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问道车联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写这个题目在于小编刚好看到“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这句,猛然意识到此句如今已经成为提升逼格必备金句,于是抱着三观端正、四肢健全的好青年的心态去问了下度娘。一问之下才知道这跟我之前想的一只大猫用爪子扒拉着小花的画面大相径庭,大意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这件事让小编开始反思行业内勾画各个宏图伟业的蓝图,有没有停下来“嗅一嗅蔷薇”呢?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车联网,作为庞大的物联网的一个分支,预估2015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的市场,是当之无愧的“豪门”。可是从2009年号称“车联网的元年”到如今离2013年落幕还剩十多天,这块“肥肉”还在人们眼前飘来飘去。而所谓的盈利模式、所谓的杀手级应用、所谓的创新怎么看都像是行业内自导自演的剧本。蓝图是好蓝图,行业是好行业,企业真的也是兢兢业业的好企业,为何就是“叫好不叫座”呢?
最近看了一篇关于车联网的文章,“五问车联网”,从车联网的现状到终极形态五个问题个个击中痛点,小编作为刚入行的新人,没有如此有力的陈词和敏锐的触觉,单单从自己接触的车联网来谈。其实车联网不管是有产品落地还是谈概念好,小编发自内心的问一句,大家聊得怎么好,消费者知道吗?
小编对周围的车主做过一个调查,听过的大约占百分之三十,说得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的占百分之五不到(随机访问,数据可能不够严谨),这样的一个现象至少说明了车联网的概念在国内大部分车主那里还没有得到普及。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象,那就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没有得到教化。对前装车厂来说,消费者如果没有一个使用的概念的话,买回去的也是一个摆设,噱头用尽了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对于后装企业来说,没有号召力的产品怎么迎来“大丰收”?不是刚性需求的产品如何占领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引导消费者找到价值。车联网的普及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至少这个蓝图也要给消费者勾画出来。
3G没能改变车联网,4G来了小编也不敢抱很大的幻想。现在的车联网企业联网的遭遇同7、8年前的智能手机一样,人人都有新思路,各自为政,默默探索,但是在信息产业革命下,“开放”才是一条真正的大道。Android、Google定义的标准所有的手机都可以去用,这这就大大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难度,会有很多人去参与,也会很好地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智能手机普及如此快的原因。
而车联网制接口层、应用层不同,意味着不同的车型需要开发不同的应用。而车联网所涉及的产业链很长,包括汽车厂商、运营商、IT厂商等参与者,均想控制更多话语权。因此,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打破行业界限,尽快实现统一标准也成为车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小编只想对众多产业链的大佬说一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家坐下来谈谈心,该圈地的圈地,该划线的划线,划分好利益,再不下手,来抢的人越来越多了。
现在不只是汽车企业,目前介入车联网的公司相当繁杂。3大互联网巨头谷歌、苹果、微软都已经悄然进入汽车操作系统平台领域,宝马已经宣布明年的全部车型将整合苹果的车载语音系统。就在本月初,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华为也藉其车载模块新品ME909T的发布,宣布正式进军车联网领域。今年9月,中国家电大佬TCL也宣布杀入车联网。人人都在抢的“香饽饽”证明确实是一个可口的食物。
车联网要建一个生态链的话,那终端要交给消费者,所以做好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顶端非整车厂不可。小编认为庞大产业链的建设以及最终消费者的教导,还是要靠整车厂的力量去进行整合。目前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参与到车联网这个阵营来,沃尔沃、福特开发了自己的车联网系统,本田也打算启用ios系统,而国内主流车系也在逐步入驻,今年上市的上汽荣威550配置车联网系统,大受关注。据悉,美国今年出产的低端车型已实现全部联网,具有自动泊车、自动跟车及主动避撞等功能。而在中国,这大部分还只是高端豪华车主们才能享受的服务。产业链上的后装企业、车联网运营商、服务商等前期还是要和传统的整车厂进行合作共赢。
未来已来,车联网时代,那些为之拼搏、为之努力的人们请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