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车企借“他山之石”抢占先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消费者逐步了解的基础上,国际新能源汽车交易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形成了不同的产业格局。一边是国外车企相继推出量产车型,如特斯拉、日产聆风、通用沃蓝达的热销,极大地促进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另一边是国内车企配套相应国家政策也在不遗余力的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虽然较国外滞后,但也涌现了比亚迪、江淮等突出的企业,并推出相对适合消费者的车型,但其大多应用于公共领域,很难形成市场化走进私人消费领域。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并不算晚,但无论从销量还是普及率来看都远落后于国外。难道仅仅是缘自技术不够成熟、产品性价比不足、基础设施不足等一些表面问题吗?业内人士称,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推进速度较慢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之间的关系转换上。目前车企与政策所呈现的现象是,国家出台政策,产业上下游企业就大力投入研发生产,一些补贴细则和行业标准如果迟迟不落地,汽车企业便开始观望,不敢在研发方面投资过多。不难看出,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会怎么发展,关键还在于政策的支持力度。
政策主导难现市场化
尽管上海、北京等地陆续公布了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率先响应中央政策纳入了部分外地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但目前不少车企的新能源技术成熟度还未达到商业化的程度。
在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是有目共睹。2012年7月,酝酿多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规划》指出,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要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但在2014年1月9日召开的2013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透露,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1.7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1.76万辆,按此增长速度,实现目标基本无望。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较倚重的仍是政策导向。从09年国家明确发展规划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被炒得很火,各大企业也纷纷规划和投产电动汽车项目。“十城千辆”项目促进了各地方新能源大巴车、公务用车的发展。原本以为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车型的重视和投入,私人购买新能源车也将会变成可能。但事与愿违,新能源汽车至今仍停留在公共用车范围内,走向私人的屈指可数。
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与政府投入和推行也有关系,但更大的推动力却是企业自身。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的成功或许可以给中国汽车企业提供很多参考。特斯拉电动汽车自问世以来通过不断改善电池管理系统提升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成为目前引领全球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模范。数据显示,特斯拉公司于2010年完成IPO,2013年销售翻倍递增,达18650辆,与2012年销量的2620辆比,大增611%。
当然,除特斯拉之外,日产聆风、通用沃蓝达也是企业自身对其电动车技术等各方面性能的提升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热销的。显然,国内车企并不这么认为。但是中国车企却有着另辟蹊径的能力。
就在财政部公布2014年新能源车的新补贴标准前后,北汽与美国新能源公司Atieva签署股份认购协议,计划收购Atieva公司25.02%的股份。无独有偶,万向集团继2013年年初以2亿多美元的价格拿下A123这个破产了的电池公司后,近日又让收购美国菲斯科一案尘埃落定,以1.49亿美元的出价在众多竞标者中胜出。已经具备完整新能源产业链的中国汽车企业,为何依然热衷收购国外企业?
收技术更要抢市场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起步虽然不晚,但核心技术依然缺乏。通过收购获取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优势资产与核心技术,这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也许可以缩短技术研发周期,更快速地进入量产市场。在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之下,直接并购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是获取新能源核心技术及在发展新能源上抢占先机的最佳途径。
据了解,除北汽、万向集团外,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比亚迪也已全部在美国投资成立公司或与美国企业合作,为强大的制造资源打开美国市场。
2014年2月,吉利收购了英国小型电动车公司EmeraldAutomotive,未来五年将从吉利获得高达2亿美元发展业务。此次吉利收购Emerald电动车创始公司,无疑是希望能够通过海外并购这条路,获得了海外乘用车市场的新技术。如果中国企业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几年能够通过所有安全测试并证明其可靠性,那么国外的消费者可能会愿意考虑购买。
比亚迪是中国第一个瞄准美国市场的汽车制造商,早在2010年于加州设立办事处时就并宣布其有意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但至今尚未开始出售乘用车型,计划将于2015年底开始在美国销售电动乘用车。在此之前,比亚迪一直专注于销售纯电动大巴。
与国内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步履维艰相比,比亚迪汽车在海外市场显得更为受欢迎。比亚迪纯电动大巴K9已经获得欧盟的准入认证,目前公司已经在保加利亚设立生产工厂。此外,比亚迪首批20辆e6纯电动出租车日前也已经驶上了伦敦街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普及短期内难以实现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将继续在国内市场摸索并优化电动汽车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将尽其更大努力成为联系中外电动汽车产业之间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