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4月30 日,我国成功发射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的导航卫星,也是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这次发射的两颗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十二、十三颗组网卫星。本次“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是对所有北斗人的最大鞭策和鼓舞,它们的成功发射,对改善和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覆盖区域的导航定位精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摘 要 :台湾厂商依靠代工模式发展起来的巨大电子产业在全球所占的份额有着绝对优势。面对未来高科技产品以及其中的半导体和电子零部件的主要市场将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国家的形势,其供给将变为瓶颈,因此,只有拥有巨大生产设施的大型企业才能支配市场。
摘要:俄罗斯M2MTelematics公司与莫斯科国立汽车道路大学共同为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汽车工业及农业机器制造局研发出了一种独特的RFID道路交通识别和监测系统,RFID道路交通识别和监测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卫星导航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完成车辆监控、远程控制文件、识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为驾驶员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等任务。
摘要:2012(第三届)中国物联网大会由主论坛、分论坛、封闭会议和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共同组成,以国际合作与应用实践为主线,以技术交流和产业互动为出发点,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地方政府、企业高层、科研院所等共同分享世界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产业应用现状及趋势前瞻,内容涵盖物联网政策、技术、产业、应用、商业模式、人才培养、投融资等,为我国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 要 :一年一度的 CeBIT 展览会为人们开启了一扇能预示未来世界的窗户。在 2012 年的 CeBIT 展览会上,IT产业和云计算等仍然是其热点。文章从云计算、电子信息安全、移动网络、电子商务等十个方面,分析了世界 IT产业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摘要: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12年6月28—29日以展会并举的形式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原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举行,展会针对道路交通安全以及智能交通领域,将特别设立“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城市公共交通产品”和“智能交通(车联网)”展示专区。
摘要:邬贺铨院士认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很重要的应用组成部分,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智能家居不存在垂直行业应用的探讨,不需要过多地讨论商业模式;可以在对家庭独生子女的看护、“智慧养老”、家庭安防等方面多下功夫。智能家居的设计要切合百姓需求。
摘要:全球的IT基础设施面临着严重的压力,随时有可能被汹涌而来的复杂和海量的数据所压垮。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个称为“云计算”的新模型。在云计算模型中,过程、存储、联网和应用都是通过网络上的服务访问来实现的,公共需求通过互联网访问实现服务,私有需求通过企业内部网的访问实现服务。云计算模型也称为智慧云,是智慧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摘 要:在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建立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管理系统,文中总结了技术创新管理的内涵,提出了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和基于查询相关度的检索模型,给出了建立技术创新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信息流程,并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技术创新管理项目为例,验证了文中方法模型和系统架构的有效性。
摘要: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和监控,因而必将引起军事领域的巨大变革,成为加速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推进军事变革的有力推手。文中描述了物联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物联网的技术框架和标准化进程以及物联网在军事上的典型应用,包括战场兵力呈现系统、战场物资保障综合系统和战术战法仿真验证系统。利用这些系统,可使指挥员实时感知战场的兵力分布和物资保障情况,并能通过获得的敌方兵力分布,来对不同的战术战法进行仿真,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摘要: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产业,对于惠州市加快经济发展、走产业高端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鉴于惠州市物联网发展具有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文章结合惠州市物联网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惠州市发展物联网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原本只能安装在较大平台的通信设备通过小型化、低功耗设计已经能够加装在较小的平台上,而通信设备的加装会使这些平台的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从而适应更多的应用场合。为了实现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和低功耗,文章给出了通信信号处理器的小型化和低功耗设计方法。
摘要:针对当前物联网应用层中相关数据交换标准纷繁复杂,相关标准主体各行其是的问题,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和本体的角度出发,从互联网、语义网和物联网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建立物联网数据交换标准体系的思路,即标准应以XML为语法格式,以标准化的本体为语义共识;标准体系应以顶级本体为基础,以纵向的领域本体和横向的任务本体为支撑,建立起各种不同的应用本体标准。文章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分析了所述标准体系发展的若干关键要点。
摘 要:城市地下管线就像一个人身体上的血管,是城市的"生命线",担负着城市中各种资源和信息的传输任务,城市 的正常运转需要周身的血管合理布局,统筹兼顾。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晚,地下管线规划和管理缺位,形成了地下管线权 属单位分散,地下管线运行监测体系不完善等很多问题,在城市建设中经常出现挖损管线、管线老化泄露等情况,造成停水、 停电、停气、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等事故,影响城市运行质量和效率。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通过一种手段,将城市中所有地下管 网管理起来,通过智能管理体系,对地下管网的空间位置、管线自身寿命、管线负荷运行情况、外界对其影响情况等信息进行 数据采集,存储于专门数据库中,运用专业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及时合理的处理维护措施。文中给出了通过物联网技术 使地下管线智能管理体系得以实现,并通过在监测目标上预先嵌入传感器,来使管理系统轻松获得有关地下管线自身及运行情 况的关键参数,从而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智能管理体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的实现方法。
摘要:工业物联网技术是未来几年工业自动化产品新的增长点。作者所在实验室作为VotingMember和ISAWCI工作组成员参加ISAlOO.lla标准的制定,研发了基于ISA100.11a的工业物联网通信协议栈软件、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研制的ISA100.11a工业物联网开发平台具有完善的硬件、软件产品及技术支持,核心技术已经形成专利池,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工业、环境监测、智能电网等应用系统的开发,并已经在中国四联集团、韩国汉阳大学等单位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