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子 > 汽车电子
[导读][摘要] 未来,面对国内日渐恶化的自主品牌生存环境,比亚迪面对哪些新挑战?能否依靠新能源汽车这张“王牌”实现重生,结果值得期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连续下降背景之下,2

[摘要] 未来,面对国内日渐恶化的自主品牌生存环境,比亚迪面对哪些新挑战?能否依靠新能源汽车这张“王牌”实现重生,结果值得期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连续下降背景之下,2014年1至5月比亚迪汽车产销实现17.22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10%。“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加之合资品牌汽车价格下压,对纯粹自主品牌车型冲击力大是比亚迪销量下滑的主因”,比亚迪相关内部人士表示。

除了汽车,驻扎于鹏城深圳的比亚迪还拥有“手机部件及组装”和“二次充电电池及其他”两大业务线,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都是其重要客户。近几年,随着比亚迪汽车产品线日渐丰富以及新能源板块强势发力,比亚迪汽车业务已成其营收收入占比最大的业务线。

2008年至2010年间,车市进入高速井喷期,比亚迪也加入车企扩张之列。而过度发展之后,比亚迪种种弊端开始显现。2011年,比亚迪步入沉痛转型,比奇瑞、吉利早了约两年时间。

如今的比亚迪,更加务实、更加追求产品深耕细作、更加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2013年,比亚迪汽车全年销量实现40万辆以上,仅次于吉利,位列自主品牌销量排名第二位。

未来,面对国内日渐恶化的自主品牌生存环境,比亚迪又面对着哪些新挑战?能否依靠新能源汽车这张“王牌”实现重生,结果一定值得每个人期待。

失去价格优势之后

比亚迪F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在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连续下降背景之下,2014年1至5月,比亚迪汽车产销实现17.22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10%。“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加之合资品牌汽车价格下压,对纯粹自主品牌车型冲击力大是比亚迪销量下滑的主因”,比亚迪内部相关人士接受中国经济网汽车采访时表示。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比亚迪前五月销量不景气,是“由于主力车型F3正处于新老产品交替阶段,未来随着新F3产品力逐渐释放,比亚迪销量或将有所回暖”。

事实上,价格实惠一直是以比亚迪、吉利、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参与国内车市竞争的“利器”。然而,随着合资品牌价格的下探,自主品牌这一优势也被逐渐淡化。

作为比亚迪最主力车型的F3售价在4至5万元之间,利润已经相对较低。而合资品牌的车型,如东风日产轩逸最低价格在7万元左右,大众捷达价格更是已经下探至5万至8万元,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正在缩小。

当价格相差无几,而自主品牌品牌力又大不如合资品牌时,消费者最终会选择谁,根本毫无悬念,销售数据是最好的佐证:日产轩逸5月单月销量达2万辆左右,捷达销量更是直逼3万辆,而比亚迪F3的销量仅在1万辆上下。

2013年全年,比亚迪速锐销量实现12.36万辆,同比下降38.33%;比亚迪F3销量8.32万辆,同比下滑13.39%......不景气的单车销售数据也恰恰说明自主品牌已失去“引以为傲”的低价格竞争筹码。

对于如何扭转局面,比亚迪汽车方面对中国经济网汽车表示,“未来,产品线的丰富、技术创新以区隔其他品牌,营销活动接地气,终端服务店服务管理培训规范等等,都是比亚迪需要提升的角度”。

品牌力硬伤如何“医治”

从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股份约10%股权,再到比亚迪与高端豪华品牌奔驰合作造电动车,比亚迪的品牌价值得到国际上诸多肯定。但是在中国,与多数自主品牌境遇相似,比亚迪的品牌溢价能力并不尽人意。

以上提到的比亚迪内部人士接受采访时谈到,自主品牌销量之所以连续下滑,是因为“销售产品结构发生变化,自主品牌都在往高走,中高级别车型较之前两年占据的比重越来越高,自主品牌不再单纯以追求销量为唯一目标”,由此可见自主品牌通过上探高端市场,提升品牌力的意愿有多么强烈。

如今,用“研发实力弱、产品品质低”解释自主品牌溢价能力低已经过于牵强。比亚迪速锐全球首创的遥控驾驶技术、精致的车内做工以及搭载大的TID黄金动力总成都可与合资品牌相媲美。尴尬的是,如果将速锐的“BYD”车标换成合资品牌车标,消费者一定认为挂着合资标的更贵、更值得购买。

一位专家曾这样说道,消费者之所以不愿购买自主品牌是因为自主品牌难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品牌故事和内涵是自主品牌普遍缺失的。自主品牌品牌力的提升,根本是要真正做好自主创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不是一味模仿。这也是每个自主品牌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逆境中寻求出路

比亚迪秦

面对价格优势的渐失和品牌向上的艰难,比亚迪将未来押宝在新能源汽车上。技术狂人、比亚迪汽车总裁王传福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曾这样表示,“除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工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近日中央高层一系列力挺新能源的举动,以及新能源地方保护藩篱有望推翻,都为新能源汽车“先锋”比亚迪铺平道路。 [!--empirenews.page--]

官方消息称,截至今年5月底,受到秦、E6等新能源车热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超过6000辆,新能源大巴订单已经约5000辆,预计年内交付4000辆。

目前,跨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尚无大动作,即使是宝马I3也刚处于探索市场阶段,有的合资车企甚至都没有新能源汽车问世时间表。而比亚迪依靠在电池领域的先天优势,已经在公交和私人领域有所建树。

据比亚迪相关人士介绍,除了已经推出的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之外,比亚迪还将推出包括城际营运、城市环卫、电商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私家车以及矿山、码头(港口)、机场、仓储等多种特殊领域在内的城市电动化整体解决方案。未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乘胜追击,或许将为自主品牌“扳回一局”。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6月27日消息,据报道,特斯拉中国少量部门近期正在返聘前段时间裁掉的员工,且多集中在销售和服务领域。

关键字: 特斯拉 新能源

风水轮流转,合资品牌要开始为自主品牌“代工”了?

关键字: 合资车 新能源

合肥2024年6月21日 /美通社/ -- 2024年6月21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携手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简...

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 汽车技术 汽车产业 充电桩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型汽车类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整车控制器(VCU)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控制单元,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高效运行。因此,建立...

关键字: 新能源 燃料电池 控制器

6月18日消息,由宁德时代、北汽集团、京能集团、小米集团等共同投资建设的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在北京亦庄举行开工仪式。

关键字: 小米汽车 新能源

6月13日-15日,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 2024)在中国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比亚迪储能携全矩阵储能产品亮相展会,荣获储能创新力企业奖、储能技术卓越奖双项大奖。

关键字: 比亚迪

链动生态,再次启航:大联大携手产业上下游伙伴,共同赋能汽车技术生态圈

关键字: 智能网联汽车 半导体 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才破土动工,供应商已被扒。

关键字: 特斯拉 新能源

引领汽车涂装行业新趋势 上海2024年6月6日 /美通社/ -- 近日,上海三棵树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棵树汽车新材料")与上海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化工院")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两款先进涂料产...

关键字: 新材料 汽车 新能源汽车 汽车电池

● 博世展示多元创新技术赋能电气化出行,涵盖制动、转向和电驱动等核心部件; ● 围绕本土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氢能技术在车端和家居领域的应用; ● 以循环经济理念开展业务:博世交换件。

关键字: 新能源 智慧出行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