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集成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实现健康医疗服务的数据化、标准化和智能化,以提升医疗的品质、效率与效益等,对合理优化健康医疗资源配置、增强民众获得感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器。而且智慧医疗的发展前景也很广阔。
医疗科技的进步已经使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治疗,新技术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治疗方法。人工智能必将会重新定义医疗行业。同时,资本和政策的双重支持将驱动智能医疗继续加速发展。未来各行业都将朝着智能化、多功能化这个方向发展,目前来看,智慧医疗市场能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还不好说,但智慧医院和智能医疗肯定是一个趋势。随着医疗数据互联互通程度的提升和共享机制的建立,智慧医疗市场前景广阔。
形势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运营管理模式及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医疗机构打造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推动医疗模式的全新变革,依靠信息化系统从不同门户入口进入,再通过不同的体系把这些信息聚合。后疫情时代,数字科技已开始成为人们应对新形势的有利工具,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下,数字化转型战略性定位愈加明显。 医疗数字化应该如何做,数字化转型应该怎么转,数字化如何在更深层面支撑智慧医疗的发展,都是急需探索的问题。
政策是数字医疗跳跃发展的支撑点,数字医疗中有很多基础性环节需要国家出台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组建后,电子病历建设升级、医联体、互联网诊疗、医保信息标准化、DRGs等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医疗IT方面的企业表现出较好发展势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大规模跨区域的各类数字化医疗场景试用后,政策、用户习惯、数据三大要素将面临重大变化,推动数字医疗应用业务的落地及大规模推广。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在提升诊断效率、提高准确度、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推动个性化治疗等方面,这些新兴技术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后疫情时代更是加速了医疗行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脚步。
医疗领域的自动化是世界上最紧迫,也许也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每年花费大量金钱来解决它,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智慧医疗是指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术,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目前,虽然我国智慧医疗建设发展,总体上呈现稳健上升的态势,但是医疗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现。
互联网医疗的优势被进一步凸显,卫健委连发两文推动互联网医疗在社会生活中的加速应用。从实验室到临床一线,从病原检测、流行病溯源、快速筛查到疫苗研发,从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到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等限制,成为科技“战疫”先锋。在疫情催化和政策利好共同推动下,短期内各医疗平台流量迅速增长,行业迎来发展新阶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适应“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价格、医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联网+”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流动、促进医疗服务降本增效和公平可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重构医疗市场竞争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部分企业已有所行动。积极适应“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监测监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引导重构医疗市场竞争关系,探索新技术条件下开放多元的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互联网+医疗”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医联体建设,发展“互联网+医疗”,让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都作出了部署。医疗卫生行业按照部署要求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积极参与,“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推进行业职能转变、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作为新兴事物,也将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适时在政策层面加以引导规范,促进其健康发展。
互联网医疗已经在中国发展多年,服务内容逐渐从挂号问诊为主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专科慢性病、医药电商、医疗资讯平台等细分领域出现了大批代表性企业。目前,中国互联网医疗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主要应用于在线挂号、在线咨询和问医、查询个人检查报告、医生信息查询等,在长期医疗方面的帮助相对较少。因此,互联网医疗更多是线下医疗的一种辅助,在分层就医上发挥一定作用。
随着疫情发酵,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积极“触网”,从而为更多患者提供远程服务。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互联网+医疗”迅速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同时,“零接触”的医患互动方式,在减少人群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的疫情防控层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由此,以实体医院为依托的互联网诊疗等业务形态,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互联网医疗就完成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用户教育和市场普及。其在抗疫“第二战场”的出色表现,让人们见识到了互联网在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方面的突出优势,与此同时,在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实践后,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互联网医疗“野蛮生长”时代即将结束。在政策、需求的双轮驱动下,行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普通大众难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正确判别信息的价值。互联网医疗平台布局内容业务,集成多方专业数据库及医生资源,帮助用户筛选优质的医疗内容,逐步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当前,互联网全面渗透到社会各领域,推动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但与其他应用领域相比,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要慢得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互联网诊疗需求井喷。许多患者开始通过互联网医院在线复诊、咨询,享受药物配送到家的便利,不少地方还可以医保结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云医疗”看病模式。
目前,随着人们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越发成熟,智慧医院、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疗等概念也逐渐被提上建设日程,甚至有的医院已经正在建设和运用了。智慧医疗产业链条上各方缺乏有效沟通,研发人员不熟悉临床场景,医生缺乏对新技术的理解,面对新的产品类型,监管部门无法迅速制定评价标准等,也是阻碍智慧医疗发展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