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新南威尔士大学宣布其太阳能工程师已研发出一种能够改善低级别硅材料质量的创新型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转换效率,还可削减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系教授StuartWenham表
德国是全球光伏的先行者,它的示范效应得到各个国家的模仿,它的政策演变也对全球光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0年,政府实行《上网电价法》,主导了2000~2006年的第一个周期,并且在以后的两个周期中也发挥了很
未来的能源供应体系可能会成为一个开放的“云网络”,而能源企业将不再是能源的供应者,而是成为“能源云网络”的服务运营商。近日,国家电网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
据报道,西班牙在今年6月份的能源改革中将减少大约10亿欧元的能源补贴。西班牙报纸今天报道:西班牙工业、能源及旅游部发布的能源改革第一步草案中称将减少清洁能源补贴达7亿到10亿欧元。同时,对于光伏发电,西班牙
瑞士ABB日前获得价值2500万美元订单,为安装有单轴跟踪系统的一个全球最大光伏电站提供电气和控制系统。Kathu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75MW,由南非建筑公司WBHO与意大利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运营商BuildingEnergy共同持有。该
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公司近日宣布,将投资1亿美元在少量基站中部署太阳能面板和燃料电池。据称,Verizon首批将在加利福尼亚、新泽西等六个州部署清洁能源设施。Verizon首席可持续发展官James Gowen称,Verizon此次
面对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和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现实压力,一场新能源革命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电源结构也将在今后几十年内逐步改变。随着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发电在未来有望
未来智能电网是否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可以大规模接入新能源电力、保证高效率远距离输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以“未来电网及电网技术发展预测和对策”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436次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从
4月15日,俄罗斯能源部向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yMedvedev)提交了一份可再生能源法草案以待审批。该项草案旨在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在俄罗斯的应用,其中包括太阳能、风电和水电电站。如果该项可再生能源草案获得审批,那
印度政府于周一公布了提议的法规,制定补贴额以及推出“购买印度产品”命令,以提振国内低迷的太阳能电力部门,此举势必将与美国发生冲突。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联合秘书TarunKapoor告诉记者,新的规则将扩大“本
阿布扎比可再生能源公司马斯达尔(Masdar)近日在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启动了一座斥资3199万美元打造的公用设施级15兆瓦太阳能光伏(PV)发电厂。谢赫·扎耶德太阳能发电厂(SheikhZayedSolarPowerPlant)位于该国首都努
据报道“光伏新政策”实施半年来,我国光伏行业下滑势头初步遏制,并出现回暖态势。但国外多晶硅倾销加剧,暴露我上游核心技术跟国外差距正在拉大,无锡尚德破产再添变数,行业信心再受打击,新增需求仍无法消化已建
太阳能电池功率调节器的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住宅及电网输送电力。在日本,2012年年底以后,太阳能电池功率调节器一直处于极度缺货状态。甚至
太阳能电池功率调节器的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向住宅及电网输送电力。在日本,2012年年底以后,太阳能电池功率调节器一直处于极度缺货状态。甚至
光伏发电是当前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此前一年光伏行业爆发行业性危机,但是整体装机容量还在持续上升,同时新兴市场占据总装机容量的60%。据报道,英国智能电网建设第一阶段已收到部分成果,光伏发
印度政府于周一公布了提议的法规,制定补贴额以及推出“购买印度产品”命令,以提振国内低迷的太阳能电力部门,此举势必将与美国发生冲突。 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联合秘书Tarun Kapoor告诉记者,新的规则将扩大“
印度日前要求美国证明其对于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本地生产配额要求补贴合法,印度相信这一补贴破坏了全球贸易规则。根据路透社报道,该申诉援引密歇根州的可再生能源立法、洛杉矶的太阳能光伏补贴计划、加州的自我发电计
据科威特半岛电视台消息,利比亚电力部部长阿里-穆罕默德-迈赫里格表示,利比亚政府将在近期为两座太阳能发电站工程进行招标。这一举措旨在使利比亚在2020年时五分之一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同时也希望能未来将富余
最早实行电力固定价格收购制度的德国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影响。支撑可再生能源采用的火力发电的作用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无法维持现有火力发电站”,德国电力行业如今正抱着这样的烦恼。大量采用太阳能发电所
:“过去,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特高压能否成功。现在,当我们已经建成并成功运行‘两直一交’特高压示范工程后,人们开始关注特高压还能发挥些什么作用。”4月19日,在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