制造的用工成本从未停止上涨,十年前,年底给工人们发18200元,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了,现在怎么也要发到56399元,工人们才敢回家过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开始感叹:忙活了一年,都是在给工人们打工,更严峻的事实是,年轻人越来越讨厌做工人,曾经的“领导阶级”头衔,并没有带给这个群体实质性的改变,于是如你所见,“儿子当老板,父亲做工人”的奇葩现象在中小型制造业普遍长期存在。
前面是没有成熟的机器人,后面是嗷嗷待哺的新一代工人,要解决这些矛盾,正考验着中国制造的智慧,除了政策支持外,更需要逐步渗透以及对中国社会最本质的理解。
望而却步,机器人吓走了民营企业家
面对高额的用工成本,以及日渐加重的员工管理难度,民营企业家们早就意识到“机器人是中国制造的必经之路”,只是被冰冷的现实狠狠地掐住了脖子,他们最真实的体会是:不换机器人,迟早要倒闭;换机器人,现在就倒闭!
懂行中国制造的人都知道,一些宣传片中的机器人仅仅是装点门面的花瓶而已,它们只有在领导参观的时候才会表现地像个工人,更多的时候表现得像个公子。一般来讲,企业向外界展示的仅仅是一部分机器人本体而已,要想真正上岗,依旧需要配合躯干、手指以及大脑软体,而且制造业向来追求效率,一个合格的机器人不止于“能做事”,更重要的则是“高效率地做事”以及“便宜地做事”,显然,中国机器人的水平尚没有达到“能做事”的水平。一个合格的机器人,要配合自家的产品制程,定制出底座、精细的手指等硬件以及合适的大脑软体,这些都是精细化项目,科技含量较高,意味着价格不菲,且属于首期投入,一旦产品更新换代,就需要更换躯干外的全部配套设施,这就是为什么机器人公司常常能免费赠送机器人躯干,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后期服务慢慢熬干企业的利润,满满的套路。
机器人之于制造业来说,的确是个酷炫的物件,但无奈回收期太长,有时候比企业的寿命还要长,也就是说,许多民营企业家实在没有信心能在有生之年收回机器人的投资成本,于是,中小企业敬而远之,大企业咬牙导入,也是麻烦不断。
相比之下,大型的制造企业具有雄厚的资本,也更容易获得政府津贴以及银行贷款,投资成本和回收期对他们来说不是问题,但大企业依旧要面对机器人生产效率的问题。现在的高端机器人,需要配备高端执行器、工具变化器、力觉感应配件、精密感应器、视觉系统等等,融合了大量的尖端技术,如此才能达到精密生产,同时,也意味着“故障率”更高,任何一项技术不成熟或者出问题都会给生产效率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在流水线模式下的生产,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让整个车间停产,这也是为什么大型的制造业都会专门成立“机器人”维护部门,甚至派自然人执勤,日夜守在机器人附近,这种做法会持续加大企业的投入,同时,充满了讽刺:导入机器人是为了减少人工,而机器人的到来又出现了新的用工要求…长此以往,即便是大企业开始对机器人感到失望,直至敬而远之!
艰难渗透,制造和机器人仍需十年磨合
机器人是未来制造业的大趋势,这几乎是业界都认同的事儿,而且谁能优先掌握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谁就有可能称霸制造业,甚至成为全球首富,毕竟,这些“机器工人”带给世界的改变要远胜于一两部漂亮的手机,或者一款假装免费的系统,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前端企业不惜话费高额的代价,去生产,去尝试,失败之后再度投入,颇有点百折不挠的意味,他们自然不是不心疼钱,只是在搏一个未来的制高点。
中国机器人的进程更加特殊,要受国情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往往关系到国际民生,毕竟,它除了源源不断地提供生活、工业用品之外,还能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地球人都知道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率低,赚得是辛苦钱,但似乎很多省份都离不开这种企业,甚至省长都会巴望着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在自己地盘扎根落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供就业,拉动内需,坦白讲,这种模式之于中国工人有着长期的不良影响,当一代又一代的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持续地消耗青春时,他们是很难找到向上流通之路径的。与此同时,他们的眼界又会影响到新一代工人,更糟糕的是,孩子们只学会了“讨厌工厂”,却没有修炼其他谋生之道,这正是中国工人阶级不可回避的尴尬,但中国社会向来讲求平衡、维持稳定,制造企业的不良影响虽然是经年来月的,但好歹不会在短期之内出现太过残暴的事件,而中国制造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实现“机器换人”,我们必须要等到现在的流水线女工渐渐老去,等待新一代工人能够纯熟地驾驭机器人,这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社会制度和基本人性。
机器换人实在是一个太宏大的话题,我们需要更聪明能干的机器人,也希望我们的工人能够增长相关技能,纯熟地驾驭机器人,但显然,机器人变得聪明需要时间,中国制造工人的成长更需要时间,或许是五年,又或许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