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或带动汽车电子需求井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有消息称全球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将有望推动国内电动汽车制造企业配套升级。另外,6月15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97批)的车辆新产品公示。本次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74户企业的250个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共67户企业202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18户企业48个型号。据统计,250款新能源汽车产品中新能源乘用车有25款,新能源客车有152款,新能源专用车有73款。
事件点评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举一动正受到市场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尽管特斯拉来华建厂的消息尚未坐实,但表明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和发展潜力,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50万辆,而在2011年还不到1万辆。5年间的高速发展,让厂商嗅到了国内市场潜在的巨大需求。另外,中国官方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也十分具有吸引力,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已成定局,但是前不久工信部发布的乘用车双积分政策让业界看到了希望。根据双积分政策中新能源汽车积分的管理制度表明,技术实力雄厚的生产厂家可以依靠自己的优势获得大量新能源积分,同时额外的新能源积分可用于交易,这将为厂商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在政策和市场重大利好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将陆续进入国内市场。
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将带动相关智能驾驶硬件、汽车电子零部件与核心锂电池制造等电子领域市场进一步扩大。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并不是培育汽车电子发展的唯一平台。但是在我国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电子化拥有更多先发优势,其电子化程度将更高,塑造“新”概念。
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助力汽车电子领域发展
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它是用传感器、微处理器MPU、执行器、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汽车电子所包含的种类十分丰富,从汽车控制装置如动力系统、整车控制、底盘控制等到车载汽车电子装置等。而从硬件组成上看,就包含诸如被动器件、动力电池、LED照明设备、汽车电子芯片、各类型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等。由此可见,汽车电子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旺盛,也会带动汽车电子行业各相关领域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应用的增加和互联网对汽车的逐步渗透,汽车的电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出现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高度电子化和以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智能化产品。中国作为汽车产销大国,汽车电子市场需求亦快速增加,汽车电子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将推动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快速发展。据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740.6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12.7%。
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增长是助推汽车电子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类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更加依赖汽车电子。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分类销量占比中,纯电动型汽车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这就促使了对动力类电池需求的发展,从而为动力电池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其次,人们对于汽车的其他功能如驾驶安全、娱乐、自动化等也有了更大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对传感器、软件系统、基本电子元件等各领域的成长。
ADAS用量将迅速提升传感器融合成重要趋势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AssistantSystem,简称 ADAS),是通过信息采集与处理,从而辅助驾驶者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甚至进行主动式干预的主动安全技术。ADAS硬件的核心是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和处理器。由于世界各国的汽车安全标准、汽车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驾驶安全需求不断增长,导致近年来具备主动安全技术的ADAS系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策略分析公司(IMS)数据显示,汽车电装配件市场预计将从2015年的2390亿美元飞速增长到2020年的3033亿美元。而根据IMS对中国ADAS市场规模的统计,2014年中国ADAS市场规模以及在1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接近800亿元,年均增速在30%-40%。
德尔福安全系统产品开发部亚太区高级工程经理沈骏强指出,ADAS技术目前正处于快速普及推广阶段,未来大规模普及取决于标准法规的制定、技术的成熟、成本的下降及其对中国驾驶员行为特性和交通状况的适应性。正是基于ADAS良好的市场前景,诸多零部件企业争相进行相关布局。
从目前来看,传感器融合主要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硬件的融合,就是将激光雷达和摄像头集成在整个PCB板上,全部的信号传输都是在PCB板内完成,直接在控制摄像机系统的BSD或者微处理器以及控制激光的微处理器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通过摄像机把环境或是细节化的目标信息传递给AEB算法,可以提升整个传感器对AEB功能的性能。另外一种是独立的两个传感器通过数据总线进行数据的交换。例如,摄像机会将其在目标识别以及车道线方面收录的信息通过总线发送给雷达处理器,雷达处理器在进行环境建模或车道线预测、行驶轨预测的情况下去收集摄像机上的数据,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动力控制或应力控制。
目前ADAS市场主要被国外Tie1系统供应商所垄断,在商用车市场,威伯科、大陆和博世三家公司就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在乘用车市场,大陆、德尔福、电装、奥托立夫和博世则占据了65%的份额。国内虽然已涌现出很多自主品牌的ADAS系统提供商且少数产品也已进入前装市场测试,但毕竟起步较晚,而ADAS需要较长的技术积累,短期内很难与国外ADAS巨头抗衡。
汽车行业发展推动锂电池转向动力领域
锂离子电池自诞生之日起,就在抢占其他二次电池的市场份额,同时还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锂离子电池首先切入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我国的锂电池市场规模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预计到2020年整个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亿千瓦时。2015年,我国锂电池市场中,消费类电池占据最高份额,但动力类电池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于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等方面的应用,新能源汽车所要求的锂电需求量规模更大、要求更高。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带来了动力锂电池的旺盛需求,动力电池所占份额有望快速增加。
消费类锂电池一般应用在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而随着今年来智能手机的拥有量逐渐趋于饱和,智能手机的需求的增速已经达到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锂电池的增长趋势将会受到影响。对比智能手机而言,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新型汽车市场的需求还在持续增长之中,这一变化将直接导致部分消费锂电池生产厂商开始谋划转向动力锂电池方向。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最迅速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中国锂电池企业开始跻身于全球锂电池前列。就锂电池企业市场规模来看,2015年全球锂电池前10家市场规模达到1041.53亿元,占全球锂电池市场的66.4%。三星、松下、LG依旧占据前三位,但是松下受益于特斯拉的带动,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企业,LG在动力电池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在前十位中,共有5家中国锂电池企业,分别是比亚迪、宁德、沃特玛、力神、国轩,中国锂电池企业单个规模仍小于国外。尽管在2016年,由于“骗补”风波,国内锂电池行业受到一定的影响,增速出现了回落,但新能源汽车需求仍持续上升,加上近期政策和资本面上的利好,国内锂电池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发展。
政策推动国内锂电池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近日,工信部出台《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其中第八条提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GWh瓦时。该目标是此前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规定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的40倍,相当于100多亿的产值。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集中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制造企业,并且对锂电池市场进行有效的整合。据工信部统计,2009—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从0.26亿瓦时飙升至163.4亿瓦时,短短6年时间增加了600多倍。同时,为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也从几十家增加到2016年的300多家。而这些新增的动力电池企业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其它领域转行而来,存在技术实力薄弱,人才积累匮乏等问题。动力电池产业面临着准入门槛低、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安全性难以保障等问题,并呈现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现象,尚未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面。此次规范条件的出台,限制了锂电池领域的盲目扩张态势,一些落后的小企业一段时间之后也会逐渐退出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内龙头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基础。
政策扶植加速汽车电子芯片进口替代
半导体芯片在汽车领域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常见的多媒体娱乐系统、智能钥匙和自动泊车系统外,芯片还广泛应用在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系统、安全气囊、驾驶辅助系统、电动助力转向、ABS、电子稳定性系统(ESP)、行人保护、胎压控制、电动车窗、灯光控制、空调系统、座椅调节系统中,堪称汽车的神经。我国的汽车电子芯片市场的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2015年达到了318亿元。但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汽车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随着汽车智能化、车联网、安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芯片的使用将更加广泛。我国提出的“制造2025”,“中国芯”等政策,芯片进口替代需求强烈,政府大力支持国内厂商自主研发芯片,获取产业链上高附加值,未来自主研发汽车芯片企业有望实现突破,打入国际主流厂商供应链,逐步取代进口芯片。我国汽车电子芯片行业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我国汽车电子芯片行业需求规模将达到约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