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五大企业新建动力电池项目规划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点在于动力电池的生产和电池技术的创新,在政策的推动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越来越明显,各大动力电池集团纷纷扩建投资新项目以满足市场要求和发展趋势。电池厂商投身规模化建设并形成核心竞争力才是发展之道。2016年,数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陆续投资新建项目,竞争格局愈发激烈。
●国轩高科复合三元电池项目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五月,坐落于合肥市瑶海工业园。国轩高科是一家专业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组成材料的研发生产企业。公司承担了三项国家“863”重大课题的研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并将动力电池视为研发之根本。
据悉,国轩高科产业基地三期项目目前正在合肥规划建设中,而近日,多家机构调研国轩高科复合三元电池项目,国轩高科表示鉴于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各自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公司将在同时推进两种电池的研发与技术升级的基础上,将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对安全性与循环寿命更加敏感的新能源客车等商用车型,将复合三元电池用于对能量密度及倍率性能较为敏感的新能源轿车等乘用车型。「盖世汽车•新能源」认为,国轩高科此举符合国家目前政策走势,三元电池在新能源客车上的禁用可见一斑。
据悉,国轩高科复合三元电池将于本年三季度正式生产,这批产品合作对象主要为北汽新能源,此前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自 2015 年便开始向北汽的海狮和威旺两款纯电动商用车型供货,如今复合三元动力电池投产后将用于北汽新能源多款纯电动轿车上。
●吉利金华动力电池项目
在中国几大自主品牌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研发之时,吉利也大面积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首当其冲的动力电池项目是吉利控股集团在浙江省内布局的首个研发与制造基地。该基地是吉利与香港洪桥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的的企业项目,计划投资高达21亿人民币。全项目规划用地约200亩,建成后每年将可生产150万千瓦时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为吉利2015年发布的“蓝色吉利行动”战略铺路。按照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此前所说,吉利将加快从传统汽车领域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转变,而金华动力电池项目建成后,产能可满足8万台纯电动车使用,将为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力神动力电池扩张项目
天津力神电池是一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自1997年成立至今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研发与生产服务,如今年产能达10亿Ah锂离子电池。据悉,为了满足新能源车领域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现状,力神电池决定扩建动力电池项目。近日,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扩建项目正式获得批复,项目用地达53031.7平方米,总投资高达12.11亿人民币。力神将进一步巩固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力求达到国际动力电池一流水平。扩建项目预计2017年投产,届时能为天津力神电池年产能增加3亿Ah锂离子电池。
天津力神电池股东多为国家重点企业,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投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天津蓝天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和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此次投资扩建将会是各方合作共赢的新契机。
●三星SDI增投环新(西安)动力电池项目
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工厂是三星SDI公司、安庆环新集团和陕西省政府签署成立的中国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并与西安高科集团共同合作打造中国领先的尖端生产线。目前三星SDI西安工厂拥有年产4万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能力。在技术方面,三星SDI动力电池项目包括48V低电压系统的电池芯、模块、电池组和整套解决方案。三星SDI拥有两座动力电池工厂,此次将投资放在中国西安工厂目的是扩大中国电动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在众多的电池制造商中脱颖而出。据悉,三星SDI此次投资计划额约8.65亿美元,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动力电池项目,也表现了三星集团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三星SDI也将放弃燃料电池业务,以此来平衡公司收益。业务方面,更与中国及世界最大的客车生产企业宇通、中国最大的卡车生产企业福田等中国本地十余家商用车及轿车企业签署了供应动力电池的协议,并已开始供应产品。
●天能集团锂电池三期项目
天能集团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以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名列全球500强第30位。目前天能集团拥有25家全资子公司,八大生产基地,同康迪、众泰、华立、奇瑞、北汽、力帆等 1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均建立了合作关系。据去年天能集团财报显示,其动力电池销售额达到5.56亿元,而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天能集团客户名单暴增,公司在加班满足生产的的同时,也正抓紧建设锂电池三期项目,预期建成后天能锂电池总产能将达到5.5GWh。届时,天能集团动力电池业务将再上一个台阶。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充分发挥了资本市场的优势,但也要走创新发展之路,核心技术的提升才是企业竞争力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