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静静:扩大电动车租赁 3年内完善基础设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3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暨项目洽谈会于2013年9月17日在北京五洲大酒店举办,论坛以”新能源汽车承载绿色交通使命”为主题,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建立国际合作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服务平台;集权威政策发布、前沿技术研讨、最新产品发布、合作项目对接洽谈于一体的专业国际会议。
在论坛中,北京易卡先锋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战静静指出,电动汽车的推广就是一个持续进行的用户体验活动,在这个阶段这就是一个持续进行的用户体验活动。按照市场的机制扩大租赁,加强充电网的建设,与传统租赁行业的龙头合作,建立传统租赁渠道,扩大电动汽车租赁,力争在未来3年内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网络等等。
北京易卡先锋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战静静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各位上午好,我叫战静静,我们是易卡租车,其实现在在做的事情是从《汽车报》开始引发的,我们最后做了这样一个实体,一开始我们是从宣传新能源汽车角度入手的,后来在宣传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光有热情可能有一点不太过瘾,我们需要行动。所以为这个事情《中国汽车报社》专门注册成立了一个公司,在今年7月份刚刚正式成立的,叫易卡绿色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可能大家也从媒体报道当中看到了,我们开始做新能源汽车的租赁,而且在北京多多少少有一点成就。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时间以来我们都做了什么,下一步我们可能还会想做哪些事情。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电动汽车租赁的北京实践”,我们命名为”勇于做行动派”。
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现在所面临的环境机遇和节能减排方面,专家们可能比我们了解的更多,尤其是在今年来讲大家对PM2.5这个事情的关注,对空气质量的关注成为我们像北京这种大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有力的促发点。但是事实上除了环境问题之外,发展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像在北京这种大城市里面拥堵问题是很严重的,这不是新能源汽车或者非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面临这样的现实。因为有拥堵,就会出现买车摇号的情况,一方面是环境希望我们多做一些新能源方面的发展,希望新能源汽车多做一些事情,另外一方面道路资源又不允许我们做这件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电动汽车的发展,通过我们多年来媒体的报道,也通过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我们认为电动汽车的发展肯定是一种必然,而且我们判断在今年已经到了一个引爆点上。
如果回顾过去的话,从17世纪70年代来讲的话,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刚刚出现的时候,当时没有人想到这是在进行一个时代的变革,在现在的时代里面,整个世界都在车轮上滚滚向前。当1946年第一台电脑诞生的时候,也没有人想到我们已经被电脑牢牢的控制住了,我们每个人简直成为了一个电脑的节点,一个全新的信息技术时代也拉开了序幕。我之所以说这两个例子是想说在一个时代刚刚萌芽的时候,可能即使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他也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我相信在座的这些新能源汽车的专家和学者们,可能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在另外一个方面从新技术来讲,无论是当时的蒸汽机还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开始的时候是很不完善,刚出现的时候蒸汽机所能够代表的汽车是不如买车方便的,那么新能源汽车现在也不如传统的汽车方便。但是我们说这不是一个比赛,这是一场变革,在革命过程中不是像传统的比赛那样,按照过去的规则来要求事情。
