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是一种通过对人的面部特征扫描来识别或验证某个人身份的信息化技术,是继指纹比对、虹膜扫描、语音识别等之后又一便捷的生物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现实生活。但鉴于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具有的唯一性与敏感性,一旦消费者的“生物密码”被非法采集和滥用,极易危害其人身和财产安全。
当今,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刷脸时代的快速来临,这为智慧安防小区起到了安全屏障的作用。刷脸技术大力地提升了小区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提升小区的管理水平。
7月1日,哈尔滨地铁“戴口罩刷脸乘车”系统正式上线,哈尔滨地铁也成为全国首条支持戴口罩人脸识别过闸进出站的城市地铁。 据了解,乘客下载注册“智惠行”应用,绑定支付方式,并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完成线上注册后
7月1日,哈尔滨地铁“戴口罩刷脸乘车”系统正式上线,哈尔滨地铁也成为全国首条支持戴口罩人脸识别过闸进出站的城市地铁。 据了解,乘客在手机APP端录入人脸信息时,系统会3D扫描乘客本人面部特征。同时,闸机端系统也适用于各类复杂光线环境,能够实现对乘客的双目红外活体检测,自动抓取人脸图像。
过去一年多以来,越来越多支付宝和微信的刷脸支付设备出现在商场超市和便利店里,但从今年一月疫情爆发开始,由于疫情让线下商超的营业额蒙受巨大影响,刷脸支付终端的交易呈断崖式下跌,这个曾被期许为“支付领域的
当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带动了很多科技企业的发展。这些互联网产业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还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中,移动支付就属于互联网产业的重要一部分。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科学技术不断推进,放眼望去,目力所及之处,皆是人类科技精华的成果。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所带来的部分弊端也逐步显现。 1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圣地亚哥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近几日,人脸识别和支付安全的热度居高不下,从国外烧到国内。“很多人拿着马云的照片去试人脸识别机器,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没有他的三维信息、红外信息。”支付宝生物识别负责人留招笑称,“生物识别不是脸部识别,是很多维度的综合信息的判断。”
进入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之后,许多基于互联网的产业在颠覆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增长。在信息化时代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互联网大佬。其中,马云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近日,随着刷脸支付的普及应用,有观点称,刷脸支付正对二维码支付发起挑战。对此,市场人士则有着不同看法。
12月5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在举办的“2019银行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上发布的《2019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更是用数据验证了这一体会。《报告》显示, 电子银行呈现出显著的移动化趋势,首选手机银行的用户占比达到了52%,同时,微信银行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电子渠道。
近日,在调研中,有7成用户认为,刷脸支付比传统密码更安全。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刷脸支付技术应用社会价值专题研究报告》显示, 2019年成为刷脸支付的“元年”,刷脸支付用户将达到1.18亿人,到了2022年将突破7.6亿人,届时将取代扫码支付成为主要支付方式。
众所周知,刷脸支付,其实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人脸识别技术,国内很多巨头、新贵公司在做,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在应用场景上的突破,其不再局限于考勤、门禁等应用,还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公安等领域。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预计未来5年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25%的增速,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7亿元。
10月25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银联携手60余家银行联合发布全新的“刷脸付”产品,正式进军刷脸支付市场。 当前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刷脸支付市场的争夺尤为激烈,“扫脸领红包”“补贴无上限”,巨头们在刷脸支付领域同样大手笔,用重金补贴抢夺市场。战局已然开启,刷脸支付的落地情况如何?巨头全力推广,商家、用户是否“买账”?记者在杭州、深圳两地展开了调查。
近日,“人脸识别技术”因为一起“丰巢智能柜”事件而引发人们的大量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得以享受到大量新兴技术带来的便利,这点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新技术的发展、落地过程中,总会出现些许“阵痛”,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到如今,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AI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刷脸支付开始提速增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刷脸支付已经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10月20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金融科技分论坛上,银联发布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正式宣布进军刷脸支付市场。火爆的刷脸支付市场终于迎来了“国家队”成员。
10月17日,针对有报道称有“小学生发现丰巢快递柜刷脸取件漏洞,用照片即可代替”,丰巢方面称,收到部分用户友好反馈后,已第一时间下线,将充分自查和积极完善,以期未来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
今天,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刷手机坐地铁并不稀奇,可是如果不用带手机、不用带钱、不用带卡,仅仅“刷脸”就可以过闸坐地铁,还是让人感觉颇为惊奇。而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越来越多的支付场景开始支持刷脸,刷脸乘地铁、刷脸就餐等各类应用开始涌现。
2019年9月27日,郑州地铁第一次使用了刷脸支付体验,开启了刷脸支付模式。郑州地铁这次刷脸支付模式是我国首次在APP上实现人脸识别活体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