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西能源、深圳万兆能源与澳大利亚里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P19(或P19后续更新换代产品)系列光伏储能产品供货的《澳洲630MW光伏储能项目采购框架协议》,该项目为全球最大光伏储能项目,协议总金额约人民币17.12亿元。
冈比亚公用事业公司NAWES计划开发国内首个规模型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到20吉瓦,并设有储能系统,是国家电力复兴和现代化规划的试点项目之一。
通过应用低压光伏储能技术,肇庆供电局近日有效解决了高要区乐城镇罗带村末端低电压问题。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锂电池材料产业的发展。2017年,我国锂电池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130亿元左右,其中动力锂电池规模大约600亿元。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达七成以上。
531光伏新政,国家大幅收缩光伏电站补贴和指标,只有无补贴项目没有规模限制,光伏行业“急刹车”。这使得光伏企业把视线转移到行业之外,寻求新的增长点。储能成为光伏企业关注的焦点。
如今,光伏以与储能彻底联系在一起了。
从外部来看,我国是一个能源进口大国,60%的一次能源依赖进口,这给能源安全战略带来很大风险;从内部来看,我国电源结构体系中,煤电消耗占比60%以上(2016年以前),改善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绿色能源无疑成当务之急。
能源革命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之一,诸多国家都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开发及相关技术的攻关。革命初期,多能源转换,尤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乃至机械能,是领域研究的重点;到了中叶,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很长的周期内成为解决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的突破点,相应的开发及储存技术也应运而生;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对于能源的利用已不仅停留在清洁、高效、低成本,更多的是立足于智能管理、优化控制等网络化程度更强的能源利用。因此,能源互联网这一新兴词汇便随着互联网技术中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应运而生。
就像钱可以在银行随时存取一样,电力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充电或放电,变成一种可控的能源。这种被业界形象称为“电力银行”的新兴业态——储能产业正风生水起。7月8日—9日,在南京举行的2018第二届全国用户侧储备细分市场开发和应用高层研讨会上,全国近千位企业家、科研人员和业内人士一起分享经验,共话行业未来。
由于光伏531新政后分布式限指标的原因,让多地经销商陷入困境。当然有不少商家在等待分布式管理办法出台的同时开始选择光伏应用产品推广,比例: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充电宝、太阳能背包、户外系统小型离网系统。
近期,锂电储能项目倍受关注,尤其是河南、江苏两地的电网侧储能项目。这些项目锂电池的装机总容量达到百兆瓦时,在国内可以用“前所未有”来形容。在振奋高兴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有一份冷静。电力行业是国家的基础支柱产业,其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有严苛的要求,对于电力储能的推广我们需要有严谨敬畏的态度。有储能项目并不代表电力锂电储能技术已经成熟。
摘要:介绍了多电池组储能系统中常用几种电池充放电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并对与电池连接的双向DC-DC 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一台由3 路双向DC-DC 变
日前,浙江省发改委下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8年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公布了2018年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超威集团旗下超威贝特瑞石墨烯合金项目入选。据悉,此次超威入选的类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该类别中全省动力电池行业仅超威入选。
可再生能源系统主要呈分布式发展,一改现在点式大规模的能源供应系统,这就为新的储能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而言,一栋办公大楼,一个农业大棚,甚至一处住宅,都可以成为能源的生产点。举个例子,一栋办公大楼,楼顶铺上太阳能光伏组件,装上风机,形成风光一体,再把内部污水收集起来,通过水的势能形成污水发电,这栋大楼就能实现电力的自我供给;各种各样的加工企业也可以利用废弃物形成生物质发电来实现电力供给,等等。
6月4日,山西能监办传来消息,山西省在运容量为9MW/4.5MWh的3个电储能联合火电调频试点项目运行稳定,今年上半年研究确定的11个电储能项目进展顺利,下一步将根据装机占比增加情况,逐步增加试点项目。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电储能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政策、市场、技术的合力,似乎在推动大规模新型储能(相对于传统抽水蓄能而言)走上“风口”。
随着整车续航要求的提升,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需求量显著提高。预计2020年搭载三元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18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比例超过90%。我们测算,2018年预计国内新能源汽车对三元电池有望超过28GWh的需求量,对应市场规模超390亿市场规模。到2020年,三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增长至76GWh,对应市场规模超800亿,2018-2020年需求量CAGR约为39%,2018-2020年市场规模CAGR约为27%。
随着节能减排、政府补贴等政策和需求的推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迎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时代”。近几年,传统造车企业开始布局电动化,互联网电动汽车企业也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势不可挡。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将持续增长 ,到2020年有望达到300万辆。
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的第一大发电主力,面临着一大瓶颈就是弃风限电问题。储能就是伴随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契机下,由于其能改善电能质量,吸纳弃风弃光电量的优势得到新能源业内的重视,电力投资企业、电网公司等对储能电站的关注也达到了空前热度。但是储能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支撑技术,现阶段由于其高成本及相关技术水平的不完善,仍旧未进入商业化发展。政府、投资主体、社会、研究机构都非常关注储能现阶段发展的经济性。目前国内有对风电场储能电站的经济性研究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本文就是基于这种需求,以全国风电四类电价区作为基础,全面分析储
阀控密封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相关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铁路等基础性产业;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自行车电池、通讯终端应用电池等民生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