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补?又有七家车企被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新能源汽车推出后,政府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包括了补贴政策,但是,有些“心机婊”企业,以各种理由骗取补贴,日前,公布了七家骗补企业的处罚。
去年9月,财政部公布了骗补的五家车企名单,并对涉事企业进行了处罚。而今年春节才过,政府就又打出了一记重拳。日前,工信部发布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布了对金华青年汽车、上汽唐山客车、重庆力帆、郑州日产、上海申沃、南京特种汽车、重庆恒通7家骗补车企的行政处罚决定。
处罚结果为撤销7家车企相应问题产品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取消其相关产品的生产资质;暂停这7家车企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责成公司进行为期2个月整改。整改完成后,工信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从这一系列的组合拳可以看出国家治理骗补的决心和力度。但在看到这几个涉事企业落马后大快人心之际,另一个问题也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还有谁?究竟还有多少家企业涉及骗补?肯定不止这七家吧?其实这个问题早就被提了出来。据业内媒体称,有相关知情人士表示,被定性的骗补企业可能有24家。但坊间也有谣传称涉事企业远不止这些。
去年9月财政部公布了对一部分骗补企业的查处结果,并抓出了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河南少林这五家典型企业。他们除了通过各种虚假手段骗取补贴,还存在有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以“有牌无车”这种形式骗补的行为。通报中同时还提到了“在检查中还发现其他问题”,比如 “有车无电”、“标实不符”等骗补方式,而被发现使用这些骗补伎俩的,就有上面提到的那24家企业。
五家在前,七家在后,里外里就是十二家,如果后面还跟着24家……实在不敢往下想了。
其实政府出台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推动新能源车产业能够顺利向前发展,同时激励企业能够在技术、生产方面有所提升,拿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来。但骗补事件一出,不由得让人们对这一行业失去了信心,而政府的一片好心也被这些企业当成了驴肝肺,着实让人失望。对于那些骗补被抓的企业,也让人实在很想给他们挑个大拇指,赞这些企业真不愧是一群“心机表”。为了利益,这心眼儿动的简直是快要上天的节奏了。有那个脑子怎么就不能放在研究产品技术上呢?也真是醉了!
不过常言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骗补车企的行为自然令人不耻,但存在漏洞补贴政策也难辞其咎。补贴对于车企而言无异于一块用丝线吊在眼前的肥肉,面对着如此巨大的诱惑,总会有那些胆儿肥的人“顶风作案”。补贴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具体条例的实行中,对于补贴金额、审查流程、核查复审关卡等等,政府都必须要严格、谨慎的进行控管。
除了自律和严格的控管。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扶持的力度。很多业内专家都已经多次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过度依赖政府的补贴与扶持,以至于产业发展缓慢,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国内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更曾直言:政府一味补贴生产或金融体系,长此以往会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也即是说,该破产的人就让他破产。只有忍痛放手,让这个产业经历摔打,才能真正的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