这一次我感觉今天来这里,也发现这是一场非常高规格的会议,我们易卡租车作为一个刚刚成立一个多月的小公司,之所以被邀请到这来发言,我想其实是出于主办方对我们的一种鼓励,也是因为在推动电动汽车的项目里面我们行动的更坚决,行动的更迅速。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虽然说目前电动汽车的产品,目前它的技术和市场以及基础设施都并不完备,我们仍然在执着的推动电动汽车,并且我们还是充满信心的,不是垂头丧气的,我们有信心能够打赢这场仗。
那么我们信心的来源是什么呢?易卡租车现在所做的事情可能像第一台蒸汽机发明的时候,或者像第一台计算机刚刚诞生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运作方式都非常的简陋,甚至是笨拙的,我们现在也是做的这样的一些笨拙、简陋的事情,但是我们一直在行动,在快速的成长,而且在迅速的提高。在这我想把我们的经验和思想和大家做一些分享。
我们的第一个经验就是为客户提供使用经验,”行胜于言”,为用户提供使用经验,这就说起来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虽然大家都很关心我们电动汽车租赁做的怎么样了,每天都有人问我,你们租的怎么样,租了多少辆出去,用户反映怎么样,我觉得要讲这个事情还得要从”电动北京伙伴计划”这个活动开始说起,因为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起点。在此之前我们也在考虑,做了很多年电动汽车的报道,我自己从2009年就开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的报道,算是资深记者了。最早我们报道实验室里面有什么新的东西,后来报道示范运行活动中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但是特点都是小批量,很少有人用,只有专业人士才知道,外人不知道,外人只听说有这么个事,说电动汽车,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电动汽车为什么推不动?其实就是没有人用过,缺乏体验和口碑,所以大家在用的时候,普通的消费者在用的时候都觉得很担心。因此我们首先在思考的时候,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考虑电动汽车推广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总结了一下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任何的东西无论是iPhone手机还是电视机,还是汽车和其他的产品,任何一个产品在推广使用的时候,首先要面对广大消费者的时候,你要找到你的第一批种子用户。我们是媒体,有这方面的先天优势,通过我们的传播手段帮助电动汽车产业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这是我们一个最初的目的。有了这批种子用户,他们提出的意见一方面可以改进产品,另外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使得这个行业的发展可以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壮大起来。[!--empirenews.page--]
另外很多人对电动汽车是很安兴趣的,但是怎么装充电桩,可能他们搞不清楚怎么办,而且你让这批种子用户自己花多少钱买一个技术,目前来讲还不是像燃油车那么百分之百成熟的产品,这对他们来讲是高成本的事情,你不能挑战普通人的生活习惯和经济规律。那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这些种子用户建立使用经验,电动汽车价格贵、续时里程短、安装不方便,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首先我们在固定的人群密集的场合、我们认为种子用户可能存在的场合装一些充电桩,然后用比较合理的价格把这些车租赁给这些种子客户来用,同时邀请他们参加我们车辆的试驾体验,这就是我们帮他们建立使用经验。只要车跑起来了,大家有人用了,不管说好说坏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东西,不再是虚无缥渺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成功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要消除顾虑,你不需要花很多钱,不需要一次性的投入几十万或者十几万买一辆车,只需要花100块钱租一天试试,或者花几千块钱租一个月试试,可以做长期或者短期的尝试,从经济上来讲很轻松容易,你也不需要跟七、八个单位打交道安装头疼的充电桩,也不需要考虑这个充电桩要是安了之后,需不需要一个停车位等等,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因此我们启动了”电动北京伙伴计划”这个活动,”电动北京伙伴计划”这个活动其实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这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今年年初我们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把”电动北京伙伴计划”就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向公众传播电动汽车的常识知识,第二个阶段就是组织一系列的试驾活动,我们叫”先锋试驾”。从北京市开始,组织北京市的市民进行一些广泛的试驾体验。第三个就是我们真正开始进入到租赁,就是我们现在,我站在这的此时此刻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倡导并且参与了北京市的”电动北京伙伴计划”,通过我们自己创建的租赁公司,让市民可以长时间用商业模式体验试用电动汽车。
