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保!新能源发展出现新的拦路虎?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新能源车投保困境——假如汽车质量问题定调,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出现抵触情绪可能会出现,亦不排除出现针对性拒保现象。
4月汽车行业不平静,在西安女研究生“机盖维权”揪出4S店乱象,让奔驰品牌价值大幅贬损后,日前特斯拉在上海的自燃事故让大众聚焦在电动车安全性问题上。事发后保险公司拒赔(事主朋友爆料)、新能源汽车投保困难、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是否禁得起考验等话题,尤为受到关注。
今天我想从保险行业切入,与大家探讨关于电动汽车所面临的问题。从揭露保险行业潜规则开始,向各位娓娓道来。
价格竞争和风险偏好的畸形
保险意识相对薄弱的中国车主群体,在每年为爱车购置车险时都免不了发一通抱怨:每年都上这么多保险,但是自己每年用车都小心谨慎,感觉这钱就是“白送给保险公司的”。
通过这类抱怨,向原保险公司要求优惠和礼品,意图探出底价和业务员虚实的车主们,有时候会被业务员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大型保险公司服务水平和赔付率较高,价格相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又差不太多,很多时候中小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会通过说服车主摒弃自燃涉水及车上人员责任险的方式(说服车主购买人身意外险等独立险种替代,提成更高)做低整体价格;甚至会存在实操猫腻,通过后台调整使用年限等方式将车损险和盗抢险费率做低,以求留住续险客户。
这种通行潜规则存在多年,加之保险行业整体信誉不佳,导致很多车主对事故赔付信心不足,对续保价格极为敏感。一些车主在出现重大事故后,发现自己要求业务员做低价格,换来的是车辆估价的贬损,甚至是遭遇涉水和自燃后没有保险分担损失的尴尬。
保险行业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从投保到理赔的一整套业务流程,涉及各地保险公司经营境况问题,车主抱怨业务员和理赔员业务水平的根源在于,各地业务发展水平不一,所以同一品牌的保险公司在各地的服务水平,猫腻的多少都是不一的。出现事故后,涉及4S店、专修厂和各类赠送服务(拖车换胎加油等服务)的满意度也是不同的。
业务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影响了保险公司的风险偏好。假如某中小保险公司,2018年在民风彪悍的A地开拓业务,开放了50万以上的进口车投保业务,在2019年感知到此类车型出险比率过高的话,那么老客户再次投保即便没有出险,费率也会随之上涨,或者干脆拒保。
那么A地的进口车车主2019年该怎么办呢?一些更加大胆更加中小的保险公司会为了竞争客户,在服务水平欠佳的前提下压低价格与大型保险公司们争抢客户,让进口车为首的特殊车型车主面临着价格诱惑和理赔的潜在不确定性。
在新能源汽车出现前,以进口车等特殊车型为主的投保难现象就已经存在,所以到了新能源汽车这里,没有专属保险产品(电池险等产品缺乏)、费率高、理赔麻烦、绑定4S专修等一系列难题,继续困扰着“特斯拉车主们”。
特殊险种存在的特殊问题
国内车主保险意识不强,不仅体现在对价格敏感容易被中小保险公司低价诱惑层面上。在相关条款认知层面,也存在“想当然”和漠视情况。
在某知名保险公司就职的业务员小李,就曾见证一起盗抢险事故引发的争议案件。这个案例所显露出理赔难问题,与特斯拉自燃事故存在某种共通性。
车主家住三线城市下辖的一座小县城,因为购房后没有购置昂贵的地下车位,加之地下车位管理混乱,很多车主一直违规占用车位形成了潜规则,所以该车主在投保盗抢险后并没有关注相关条款对其理赔权利的限制。
车辆被盗后,车主报警后想当然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但是小区停车场具有经营和保管属性,此涉事车辆没有购买并签订保管合同,所以保险公司认为这是车主自身不当行为所致,涉事车辆的理赔也应当由车主与物业公司交涉。
实际上,在此类带有保管属性的经营停车场所,所发生的一系列车辆损失问题,都牵涉管理场地的经营主体的责任。因此,在停放场所发生的车辆损失问题,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上海特斯拉自燃事故被曝被保险公司拒赔后,相关专家依据寥寥信息给出了猜测性解答,目前来看事件将涉及汽车厂商、小区物业、车主和保险公司四方责任判定。
自燃特斯拉车辆是3年半车龄的新车,在质保期间的新车,假如涉及质量问题,特斯拉的责任难辞其咎;
自燃火情发生后物业没有及时处置及报警,火灾扩大后的责任也需要量化;
车主是否涉及不当行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量化将涉及厂商正确指引责任问题。
特斯拉自燃后大火波及其他两辆车辆,并且已经超出了三者险的赔付额,很显然这件事已经将涉事车主扯进多方理赔关系中。目下公开信息较少,车主是否为新车投保自燃险是个关键疑问,大火将汽车烧至残状能否确定起火原因也是个关键问题。
这两个关键问题将决定理赔程序的走向,日后理赔程序中的细枝末节,也可能放大新能源车投保困境——假如汽车质量问题定调,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出现抵触情绪可能会出现,亦不排除出现针对性拒保现象。
为什么说新能源会被拒保?
特斯拉自燃在世界范围内不算是新闻,但是相关报道国内相对较少,之前国产厂商力帆、威马、长安奔奔及奔驰等品牌的电动车都出现过起火事故。据北京日报报道统计,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共发生了59起。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起火33起,新能源商用车起火26起。
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的领军者,粉丝众多,当然负面新闻也显得愈加严重,其实上海特斯拉起火事件当天蔚来也发生了一起自燃事故,但关注度被特斯拉压过一筹成为了边角。广受关注的特斯拉起火事件,据澎湃新闻采访相关专家,对特斯拉起火视频初步判断称:这就是电池起火了。由诸多案例及此次事件可见,这是整个行业的弊病,锂电池技术无法获得突破的现状下,问题还将继续出现。
早前我在撰写特斯拉发展历史的文章时,曾提到特斯拉采用电池技术的渊源。最早是创始团队看中了笔记本电脑产品上的18650电芯的潜力(设想实践于上世纪90年代),但从那个事件节点开始,锂电池的研究发展就走入了困境。
包括索尼等消费电子厂商在锂电池技术尝试上的失败,让日本电子产业为首的锂电池研发行业陷入了颓萎境况,集中在安全层面的问题,让锂电池技术被视作一个禁忌话题。
不过特斯拉这个与众不同的硅谷汽车厂商崛起后,拯救了还在坚持的厂商,采用的是著名的松下18650电芯。特斯拉Model 3正式投产后所采用的21700电池,其实和早前笔记本产品上的18650电芯技术没有本质区别,一些中低端的手机充电宝也仍在采用18650这种电芯。
在稳定和安全上并没有实质突破,作为新生事物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而除特斯拉之外一众厂商在锂电池和其他类型电池上的探索没有带来戏剧性转变的今天,安全事故的频发,让这个行业背负上了各种质疑。
在上海特斯拉自燃事故后,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担忧:本身电动汽车的便利性就不够,假如各类小区和停车场担心电动汽车安全风险禁装充电桩,那么这个行业将再次面临发展困境。而在我看来,安全事故最大的影响莫过于保险公司的态度,假如保险公司不承认电动汽车安全性,对其发出悲观态度的话,电动汽车也将成为汽车行业的边缘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