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真的产能过剩吗?其实是这样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担忧一直就有,近期更厉害了,连国外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路透社日前报道称,希望借助中国清洁交通投资东风的汽车企业数以百计,这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商、电池制造商、房地产开发商以及老牌汽车巨头。但并非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都能走到终点。多年来,中国承受着钢铁、煤炭、太阳能电池板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困扰,现在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下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
3个月前,华尔街日报还发表题为《中国有487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但地方政府吵着要更多》的文章,以更详细的数据,提醒中国有关方面注意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问题。文章称,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7.7万辆,同比增长53.3%,可讽刺的是,这些车是由487家车企生产的(平均每家车企销量不足1600辆)。
其实,不用国外媒体提醒,国内许多业内人士早看清这种风险了。实际上,自从2015年前后中国开始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包括乐视、格力、宝能在内的许多行外人就已经开始觊觎这块肥肉,一时间形成颇具规模的所谓“造车新势力”。而地方政府则为了吸引投资,紧跟这股造车热潮,奇点、合众、新特等初创造车企业也纷纷以伙伴关系成立。这不得不让人担心,刚刚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里混进太多滥竽充数者,会有引发产能过剩的巨大风险。
有学者认为,早期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的骗补问题,只是折射出产业野蛮生长的插曲,而当下因参与者过多而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很可能将整个行业带入混乱境地。有数据显示,根据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产能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将超过2000万辆。而按照此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00万辆。也就是说,目前各家车企规划的产能总量已经达到了这一规划的10倍之多。
然而,另有一些业内人士对此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任何市场早期发展都会面临资本乱入问题,这是正常现象。新能源汽车市场应允许更多人加入进来,形成充分竞争和市场选择、淘汰的局面。确立了这样的前提,那么说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就是一个伪命题。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根据我国的人口密度,汽车千人保有量的峰值预计能达到400~500辆,到2035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6亿~8.5亿辆,未来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必将引发产能的大幅扩张。这也为作为潮流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大的增长空间。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爱驰亿维联合创始人兼CEO谷峰则直言,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投资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或将持续数年,产能也会分批根据销量的情况综合考量。在发展初期,整体的投入可能会非常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吴松泉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2000万辆这个数据可能仅是各地方和车企的规划产能,届时能否真正落地还有待观察。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车企完全可以通过调节生产节奏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如果实际需求逼近或超过设计产能,企业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生产班次或延长生产时间来应对;产能利用较低时,则可以减少生产班次和缩减生产时间。
不过,虽然将车企未来数年的(规划)产能相加与目前销量比较的做法“根本上是错误的”,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未来一个时期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这一点业内几乎都认可。正如吴松泉所言,产能过剩事实上肯定不可避免,但应处于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不能过度。
问题就在于如何把握这个“度”。事实上,“度”,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预”。具体而言,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胜劣汰,通过竞争引导企业合理规划建设产能;各地方政府应在落实国家投资和准入政策的同时,重点支持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合规的汽车企业发展;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监管,杜绝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企业应在客观分析市场需求和企业竞争力基础上,在产能建设上坚持滚动发展,逐步增加产能;加强产能监测和信息发布,引导投资;引导兼并重组和产能合作,完善退出机制,推动劣质企业退出。
古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但这取决于能否做好“预”的工作。提前做好规划,解决好可能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则是对企业和政府当下能力的一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