第四个阶段我们可能还会参与到电动汽车的销售与售后服务,这是随着时间的推广,因为我们认准了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道路,认准了它是对国家、对民众、对每一个人、对你我都有好处的事情,所以我们希望更深的参与进去,这可能是我们下一步事情。
那么在做第一个阶段,向市民传播电动汽车知识的时候,还得感谢我供职的公司,就是《中国汽车报社》,因为我们有先天的媒体资源,同时跟很多汽车企业也有很好的关系,所以我们用媒体的优势做了一些自己的测试。这里面几个测试一个是光电行动,大家都说电动车到底能跑多远,现在可能在座的我相信如果问的话,有一半以上的人能够回答上来,但是有一半的人还不清楚,如果你在街道上问的话,可能有1/10的人会准确的回答出来,90%的人都会问你电动汽车到底能跑多远。事实上现在我们搞这个的人都知道,电动汽车跑多远跟很多因素有关系,一方面是装多少电池,另外一方面是在什么样的工况条件下。但是我们想了解的就是对于回答普通消费者的问题,已经成型的电动汽车产品,你们在媒体上经常宣传的这些电动汽车产品,老百姓已经看到能买到的产品,它们能跑多远。我们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让我们自己的记者做了一个测试,很多人对实验室里的数据不相信,我们就用我们自己亲身的数据来说明这件事情。我们选择了三个品牌的车辆,大家看这个PPT,第一个标着4号的是北汽的车,第二辆上面标着9号的是比亚迪的E6,第三辆上面标着1号的是长安的E30。我们在北京四环的道路上开始跑,我们当然不是要一直把这个电跑光了为止,我们想看一看到底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是什么样子的,你公告里面说多少多少,那么在实际工况的运行情况下是什么样的。我们完成是用四环的实际工况来跑的,路上堵的时候,我们就慢点跑,该踩刹车踩刹车,路况好的时候我们该提速也提速,这是3月份的数据,之所以一直强调3月份的数据,是因为当时的天气状况跟现在不一样,应该还是比较冷的,对电池的使用效率是也一定的影响的。而且这三款车我们并不是比速度,因为这三款车装的电池不一样,北汽的E150EV,是一辆工程车,和现在的车不太一样,工程车电池不到21度电,是20.5几的电,当时这20度多一点的电的车是跑了130.5公里,长安的E30是装了29度电,它是跑了177公里,还有一个是比亚迪的E6,装了60度电,跑了334.5公里。测试的我们的同事就在这里坐着,跑的时候非常辛苦,大家可以在下面看到时间,他自己一个人跑的,尤其是跑到8小时半的时候没吃的没喝的,走之前我们都说你裹上一个尿不湿,因为要保证我们的实验数据。同时我们为了保证安全性,安排了拖车公司,就是道路救援公司跟着,我们希望在公布数据的时候也跟大家说,说不希望大家来模仿,因为这个事情对车本身是有损耗的,尤其是对电池是有损耗的。但是作为一个媒体来讲,你想说服别人首先得说服自己,你说服自己的话就要用一些具体真实的数据来说服自己。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做这个事情是为了说服我自己,现在电动汽车产品到底是不是可用的产品,是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这个产品质量非常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出去之后就是定时炸弹。
那么关于在”电动北京伙伴计划”的光电行动之后,我们又进行了另外一个行动,叫做光速行动,这是在今年3月底的时候做的。光速行动其实是测这个车的提速性能,在高速上或者像普通燃油车一样,在快速运转的情况下它的产品质量。我们测的方法也不是在实验室里测,而是拉到赛道上,你要平常开车的话,在平常不加速的时候,不需要超车、不需要紧急避险的时候体现不出来这个车的问题。要想知道这个车究竟是什么样子来,你必须得找一个封闭的道路,这个没法在四环上测,好在我们有一个乐驾赛道,在怀柔,他们经常在那测一个传统燃油车,我们有专门的这条赛道。因为没有充电的地方,所以我们把电动车先是充好电之后,拖车拖到怀柔赛道上去,一整天的测试。而且为了这个事情,我们聘用了有专业的赛车手资格的人给我们做的测试,他在急刹车、急转弯的情况下操控性能是怎么样的。我们由专业的赛车手驾驶,除了这三款电动车之外,我们还找了三款普通的燃油车做对比,我记得有福克斯的小钢炮,从速度的角度来讲,在场地上这三款电动车的平均速度最后跑一圈,我现在记不清楚这个场地的具体尺寸了,但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平均车速相当于那辆1.4升的POLO的,也就是说在提速的问题上电动车是可用的。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证明的是电动车是可用的,无论是提速还是在加速急转弯时候的技术性能指标,我们测的是感受,不是一些具体的指数,从感受上来讲的话,大家觉得这个车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可以推广的。[!--empirenews.page--]
