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晨 本地一家面板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半个多月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两大部委对中国大陆本地投资建立的面板企业做了一轮摸底调研。受到调研的包括京东方、深圳华星光电、南京中电熊猫、龙腾光电
据液晶面板内部人士透露,国家相关部门将对大尺寸液晶面板的进口关税进行调整,这将会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液晶面板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32英寸及以上面板关税将从3%提高至5%。有彩电厂商负责人也表示,也听说有关进口关
平板显示行业人士日前透露,国家相关部门已确定今年年内上调中国液晶面板进口关税,32英寸及以上面板关税将从3%提高至5%。有彩电厂商负责人向南都表示,已听闻4月1日起关税上调,由于面板关税牵一发动全身,相关部门
平板显示行业人士日前透露,国家相关部门已确定今年年内上调中国液晶面板进口关税,32英寸及以上面板关税将从3%提高至5%。有彩电厂商负责人向南都表示,已听闻4月1日起关税上调,由于面板关税牵一发动全身,相关部
平板显示行业一位资深人士近日透露,中国液晶面板进口关税今年将由3%提高至5%,只是尚未正式公布。二季度或取消优惠关税奥维咨询(AVC)平板显示研究副总经理李秋纬之前也获悉了这一消息。他说,中国对进口液晶面板一直
2011年我国液晶电视发展迅速,2011年出货高达4400万台,成为全球液晶电视最大市场,2012年或将突破5000万台,这种形式给面板行业带来巨大商机。特别是台湾在国内面板市占超过五成,相当依赖对国内出口;不过随着京东
TCL集团近日公布2011年12月份主要产品销售情况报告,12月份液晶电视销量155万台,同比增长57%;手机及其他产品的销量为446.86万台,同比增长5.06%。2011年1月~12月,TCL液晶电视销量达1086万台,相比2010年746.48万台
2011年国内液晶电视出货高达44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液晶电视市场,2012年还将突破5000万台,成为各面板大厂的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台湾在国内面板市占超过五成,相当依赖对国内出口;不过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内本
如同被霾笼罩,不见天日,面板产业的憋闷,已经持续了一年半之久。自2010年年中开始,液晶面板市场就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期间业内人士几度回暖美梦都被无情击破,在价格连续下跌了17个月之后,终于在2011年底暂
DisplaySearch最新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中国有机会在大尺寸面板产量上超过日本。随著中国面板产量逐渐超越日本,显示中国将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上,拥有更大影响力。 今年第一季中国大尺寸面板平均月产量为270
“最不济我们也有5%的价格优势。”京东方8.5代线上马时,进口液晶面板5%的关税为本土面板企业提供了一道保护墙,未来,这道墙有望增厚。国家将提高液晶面板的进口关税税率似成定论,这与发改委官员此前透露的“十二五
早报记者 周玲 今年面板业一片血雨腥风。12月2日,台系的奇美电子董事长廖锦祥、副董事长段行建双双辞任,爆出业界最强的人事地震。不知有无关联,中国大陆本土两家液晶面板企业京东方(000725)、TCL(微博)集团(00
TCL集团12月13日晚间公告称,根据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圳市引进高新技术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11年第二十二批高新技术重大项目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的通知》,为支持公司第8.5代液晶面板项目(华星光电)的建
大项目带来大变化总投资245亿元的深圳华星光电项目日前正式宣布量产,成为国内面板项目从投产到量产速度最快的项目。而这只是深圳华星光电项目创造的众多纪录之一。作为深圳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项目,华星
总投资245亿元的深圳华星光电项目日前正式宣布量产,成为国内面板项目从投产到量产速度最快的项目。而这只是深圳华星光电项目创造的众多纪录之一。作为深圳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制造项目,华星光电不仅带动了广
今年面板业一片血雨腥风。12月2日,台系的奇美电子董事长廖锦祥、副董事长段行建双双辞任,爆出业界最强的人事地震。不知有无关联,中国大陆本土两家液晶面板企业京东方000725、TCL集团000100昨天股价双双回到1元股时
面板企业们正暗自较着劲。本周二,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主体厂房提前封顶。据华星光电CEO贺成明介绍,华星光电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包括阵列厂、成盒厂及彩膜厂、模组厂等65万平方米主体厂房的封顶,比
据台湾媒体报道,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5日表示,TCL斥资245亿人民币设立华星光电8.5代面板厂,年产能1,500万片要到2012年底才全数开出,因此明年至少60%液晶电视面板仍将外购。据了解,台湾的友达及韩国三星两大面板
几年后,不知中国液晶面板业是否会重现当初CRT崛起与陨落的一幕。后者目前开始有了一些空间,随着行业陷入低潮,韩日、我国台湾地区面板巨头开始收缩投资,而中国大陆投资高昂的两大项目则已量产。“对华星光电、京东
全球面板业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惨烈过,前六大巨头全部季度巨亏。但这背后,人们怀疑,这是日韩巨头遭受中国争夺话语权压力后,一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击行动。事实上,过去5年中国连遭两次合纵连横式打压:一是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