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后话:谷歌苹果这是要卖“合约车”的节奏?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4年的CES不负众望终于办成了一场车展。
汽车已经成为消费互联网巨头的新角斗场。在上周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Google公布了让汽车厂商使用其开放源代码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的计划,Android将进驻车载信息系统。Google领衔的开放汽车联盟成员之一——奥迪,推出了一款车用Android平板电脑。这与苹果去年推出了名为“车载iOS”(iOS In The Car)的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表明,谷歌和苹果在汽车领域开始正式对战。
汽车将成为终极移动设备?
随着车载信息系统通过移动连接获得的信息量不断增长,汽车能获取和分享的信息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与系统状态和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还包括与周围环境的实时变化相关的实时信息。汽车将能够与其他汽车,甚至交通信号灯通信,预测路况对通勤的影响,调整汽车导航系统,甚至从司机手里“接管”汽车。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思洛·科斯洛夫斯基(Thilo Koslowski)说,与目前的移动操作系统和应用升级一样,对车载信息系统的软件升级也将通过无线连接自动完成。汽车将连接到云计算环境中,使用户能从可穿戴设备上传数据,访问存储在家中或云服务中的个人信息。最终,汽车将成为用户移动数据计划的另一部分。科斯洛夫斯基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表示,今年展会的一个主题是服务提供商,例如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和移动运营商,进军车载信息系统供应链,为获得完整的移动用户体验提供连接和应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汽车将成为他们使用的第一种机器人。AT&T已经表示未来将在通用汽车中部署车载信息系统。汽车将成为物联网的主要平台。汽车上网将成为一款必需的服务,不再是高档汽车的专利。”科斯洛夫斯基说。
“汽车将成为终极移动设备。” 科斯洛夫斯基指出,也许将来有一天,根据用户购买的数据服务时间,汽车会打折销售,甚至免费提供给消费者,“如果签约终生的数据服务计划,消费者或许能免费获赠汽车。购买的数据服务时间较短,用户将能打折购买汽车。会有多少用户会对这感兴趣呢?调查发现,38%的受访者对这种安排感兴趣,我对此感到意外”。真当汽车也到了靠信息吃饭的那一天,不仅有合约机,甚至“合约车”也可以实现了,这就是考验服务提供商了。
互联网巨头出击,汽车厂商被边缘化?
移动终端的战争蔓延到了汽车领域,除了谷歌和苹果等明目张胆的攻城略地外,还有很多行业的巨头也悄然的渗透进来。在CES上,Google在与汽车制造商奥迪(Audi)展开合作,计划未来共同开发基于Android的车载娱乐和信息系统,同样参与合作的还有芯片商NVIDIA,后者预计将为Google和奥迪的Android车载系统提供芯片支持。汽车厂商、系统开发商、芯片制造商——一个完整的智能车载系统已经初具规模。
抢占汽车市场,这似乎是眼下一线科技巨擘都在努力的一个方向。除了Google,苹果也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谋划汽车领域。2013年6月的WWDC大会上,苹果发布了一项名为 “iOS in the Car” 的计划,希望能借此打通 iOS 与车载系统的连接。
参与合作的汽车商除了宝马、丰田和奥迪,还包括本田、奔驰、法拉利、沃尔沃……共12家厂商。
此前曝光的iOS 7.1截图亦显示,通用设置项内的“访问限制”菜单增加了一个名为“汽车屏幕”的选项。这似乎证实了之前的一个猜测——未来iPhone可以与汽车中控系统连接,开放的iOS应用可以接入到汽车中控台。车主可以通过汽车调用iPhone内的开放应用,实现查询地图信息、播放音乐、收发信息和拨打电话等多项功能。
语音助手Siri也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苹果去年发布的一项名为Eyes-Free的Siri服务可以让驾车者通过汽车内置的语音控制键调用Siri,即便在iPhone屏幕锁定的情况下,车主也可以激活服务。未来iOS in the Car中的Eyes-Free显然比这更智能。
与苹果这样的软件商合作,意味着 iPhone 和内部应用将接入到汽车中控系统,然后“在汽车上实现系统层级的整合”。这也意味着,已经连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将进一步向车联网蔓延,由此产生的种种可能让人充满遐想。
然而在这样发展的势头来看,这似乎更像一场被互联网公司引导的战争。汽车厂商有在移动车载信息系统竞赛中落后,甚至被淘汰出局的风险。科斯洛夫斯基说,“我担心互联网巨头可能主导移动车载信息系统领域,汽车厂商将被边缘化。”整车厂对于汽车系统的开发远远赶不上互联网公司更新换代的速度。
互联网行业巨擘纷纷缘何转场汽车领域?
当汽车成为终极移动终端,以目前全球汽车的增长值和保有量来看,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当时做惯了互联网公司的巨头们甘愿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来汽车领域掺一脚,难道他们不担心“水土不服”?市场研究公司BI Intelligence最近发表报告称,硅谷和底特律的科技巨头们在竞相开发车载互联网技术和服务。该报告阐述了在汽车内部署移动产品和服务的三种主要方式,以及Android和iOS在车载信息系统市场上的竞争。以下为报告摘要:
1、车载移动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已相当庞大,而且在不断增长,创收潜力巨大。GSMA(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等机构预测,未来5年后全球联网汽车将超过6000万辆。到2018年,全球与汽车相关的电信服务、硬件和软件支出将达到约4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24亿元)。例如,通过与汽车品牌和车载音响系统厂商合作,流媒体音乐服务Pandora已入驻100款车型和250万辆汽车。
2、汽车天生具有移动性。用户在汽车内的许多活动——听音乐、查询路线,非常适合在移动设备上完成。美国人每天用在通勤上的时间平均为1.2小时。如果移动应用和互联网服务能进驻汽车,这意味着它们在吸引用户眼球和收集数据方面将有更大的机遇。目前的车载信息系统相当糟糕。
3、整合是移动产品和服务入驻汽车的三种主要方式之一。用户的上网手机与车载计算系统相连接,但移动设备负责包括互联网接入在内的应用的各个方面,汽车只是提供帮助应用运行的工具,例如仪表盘用户界面、语音控制、扬声器等。当前,许多车载信息系统应用只是控制通过蓝牙等与汽车连接的智能手机的控制界面。
4、共享是另外一种方式。连接通过外部手段提供,但计算和服务由汽车本身提供。例如,蓝牙或USBhttp://product.it.sohu.com/list/subcate_682_1.html能将汽车的导航系统与手机存储的通讯录相连,点击汽车上的一个按钮能为用户提供到朋友家庭住址的路线。在这种情形中,汽车依靠外部设备收集数据。
5、第三种方式是嵌入式。连接和处理能力都嵌入在汽车中,汽车成为操作系统、应用,以及向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服务的宿主。移动设备可以与车载信息系统同步,但对于车载信息系统却并非必不可少。通用汽车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互联网行业巨擘纷纷缘何转场汽车领域?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未来的收益远大于风险,占先机者未必人人得胜,但是不敢向前走一步者肯定连竞争的机会也没有。
似乎可以预料,越往后,汽车领域的争夺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