因为有了这些前期的实验,所以我们才有信心做后面的事情。在这个测试基础上我们发布了几个报告,同时我们还做了几个试驾先锋的活动,这是”电动跑两会”的图片,这是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利用媒体的优势组织了几次两会的车队,包括北京主要的中央媒体,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等这些中央级单位,也包括北京的新京报、京华等等这些地方媒体,我们一起组织这些媒体记者开这这个电动车,从长安街,从我们汽车报所在的西四环开着车跑一圈再回来,每一次跑应该不少于60公里。日常我们如果用的话,这个车的续时里程够不够用,日常一般来讲的话一次出去60公里还算是比较长的。我们还跑过一次到北汽新能源,位于大兴的采育,基本上到天津了,在那简便的待了一下又回来。而且我们找了一些两会代表跟我们一起参与跑这个事情,这个当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们不能够一下子影响到所有人,但是我们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把我们所做的事情宣传出去,把这个行业里面所做的事情传播出去,慢慢的总会影响的一些人的。
除了”电动跑两会”的活动,这张照片非常有意思,后面雾霾中就是天安门,经过天安门的时候。除了”电动跑两会”之后,一开始是请媒体试驾,请社会知名人士试驾,后来我们想请一些普通市民试驾。所以我们常态化的注册了一个北京电动网站,在4月2号的时候。然后常态化的在网站上招募,凡是北京市市民,你只要想试驾电动车,在我们网站上登记报名就可以试驾,我们专门有人在接待你,在每周三、周六的时候组织一次,现在不只是这两天了,做的更多了,人多的时候我们拉到北京新能源做更深一点的体验试驾。这是”施加先锋”的活动,一点一点的影响到周围的人。
我觉得电动汽车的推广就是一个持续进行的用户体验活动,在这个阶段这就是一个持续进行的用户体验活动。可能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希望做的是公关活动,我们想公关有各种理解,公共关系,你对消费者来讲让他了解你的产品,就是最好的公共关系。因此我们自己理解在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的时候,不能够仅仅靠口头宣传,我们要让消费者感觉到我们在行动,我们要让电动车和用户之间有亲密的接触,这是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取得的第一个经验。
那么下面说一下我们的第二个经验,第二个经验叫做主动才能找到用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过”电动北京伙伴计划”的活动我们造就了一些社会影响力,也逐渐的通过我们建立这个网站让大家来试驾、来报名、参与免费试驾等等一些体验活动,通过这些把北京市有对电动汽车感兴趣的用户吸引到我们的周围。我们一开始说种子用户,谁是种子用户?在茫茫的北京的四千万人口里面你找到种子用户是不容易的事情,他散布在各行各业。那么通过我们的活动,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电动北京伙伴计划”的活动,他们想要试驾的时候在这里能找到车,渐渐的种子用户就会自动的找到我们。所以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个活动,我们的网站接受市民报名,已经有超过5千多名在我们的网站中登记注册报名,同时试驾的体验用户已经将近1千人了。这些种子用户一方面是对电动汽车感兴趣的人,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会是电动汽车的第一批使用者。事实也正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子,因为提前我们做了一些基础工作也找到了一些潜在用户,所以我们在后来做租车的时候这些用户就开始发挥作用了,他们成为了我们的第一批租车用户。在后来我们租车的过程里面,他们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是乐于吃第一个螃蟹的,我们也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这个螃蟹怎么”吃”,这是我们的一种”吃”法,我相信在座各位可能有更聪明的”吃”法,我们只是选择了这样一种”吃”法。这是我们的第二条经验,在找不到用户的时候,找不到市场的时候,在茫茫无路的时候不抱怨市场、不抱怨用户,我们多做一点什么事去找到他们。
