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第800万辆下线 2017必须跑赢大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广东花都第二工厂东风日产第800万辆下线仪式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他被授予东风日产荣誉员工,享受员工购车福利。他就是东风日产的第一位车主——李振华。与他一起的,还有东风日产的第一辆车。 让第一辆车和第一位车主迎出第800万辆车及车主许洪浩,实现跨越时间的联结。
“800万辆不仅是数字,更是检阅;而今迈步从头,不忘初心,开启全新征程。”东风日产能总经理周先鹏如此感慨。
他同时透露了两个好消息:截止12月25日,东风日产今年累计销量达到110万台,同比增长13%;与此同时,日产单品牌的年销量达成100万辆。细分看,新轩逸累计销售36万辆,新奇骏销售17.8万辆,新逍客销售13.8万辆。
2016年产能缺口10万辆
“马马虎虎吧,也不是有多好。”据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陈昊谦虚的表示,由于市场超预期,目前东风日产产能不足,“今年年底我们欠经销商车大概有10万台。”
谈及日产及日系车今年的良好表现,陈昊提及一个让人意外的原因。“钓鱼岛事件帮助了日系企业,当时的危机,让日系开始调整和改变,在产品端发力。”2012年的危机让当时的东风日产年产100万辆延迟到了2015年实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按照36个月的产品周期,2015年底就是日系产品发力的时候。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东风日产另外两个优点,“作为合资车企,我们只有一个企业一个渠道,所以我们的效率是最高的,我们的产品系列也是最全的。”
中国汽车工业的大环境变了,东风日产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经营质量比经营数量更重要,致力于价值链的长远经营。”
新环境下的新战略已经在东风日产今年各种动作中落地。
“没有客户,我们什么都不是。”所以奉行客户至上的东风日产说,800万辆存量是最优质最宝贵的积累。东风日产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前10个月,置换率就达到了12.21%。
“现在经销商的收益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的重点:经销商有盈利,然后客户要满意。”陈昊告诉凤凰汽车。据悉,2016年是东风日产的客户年,品牌好感度同比增长3.8%,首次超越丰田,跻身合资品牌前三。
在品牌年轻化的2.0时代,2016年日产品牌推出了4款年轻化产品,包括西玛、新天籁、新轩逸、新骐达,全面导入新设计和安全技术。而日产i-SAFETY智能安全技术组合已经在包括新车在内的80%的主力车型上应用。
作为技术流,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是日产海外最大的研发中心,截止2016年底,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已经获得有效授权专利222项,新增专利39项。东风日产的发动机工厂的产量也是稳坐日产联盟的全球第一。
一直衷情纯电路线的日产,在纯点技术方面也是日益精进,目前东风日产的电池包技术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再度提升,6年来,东风日产纯电动车累计无故障运行超过千万公里,同时提升电池回收管理,实现电池生涯零污染管理。
2017年,一定要跑赢大盘
明年市场目标如何?陈昊没有透露具体数字,只是说“肯定不能输给大盘,日产跑赢合资大盘,至少103万辆;启辰跑赢自主大盘。
在市场层面,陈昊透露2017年的重点是加强SUV产品线,争取SUV占到年销量的35%。除此之外,主力天籁既要走量,还要承担品牌向上的任务,蓝鸟和骐达也要有一定的增量。对于目前销量不太理想的西玛等,他表示降价不是日产的选择,未来一方面要通过品牌力提升来牵引销量。这样也许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符合东风日产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在后100万辆时代,日产的步伐要做到稳健和均衡。
据悉,2016年-2020年,东风日产将陆续投放日产和启辰品牌共超过15款车型。
针对目前业界对启辰品牌独立的传言和热议,陈昊的回答模糊又暗含深意。他谈到启辰当下的思路是品牌向上和渠道向下。“渠道是主机厂的毛细血管,越细越好。”同时他透露,随着启辰品牌的成长和产品导入丰富,在渠道向下扩展的过程中不排除一些可能。
综合来说,“客户年2.0”依然是东风日产2017年的整体知道方针,进一步强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2017年的新突破可能更多的落在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YOUNG NISSAN 3.0时代,发布了“I³计划”。从智能出行(Intelligent Mobility Technology)、智造品质(Intelligent Manufacture Quality)、智享体验(Intelligent Customer Experience)三大维度布局未来。
在智能出行方面,以“零碰撞、零排放、零距离”作为终极目标,开启汽车技术的智能化升级,东风日产将成为率先导入中国的量产电动车的首个合资品牌;在智造品质方面,构建国内首创“整建制”先进工程技术中心,以数字化开发平台、智能化精工制造和信息化品质管理,实现制造技术的智能化升级;在智享体验等方面,依托国内首个合资汽车公司自建电商平台车巴巴、率先将VR技术应用于新车体验的沉浸式产品数字体验平台、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的应用,进行顾客全触点的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