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上涨惹的祸!车载电子价格涨得快 车厂还能忍多久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国内同质竞争环境使得大部分电子产品制造业者利润低微,一直以来靠走量取胜。上游原材料价格在高位继续上扬,让下游终端厂商有苦难言。
目前,智能后视镜、车载导航客户订单需求旺盛却回款缓慢,物料价格早已超出车机厂家运营成本,亟需现金支撑。加上国内中小制造业者融资成本太高,涨价与缺货双重打击之下,工厂有苦难言,要扛不住了。
从6月中旬开始,车载大屏机涨价潮蔓延至整个车载导航供应链,各种成品价格上调,车载大屏机厂商表示,由于物料价格暴涨40%-60%,不接受任何有价格订单,或者打款定价订单,只接受现款提货。如果按照原来价格,就是做一件亏一件,很多厂商宁愿不接单了,目前屏涨多少产品就调价多少。
众所周知,自去年下半年起,像屏幕、处理器、内存、闪存、摄像头这些必备元器件除了涨价就是缺货,尤其是屏幕与FLASH等关键配件的缺货现象已经非常严重。物料成本是大屏机等汽车电子产品最大的成本,对于一些原本就利薄的超低端大屏机来说,成本上涨势必没有利润空间,厂家不可能亏钱卖,涨价也就成了必然。
车载导航、智能后视镜对大屏需求爆发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导航后装市场规模已超1100万台。随着汽车后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改善以及乘用车陆续进入保养维修高频期,车载GPS导航设备在未来3-5年仍将快速发展。
另外值得关注是,随着车载导航系统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巨大的市场也引起车企的关注。车载导航系统前装市场出货量也随之迅猛增长,2016年出货已经超过500万台,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1000万台。车载记录导航系统前装化将成为趋势。
附:行车记录仪将成为“标配”?
2017年的汽车智能后视镜规模将达1350万台,增长达55%,基本与传统导航(包括安卓大屏机)市场容量持平。就产品而言,4G、大屏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后视镜从之前的5寸上升到6.67寸和7.76寸,进化到现在最大的8.88寸。屏幕越做越大,也能显示更多的内容,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因此,记录仪要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