第三点经验就是要开始行动,而且这个行动不是独立的行动,我们不能一个人战斗,而要一起行动。这个一起行动大家在一些媒体中可能也见到了,刚才李玉军演讲的时候也讲了一下”电动北京伙伴计划”。这几张照片是今年5月20号的时候,在清华科技园”电动北京伙伴计划”最初启动时候的一批照片。”电动北京伙伴计划”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自己孤身在做电动北京,我觉得很荣幸的是因为我在这个行业里面,无论是北汽、比亚迪甚至一些其他的品牌,我们想要车的时候很容易,他们给我们试驾,他们特别的配合。后来我们发现在做电动车的事上跟普通的燃油车不一样,不是汽车企业一个行业的事情,这里面要有电网公司,要有充电桩生产企业,电网公司是什么?当你装充电桩的时候,是不是你所在的这个区域,电容是不是需要扩容,负荷是不是能满足供应,那你需要电力公司来参与这个事情,他来跟你一起合作才能够完成这项工作。而且无论是在哪装充电桩,北京市大家都知道寸土寸金,你找一个停车的地方都不容易,在哪装呢?场地的提供方也很重要。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车的问题我们刚刚在前一部分解决了,我们也比较了解,那么电的问题怎么办呢?还有场地的问题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后来在科委的指导下做出了这样一个”电动北京伙伴计划”,所谓的”伙伴”就不是你一个人在努力,是一群人跟你一起来干。
加入”电动北京伙伴计划”,启动仪式的时候上面站了一排人,就是因为有各方面的伙伴。说话清华科技园,我们当时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觉得清华科技园是北京市天然的实验电动汽车的良地,如果这个地方电动汽车租赁示范搞不下去的话,北京很难有其他的地方能搞下去。因为像Google、搜狐、网易等等这些著名大公司都在那里,而且在那个小小的区域里面有四万的人口,500多家高科技公司,年轻人也比较多,对技术感兴趣的人也比较多,所以第一站我们”电动北京伙伴计划”就选择在清华科技园。当时是5月20号的时候,跟北汽合作投放了16辆车,其中15辆车用做租赁,1辆车用做工作车,非常可喜的是这个计划做的非常成功。我们开始的时候完全是抱着一种探索的态度,第一天的时候15辆车就全部租出去了,作为租车这件事情,我们觉得通过”伙伴计划”我们证实原来租车的事是可行的,先别管价格怎么样,也别管大家对它提出了什么样的意见或者建议,首先我们明确了通过我们真正的实践,我们的行动而明确了这样一件事情,这个事可以做。[!--empirenews.page--]
那么我们说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只有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这个行动才是有力量的,如果一个人来做的话,或者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来做的话,是很难做成的,这是我们所做的第三条经验。
在这里我还想跟各位伙伴表达一下谢意,我们现在叫易卡租车,很多事情是我们站在前头来做,包括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大家都说你们易卡租车把点铺到哪,我们就把车供到哪。实际上我们易卡租车公司是这些伙伴们一起齐心协力推动电动汽车事业的一个载体,这也是我们共同完成的一个事业。
第四个经验叫做局部突破打造小环境。
现在我们一谈电动汽车推广,大家经常谈2015年要有50万辆,2020年200万辆,这是全国的,那么分解到北京2015年要有多少多少辆,今年多少辆明年多少辆。从大局上来讲,如果从高层的角度他们做事情的时候,从上往下分解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作为我们层讲的话,我们要做这个事情如果还是站在这个地方来做的话,我们就只能称自己为不接地气了。所以我们想的是这个事情,整个城市推广电动汽车的大环境建设,肯定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肯定是大家配合来完成的。如果我们整个北京市的基础设施都建好了,那我们就不用做这个事情了。很多人都在说先用电动汽车还是先有充电桩?桩不先行阻碍了电动汽车,做充电桩的人也希望推这个事情,但是电动汽车会说我把这个桩做起来了,风吹雨晒很多年,没有人开电动汽车,这也是巨大的浪费。这个事情在日本、美国,这些电动汽车多走一步的国家也面临了这些的问题。要么我们就做两难争论,无限制的等待下去,要么我们就在局部地区集中力量创造一个小环境,把它建成一个小规模的示范田,我们选择的是后者。
那么清华科技园的事情我刚刚讲过了,在5月20号的时候推了15辆车,当时是以10个慢充接口、1个快充的接口建了充电桩。那个时候没有任何的经验,只是各方根据国际上的惯例,也根据我们对这个事情的一个测算,既然建了11个,同时可以容11辆车充电的接口,同时我们也放了15辆车。通过清华科技园一段时间的运营,我们发现了充电桩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车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运营的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们考虑如果清华科技园成了一个孤岛,这个车只能从这走回这来,就有一个局限性,那就不能把这个示范成为事实。所以我们进一步的扩大化,在9月10号的时候,在教师节这一天我们在北理工又建了一个新的租赁点。我们跟北理工大学选择建了这个电动汽车的示范点,当时是在理工里面建了共30辆车使用的充电设施。