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后视镜:你的车联网数据已接入50%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相关数据显示,2015 年中国汽车年产量将有望突破 2500 万辆,而联系紧密的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将接近 10%的临界点,市场规模可能冲破 1500 亿元。
简单的回望2015年辅架在汽车行业的相关事宜,除了能聚焦大家好奇心与期待的无人驾驶、智能交通、车联网。智能后视镜却也不可或缺的成为了中国车载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们的到来革新着这个行业,同时肩负着承载起车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可能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不是车载导航?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谈。
车载电子行业内,可与车联网洽接的智能后视镜并非为首要选择。车载导航、行车记录仪、电子狗等都可作为一个基础立足点,为车联网的未来筹划出一个相当不错的发展空间。而且相比之下,车载导航悠久的历史或许是一个更好的搭建车联网未来平台。然而,为什么不是车载导航呢?
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要点。1.传统的潜在影响:因为车载导航多年的发展历史,传统定性的部分诉求已如当年带物理按键的手机一样成为了行业标配,除了系统、功能上的软件承载,硬件上已很难扩展更多的市场潜力。2.病态的市场映射:就车载导航反馈给我们的新闻重点来看,企业商们基本抱着赚足效益赶紧撤退的病态心理。而这些在价格门、恶意营销门、辐射门、谜题门中更呈现出了扩散出了连锁的市场影响。3.少去的真挚初衷:车载导航虽然也在跟着时代的演进由外到内的改善着自己,不过就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大部分也都是在宣传片中摆出的自己所谓的智能气息。大部分企业已或转(转型)或离,而真挚还想在车载导航内发展的企业已经屈指可数。
对比其中,智能后视镜以三条以上的自身优势暂时领先一步。
2015年,智能后视镜的发展超出了行业人的预料,谁也没有想到在汽车上默默无闻的它居然还能玩出一个智能范,谁也难料如今已有200多家在做的企业做着自己的智能后视镜品牌。其实,自智能后视镜诞生之初,企业商们也或多或少的在关注着这个新鲜品所能触发的市场效益与未来潜力。开始是谁把握住了先机?结束谁又错过了发展的利好机遇?相信现在市场也给出了几个可有的准确答案。
所以,在一个可定性的市场发展阶段,车联网与智能后视镜的接入方式便可在功能上跃进至一个高层次的产品级别。如今,智能后视镜已经在功能、工艺上拥有了稍显不错的产品成效。比如某款名为仙人指路的智能后视镜品牌优势功能之外加入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已通过的强制性标准认证(3C认证),再比如系统软件层面的综合产品优化,以及更多可寄存在未来可能扩展的大镜面以内的硬性工艺标准。这些是车载导航所并具备的显性、隐性优势都是智能后视镜可标榜的优好之处。而车联网与智能后视镜的洽接则可在软硬共存的合理优先层面调整出一套不错的未来方案。
结语:几年前,很多人都说无人驾驶离我们很远,智能交通与车联网还要再等很多年,而现在无人驾驶已经路测了几多遍。智能交通还要等多久我们并不清楚,也不好预测,不过,如果跨平台的整合执行力够快、够强,我想这些也就是几年的事情吧。你看,两年的时间车联网已经快速的把数据点接入了50%,那么之后的几年是不是可以更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