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汽车电子芯片还要走多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0中国国际汽车半导体产业峰会”,就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部部长陈长年呼吁中国企业研发核心部件,进军ECU时,洋巨头再次用实例来阐述了这个高技术行业的门槛。英飞凌科技高级市场工程师曹洪宇表示,汽车电子产品要求15年稳定生产,且认证比工业要严格很多,过程漫长;中国本土供应商虽有意愿进入,但行动不多,未来几年还会以国外厂商为主。
英飞凌科技高级市场工程师曹洪宇
兼顾质量和成本 15年稳定生产使用
英飞凌的前身是西门子半导体,从最早博世的发动机电喷系统就选用英飞凌的半导体部件。其产品在工业界和机车已经家喻户晓,现在在路上跑汽车,以及北京-天津的高速列车上都有英飞凌的产品。
不同于消费电子产品迅速的更新换代,汽车电子产品一定要在10~15年内,保证安全可靠。英飞凌比较强势的领域是在动力,动力产品出现了问题,客户马上能感受到——因为车马上就开不动了。因此质量是汽车电子产品很重要的考验。
其次,产品要大规模生产,贴近百姓的采购能力,因此成本也是关键因素。并且英飞凌汽车产品生产线,设备99%都是全自动。
“英飞凌有一款16位的产品C167,从1985年问世,至今还在生产稳定供货。”曹洪宇不无自豪的讲述,“汽车电子产品与工业应用的区别在于,前者稍有改动都要层层通知用户,经允许后才做修改。”
对于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的中国,英飞凌也在加紧布局。曹洪宇透露,在北京会建一个十人的工程师团队,给客户提供整个解决方案,将欧洲的经验更多带到中国来;此外,上海团队也有所增加,服务客户定制芯片设计,涉及安全和动力总成。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本土供应商现状
中国企业集体缺席汽车电子芯片
中国汽车电子类集成电路市场主要供应商,汽车电子类IC市场基本为国外厂商所占据:飞思卡尔、英飞凌、NXP、意法半导体、锐萨、博世、德州仪器。
C114在会议现场与一位汽车媒体同行交流起中国电信行业的技术现状,当听到国产手机芯片和基站ASIC芯片的应用,他的眼神不乏惊讶和羡慕。
至于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本土供应商现状,在赛迪顾问汽车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徐鹏出示的“2009年国内最具成长性IC设计企业”名单上,不乏通信业熟悉的名字:华为旗下的海思、中兴旗下国民技术,以及爱立信旗下的天碁,但这些颇具颠覆的企业无一例外缺席汽车电子。
在汽车电子领域,即使是新进入的国外巨头如英特尔、Marvell,也还未能竖立起口碑。
一位参会者向C114讲述:“飞思卡尔能够做到10年以上稳定供货,而Marvell可能会在产品问世5年后,就宣布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