除了北理工之外我们还跟北京交大、清华大学等等一些高校达成了一个战略协议,他们现在也正在分布建桩。除了这些地方之外,在清学科技园附近,在整个中关村地区我们现在还有四、五个场地正在建设之中,包括大钟寺,包括创业大厦,包括牡丹园等等,在这一块我们基本上想在以清华科技园为中心,建立一个5公里充电的示范区。也就是说我们选了这么十个、八个场地,大家愿意加入到我们的”伙伴计划”来,大家一起做这个事情,我们把这些地方都建好充电桩,同时都把车放在那租赁,至少在中关村的小范围,北京市北部地区的小范围里面我们可以实验,大家来跑,就不再担心充电的问题,我可以从甲地到乙地,跑得远一点的话,也许还可以有一些其他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一个小地方做起,这是我们在做的一件具体的事情。
”行胜于言”,行动可以从局部进行突破,我们把手指头并成一个拳头,也许可以在某一个地方稍微击破一下。
第五条经验是关于租赁的商业模式的,我们说不正宗也比没有好,也比不实验好。说到清华科技园,说到北理工的项目的时候,我们现在在做的电动汽车租赁,一开始是以月租为主的,但是后来我们发现电动汽车的租赁更适合分时租赁的模式,不是一个像传统汽车那样租赁的方式。因为大家租传统汽车的时候,我不知道在座的诸位有没有试过,周末的时候租车更贵,因为你想租一辆车出去玩儿,用车比较多,工作日大家很少用车,顶多就是限行或者接送孩子的时候。但是电动汽车的特性和现在的基础条件设置的限制,使得它不能够跑很远,也就是100多公里,这个其实不适合长途出行,不适合长途出行对于传统的租车来讲,其实是不合理的东西。而且电动汽车你最好不要一次把电池跑干了,最好是浅充浅放,也适合短途租,每租一次,租完了用完了直接充电。
所以我们也在考虑,我们认为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是一种最好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或者我们下定决心把分时租赁的事情把电动汽车方面贯彻下去。因为做普通燃油车你要是做分时租赁的话,你可能还要考虑到需要给这个车单独加油,电动汽车本身就要放在充电桩旁边的,放在充电桩旁边放过去你就可以直接充电,它的劣势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变成优势。那么分时租赁怎么做?同样我们作为媒体衍生出来的公司,比如做传统汽车租赁我们有特别多的经验,我作为这个公司的总经理,我们从不同的租赁公司找了不少的人才,大家都没做过分时租赁,在中国没有哪个企业真正做过分时租赁,那么分时租赁怎么做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我们找准了自己的方向,但是具体的路径怎么做,我之所以把这个页面切出来,很多媒体在宣传和报道我们的分时租赁。分时租赁要涉及到很多的东西包括我们在哪建桩、布点,包括充电桩的管理等等的问题,这对于我们的实验来讲又迈了更大的一步,在目前我们的产品也好、技术标准也好、规划也好,很多东西在当前的时刻还没有尘埃落定,很多东西没有落定的时候,我们发展国外的成熟的模式可能条件不成熟。所以坦率地说,我今天来做这个汇报的时候我也想说,我们的分时租赁并不是非常非常的正宗,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是我们让电动汽车在北京跑起来,我们用我们的土办法让消费者享受到分时的实际意图。同时我们在研究关注分时租赁适合北京特色的分时租赁的模式,在探索这个模式。谁说分时租赁就一定是法国那样,就一定是巴黎那个样子,所有的模式都是探索出来的。所以我说不要等着万事俱备,不要等着北京变成法国、德国那样再做事情。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上周末万钢部长在天津泰达论坛上,他当时做了一个很长时间的发言,发言中用差不多两分钟的时间谈到我们做的这个项目,他当时提到清华科技园分时租赁的启动至今已经100多天过去了,证明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完全能够满足出行的需求,而且在整个出租的过程当中出租率保持了100%,通过示范、客户总结需求,提炼了关于建设充电桩的建议,有利于电动汽车产品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北京将于近期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到今年底将在清华科技园等四个园区投放不低于100辆电动汽车,同时按照市场的机制扩大租赁,加强充电网的建设,与传统租赁行业的龙头合作,建立传统租赁渠道,扩大电动汽车租赁,力争在未来3年内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网络等等。这是万钢部长对我们的褒扬,同时也是激励我们前进的一个巨大的动力。[!--empirenews.page--]
应该说我们的商业模式,今天让我们讲商业模式,其实我们还没有真的到总结商业模式的那一步,我们还在探索当中。如果说我们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有一点点推动的话,或者我们也在做一点贡献的话,我们的贡献就在于我们不是在说,我们是在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